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预制菜更可怕,是“预制人”。
跟餐馆到处都是预制菜一样,我们身边到处都是预制人。
什么是预制人?就是被现代社会的教育系统和职业系统,像生产料理包一样,批量“预制”出来的人。
就像预制菜有标准配方一样,“预制人”也拿着一个标准的人生剧本:我们从小被塞进同一个模子里面:上好学校、找好工作、买房子结婚、追求着所谓的“正确”和“流行”。
徒步火了,就换上冲锋衣,挤进最热门的路线;
labubu火了,就变身最疯狂的粉丝;
哪个景点上了热门,就立刻去拍照,精修九宫格,配上全网统一的文案发朋友圈;
用最贵的装备,赶最新的潮流,却过着一种高度同质化、可预测的生活。静下来一想,我们却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看起来经历丰富,实际上内心空空如也。
讽刺的是,这种被“预制”出来的人生,表面上却要显得特别有个性。
就像预制菜,滴几滴“锅气风味香精”,就想伪装出猛火快炒的锅气。
![]()
而我们个性的“中央厨房”在哪?就在今天的社交媒体和网红博主那里。他们为我们提供了琳琅满目的“个性模板”:飒气的大女主、温柔的治愈系、清冷的极简风……
我们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模板,努力扮演。但这就像加了锅气香精的预制菜,尝起来似乎对了,但是一种仿造的个性,骨子里还是批量化生产出来的。
那我们怎么找回自己的那点真实的“锅气”呢?
真正的个性,应该是敢于和别人不一样,也敢于和别人一样,关键看自己喜不喜欢。敢去追求小众的爱好,也敢大方地承认就是喜欢大众的东西。
我们不是活在社会提供的剧本里,也不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更不是活在精修的朋友圈里。不要把自己,活成一个标准的、看着还不错、但却没有一丁点灵魂的预制人。
所以,我们可以一起做个尝试:今天,或者这个周末,去做一件小事。这件小事,不为发朋友圈,不为人设,只因为我们内心深处,对它有最纯粹的好奇或者喜爱。
![]()
也许,就是这一点笨拙但却真实的尝试,能让我们打破“预制人”的框架,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锅气”。
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下,在哪个瞬间你感觉自己最像块“料理包“?哪个时刻你感觉自己是有锅气的?一起把这里变成”反预制“人生的灵感大本营。
知识的创造需要成本,
您的支持是良性循环的开始
如果 你喜欢纸质刊物的踏实感,
可以带本《三联生活周刊》在身边
优质纸媒代表,
浮躁生活的良师益友,
三联是为数不多值得信任的存在,
《三联生活周刊》2025年跨年刊订阅
全年52期每月4-5本,包邮
原价:780元
限时特惠价:390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