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八月,暑气蒸腾。一支由辽宁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五名青年学子组成的社会实践队,分散在各自的家乡热土上,以实际行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用真诚陪伴温暖老者,用知识科普守护童心,用双手洁净社区环境,用耐心宣讲筑牢反诈防线,在平凡的行动中传递青春正能量。
8月12日至8月23日,辽宁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暖阳微光志愿团”分别在辽宁省沈阳市、贵州省遵义市,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开展了为期12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通信工程专业五名同学组成的小组,主要调查和走访了有关近年乡村振兴工程村民的反馈,以及给老人和小朋友们介绍科普相关的知识,维护乡村社区的街道卫生等社会实践活动。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组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特别是关注乡村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的变化和成效。
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小组深入到不同的乡村对老幼群体进行知识宣讲,同时也调查了各个地区对乡村振兴政策的普及和了解程度。小组采用灵活多样、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宣讲,其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讲述历史故事、介绍地方文化、阐述近年来乡村振兴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便利与益处。(通讯员 吴晶晶)
针对乡村留守儿童安全知识匮乏的问题,成员们走进乡村社区,化身“安全小老师”,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
图为实践队员在对当地孩子们进行授课。胡博 供图
课后,志愿者还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拘谨变得活泼开朗,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这些活动不仅传授了知识,更给予了孩子们心灵的陪伴与温暖的关怀。
走进家乡敬老院,志愿者与老人围坐在一起唠家常,让平日里略显安静的敬老院充满了欢声笑语。团队成员们还主动帮老人整理衣服、打扫房间,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
![]()
图为实践队员在和老年人一起讨论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带来的便利。
为改善社区环境面貌,志愿者来到街道开展清洁志愿活动。志愿者弯腰俯身捡起地上的垃圾,使原本有些杂乱的环境焕然一新。
![]()
图为实践队员到街道清理街道垃圾。陈阳 供图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志愿团成员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投身于社区环境美化行动中。在沈阳市某社区街道,志愿者自带夹子、垃圾袋、小铲子等工具,化身"环境美容师",对街道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清理。
![]()
图为实践队员对清理的垃圾进行分类。陈阳 供图
![]()
图为实践队员给老人科普反诈。师乐其 供图
辽宁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暖阳微光志愿团"的此次“三下乡”活动,是青年学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生动体现。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中国,用智慧服务乡村建设,用热情温暖父老乡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青春的力量所在。这股暖阳般的微光,虽小却亮,必将汇聚成助推乡村振兴的磅礴青春力量,让这个夏天因奋斗而更加绚烂多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