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就像一场身体与病魔的 “持久战”,药物在对抗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给消化系统带来影响 —— 有人化疗后闻到油腻味就恶心,有人舌头尝不出食物的香味,还有人因为口腔溃疡,连喝温水都觉得刺痛。这些不适让 “好好吃饭” 变成难题,可偏偏充足的营养,是帮助身体扛过治疗、修复细胞、减少感染风险的关键 “能量站”。如何根据化疗不同阶段的身体反应,科学补充营养,成了患者和家属需要共同学习的课题。
化疗不同阶段,营养策略有侧重
化疗前 1-2 周,身体状态相对稳定,此时可以提前 “储备营养”。每天保证 1-2 个鸡蛋、300-500 毫升牛奶,再搭配瘦肉、鱼虾等优质蛋白,比如清蒸鲈鱼(刺少易消化,每周 2-3 次)、鸡胸肉剁成肉末做丸子汤,同时多吃深色蔬菜(菠菜、紫甘蓝等)和应季水果,为后续治疗打下营养基础。
化疗中(给药期间及停药后 1-2 周),是副作用最明显的阶段,营养补充核心是 “减轻肠胃负担,保证基础摄入”。此时不妨把一日三餐拆成 5-6 小份,比如上午 10 点加一小碗南瓜泥,下午 3 点喝半杯常温酸奶,避免空腹或过饱加重恶心。食物要做得更 “软嫩”:大米粥煮到开花后加少量切碎的青菜叶,蒸蛋羹里掺点过滤后的胡萝卜碎,连平时吃的馒头,也可以泡在温粥里变软后再吃。如果患者觉得食物 “没味道”,可以用新鲜香菇、番茄熬成清淡的汤底,给食物提味,避免用酱油、辣椒等重调料。
![]()
化疗后恢复期(停药 2 周后),副作用逐渐减轻,此时可以慢慢 “提升营养密度”。在之前的基础上,逐渐增加食物种类,比如把豆腐和肉末做成豆腐羹,用破壁机把苹果、香蕉、少量牛奶打成顺滑的果泥(避免过凉,可隔温水温一下),还能适量吃些软烂的杂粮,比如小米、燕麦煮成粥,帮助肠道恢复蠕动。
应对常见不适,营养小妙招来帮忙
- 恶心呕吐:除了少食多餐,化疗前 1 小时可以吃片苏打饼干中和胃酸,恶心时含一小块生姜片(新鲜生姜去皮切薄,避免刺激口腔),或闻闻柠檬片的清香,能缓解不适。尽量避免在化疗当天吃油腻、产气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红薯、豆类,以免加重腹胀。
- 口腔溃疡:食物温度要控制在 37℃左右(接近体温),避免过烫刺激伤口。可以把蔬菜、水果打成细腻的泥状,比如西兰花焯水后加少量温水打成糊,猕猴桃去皮后压成泥,还能在医生指导下,饭后用温和的漱口水(如淡盐水)清洁口腔,减少细菌滋生,帮助溃疡愈合。
- 味觉改变:有人化疗后觉得食物 “发苦”,有人觉得 “发咸”,这时可以灵活调整食材:味觉迟钝的患者,可用少量香菇粉、海苔碎提鲜;觉得食物苦的人,避免吃苦瓜、莲子等本身带苦味的食材,选择南瓜、红薯等甜味温和的食物。
特殊情况:当常规饮食 “接不上力” 时
如果患者连续 3 天以上吃不下东西,或每餐摄入量不足平时的一半,甚至出现体重快速下降(1 周掉 3 斤以上),单靠日常饮食很难满足营养需求,这时就需要专业的营养补充剂。速全素是不错的选择,能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浓缩成易吸收的形式,不需要复杂咀嚼和消化,就能为身体快速补充能量,帮助患者在食欲不佳的阶段,也能维持基本的营养需求,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