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没想到反映我家隔壁家具企业喷漆异味问题,当天就收到了职能部门的对接电话,第二天就收到反馈调查核实处理情况的电话,效率太高了!”家住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镜坝镇的市民张先生,近日通过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反映环保诉求后,对快速响应的处理流程赞不绝口。这一变化的背后,源于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推行的“信访日报”机制。
“信访日报”机制每天将零散的信访信息转化为及时治理信号,通过“每日汇总、即时转办、跟踪督办、抽查复核”的闭环管理,让群众的“急难愁盼”得到了高效解决,获得了很多群众的点赞。
自“信访日报”机制运行以来,赣州市生态环境局信访中心每日汇总前24小时内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网上平台等多渠道收集的群众诉求,按照涉水、涉气、涉声、涉土壤等污染类型多维度、分类型、分区域梳理,形成清晰、直观的《信访信息简报》。“信访日报”不仅精准呈现诉求数量、热点领域,更会标注“重复件”“重点关注件”等信息,第一时间推送至相应的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办理,并同步更新调查核实、办理整改、反馈答复和群众满意度等情况,方便领导掌握办理进度和情况。为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信访日报”机制还配套了盯办、督办和复核环节,每天将信访日报推送至市局包片联系服务组进行提醒盯办、跟踪督办和抽查复核,形成“诉求—核实—处理—整改—答复”的完整闭环,避免问题石沉大海。
“以前处理信访件存在信息流转慢的问题,现在有了信访日报机制,能清楚掌握全市生态环境信访热点,哪个领域诉求集中、哪个园区需要重点关注,一目了然。”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分管副局长邓智勇介绍,仅上周,“信访日报”就推动解决了家具作坊加工噪声、猪场养殖与鱼塘主纠纷等多起高频诉求。
“信访日报的运用让治理工作‘跟着数据走、围着群众转’,让数据不再是躺在文件柜里的报表,而是贯穿‘响应—研判—评估’全流程的治理工具,让群众诉求得到即时回应,让短期治理抓住关键重点,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作为’的日常治理升级。”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亓伟扬说。下一步,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优化“信访日报”机制,结合大数据分析进一步预判环保热点,推动信访工作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真正把信访部门打造成倾听民声、化解矛盾、凝聚民心的“连心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