荷兰这吃相太难看!
9月30日,荷兰突然出手,引用冷战时期的《物资可用性法案》,宣布接管并冻结了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这里所指的冻结不仅包括资产,连安世全球30个主体的知识产权、业务调整、人员变动都被限制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荷兰法院还停了中方董事长的职,另外安排“非中国籍” 的人来掌握决定性投票权——简单的说,就是中资企业闻泰科技花钱买下来的荷兰半导体公司安世,被荷兰用冷战时期的战时法律给强行接管了,还要把企业控制权从中国人手里硬生生夺过去,连闻泰作为母公司的话语权都被掐了。
这还是欧盟头一回用战时法律对付正常经营的中资企业。
![]()
安世半导体最早是荷兰飞利浦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业务部门,一直是全球车规级半导体的老牌玩家,手里攥着分立器件、逻辑器件的核心技术,客户里有特斯拉、博世这种行业巨头,在荷兰、德国、英国还握着三家晶圆厂,放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里都是关键角色。而闻泰科技是咱们国内的半导体企业,主打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2018 年的时候,闻泰看中了安世的技术和市场地位,开始着手收购,前后花了两年时间,到 2020 年才彻底完成交割,总收购价超 200 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从 2020 年起,安世就成了闻泰科技 100% 控股的子公司,闻泰作为母公司,不仅委派了中国籍董事长张学政,还负责安世的整体运营和战略规划,2024 年安世 147.15 亿元的营收,占了闻泰科技总营收的 38%,说是闻泰的 “核心资产” 一点都不夸张。
可谁能想到,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扔出重磅指令——依据 1952 年制定的《物资可用性法案》,要求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 30 个分支机构(包括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在一年内不准动任何资产、知识产权,连人员调整都要暂停。荷兰法院还直接下令,将闻泰委派的安世董事长张学政停职,另外要找个 “非中国籍” 的人来当托管人,手里握着决定性投票权。这就等于说,闻泰虽然是安世的母公司,掏了 200 多亿买下来的公司,现在连管人的权利、调资产的权利都没了。
![]()
面对这波 “明抢”,闻泰这边很快行动了起来。公告说,已经找了国际律师团队,准备在荷兰法院打官司,还强调安世这些年的运营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出口管制规定,荷兰说的 “安全风险” 根本没有任何证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发表了声明,明确支持闻泰,反对荷兰滥用 “国家安全” 的名义,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会帮闻泰一起维权。
毕竟安世是闻泰真金白银买的子公司,荷兰这么干,本质上是动了中资母公司的核心利益,这事儿换谁都不能忍。
值得关注的是,荷兰动手背后似乎有美国的影子。早在 2024 年 12 月,美国就把闻泰科技列进了实体清单,禁止其获取美国的半导体技术,到了 2025 年 9 月 29 日,也就是荷兰下指令的前一天,美国又推出了 “50% 规则”—— 只要被制裁企业持股超过 50%,它的子公司也得受限制。安世是闻泰 100% 控股的子公司,自然也是受限制的企业之一。
结果转天荷兰就用战时法律接管安世,再过一天,安世的三个外籍高管(法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运营负责人)就突然联合起来,向荷兰法院申请要停张学政的职,还要求闻泰转让安世的股权。这时间线卡得这么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不是荷兰单方面的决定,更像是美欧一起给闻泰下的套,目标就是把中资手里的安世半导体抢回去,断了中国在车规级半导体领域的关键供应链。
可能有人会问,安世不就是个半导体公司吗?荷兰为啥这么上心?要知道,安世的技术有多重要 —— 全球每辆新能源车,差不多要用到 1000 颗安世生产的 MOSFET 和二极管,它的车规级功率器件全球市场份额能占到14%,特斯拉、大众这些车企的生产线都依赖它的供应。闻泰收购安世后,不仅把技术引进到国内,还帮安世拓展了中国市场,2024 年安世的营收能涨那么多,中国客户的贡献不小。现在荷兰把安世管起来,等于掐住了全球车规芯片供应链的一段,也断了闻泰通过子公司获取核心技术的路,这背后其实是美欧不想让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继续突破。
![]()
眼下头疼的除了闻泰,还有依赖安世的车企和供应链企业。特斯拉已经开始紧急找替代供应商,大众也在调整生产计划,怕安世断供影响造车。国内的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安世的大客户,也在加速对接士兰微、时代电气这些本土半导体企业,想尽快补上缺口。但问题是,安世的技术积累了几十年,本土企业的产品虽然能用,但工艺成熟度和产能还跟不上,短期内想完全替代很难,说不定会导致车规芯片价格上涨,甚至影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节奏。
另外值得关注的点在于,荷兰引用的《物资可用性法案》从来没在和平时期使用过,这次却拿来对付中资子公司,本身就不合常理,国际上不少媒体都在质疑荷兰 “借安全之名行掠夺之实”。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说了,会通过所有合法渠道帮闻泰发声,不能让中企在海外被随便欺负。
现在关键的悬念,就是“中资母公司闻泰,能不能保住自己花钱买的子公司安世”。如果荷兰法院最终维持原判,闻泰可能真的要失去对安世的控制权,那之前 200 多亿的收购成本就打了水漂,还丢了核心技术资产。要是能推翻禁令,不仅能保住安世,还能给其他中企海外投资提个醒,现在的美欧“狗急跳墙”,为了篡夺利益已经无所不用其极。
![]()
当然,完全寄希望于荷兰法院的“良心发现”,纯属痴心妄想。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施压才有可能让对方重新走上谈判桌。
但无论如何,荷兰不管找什么理由,本质上都是在破坏正常的商业规则,把技术和企业当成了地缘博弈的工具。要是这种做法成了常态,以后所有中企再想通过收购获取海外技术,总需要思量再三,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也会被拆得七零八落。毕竟安世是闻泰的子公司,这是白纸黑字的商业事实,不是靠一部战时法律就能随便改变的。
往长远看,这事戳破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一个痛点——核心技术如果太依赖海外,很容易受地缘影响。当初闻泰买安世,是想拿现成的工艺和客户,可到头来还是没握住技术主导权。经此一役,中企可能会更多考虑从 “买技术” 转向 “自我研发”,在 SiC、GaN 这些第三代半导体上多投钱。对全球产业链来说,这也不是好事,原本是全球化分工,现在慢慢变成 “你一伙我一伙”,半导体产能利用率下降,创新速度也会迅速降温。
引用来源:DD Geopolitics、闻泰科技、财新网、第一财经等公开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