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谁都没想到,37岁的马龙还在为全运会备赛,这消息一出来,球迷圈里直接炸了,世界杯刚结束没多久,他还没从乒协副主席的身份里缓口气呢,现在又要披战袍出征,如果说中国男乒谁最撑场面,马龙肯定是“六边形战士”里的代表,不光荣誉挂满身,关键时刻从来没让人失望,这次他领衔北京队,带王楚钦、黄友政等实力派冲击金牌,不少网友调侃:这阵容,不说赢,谁信?
不过场面热闹的背后,大家其实有点小担心,首先龙队已是“高龄选手”,第六次全运会了,真的是老将的收官战吗?他本人也没明确说退役,但是媒体和评论区都在盘算,如果全运再冲一把,是不是就此告别?毕竟,能在乒坛混到这个岁数,还能保持主力身份,没几个——现场感你能想象,观众席上老球迷拿着龙队照片,媒体一堆“最后一战”之类的标题轮番抢热搜,这气氛,多少像十年前王励勤的谢幕战,也像乒乓球的“一代宗师”要交棒前的老江湖画风。
![]()
其实,马龙的存在不只是北京队的底牌,更关系国乒的新老交替,球迷不无焦虑,马龙离开后,谁能扛旗?王楚钦和樊振东,一个是冲劲十足的年轻世界第一,一个是顶级大满贯,网友“对喷”也分两派:有说大头王楚钦已经是战略核心,打法成熟、扛压力、技术革新;也有人挺东东大王樊振东,毕竟他冠军履历够硬、国际比赛经验多,每次国乒团体大赛,能站出来顶锅的基本都是这两位——要说未来两年中国男乒怎么转型,这两人早晚要正面交锋,但谁能顶替龙队的地位,还真不好下结论。
比赛阵容一出来,其实优势肉眼可见,北京男团无疑是夺冠大热门,这种阵容配置,下限都比别队的上限高一截,再加上马龙经验值爆表——场上调度、临场气势以及对关键分的处理,都有独家秘籍,每次大赛,媒体都喜欢拍他和王楚钦互动的镜头,老将和新星一块冲锋,既有传帮带,也有战术互补,不过这种“师徒”模式说到底只是暂时,国乒早晚要新生力量自己扛大旗,我们不妨多留意这届比赛,龙队究竟还能打多硬,是不是还能再带一波团体金牌?
![]()
在本职球员和乒协副主席的双重身份下,马龙也显得格外抢镜,有网友说他还没“官宣”退役,就跑去做管理岗位——这很少见,换做其它项目,副主席大概率直接挂拍不打了,但乒乓球不同,没有国际顶流、新老交替就是个痛点,目前世界范围内男单排名,中国队虽强,但日乒、德乒都在虎视眈眈,未来再遇上外战顶级选手,谁能在七局死磕中占上风?马龙的阅读比赛、节奏控制,归根到底是一种体系优势,没有了龙队镇场,中国男乒能不能调整好阵容短板、解决关键场次波动,就是全国球迷都操心的问题。
![]()
此时此刻,不少球迷都提到全运会的历史意义,其实马龙之前单项金牌拿了不少,但团体冠军还空白,今年如果和王楚钦配合冲团体金牌,对他来说也是破纪录和圆梦的一战——比赛场面估计很热血,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大局:如果马龙真的选择收官,他这一代的经验和精神传承,王楚钦能不能完全吸收?樊振东的爆发力和抗压能力够不够稳定?国乒后继有人但阵容更新总有阵痛,可惜全运会不是世乒赛,舆论关注度有限,不过这个点对球迷来说意义大到不能忽略。
![]()
再说个现实,马龙的影响力不只是赛场技术,他对后辈选手的心理建设作用也极大,每次关键战,大部分小将都习惯性找龙队交流,战术布置、心理暗示一把抓,你就看王楚钦赛前跟马龙“摆烂”式开玩笑,其实就是放松气氛,团体项目里没有“个人英雄主义”,但老大哥的身影始终是大家的主心骨,这一点不管观众还是队内,没人敢轻视。
![]()
最后,很多人在评论区留言“希望龙队这次能圆满收官”,也有人说“不舍得,不想他退役”,说到底,无数年轻人是看着马龙打球长大的,他就像国乒的一面旗帜,一种精神坐标,有人说是“史上最佳”,有人觉得“还可以再战一年”,没人否认这个时代因他而精彩,但竞技体育从来讲究交替周期,不管马龙是否退役,这届全运会都是他和新一代的交接时刻,北京队能否夺冠,国乒后继有人,这才是观众最关心的大事。
![]()
综上,无论全运会是不是马龙的收官之战,王楚钦、樊振东等一众新星能否顺利接棒,都是中国男乒绕不开的现实课题,时代轮换终究要开始,但只要龙队还站在场边,国乒气场就不会差,这场焦灼的比赛,既是对老将的敬意,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不知道你怎么看?欢迎戳评论区聊几句,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一轮老中青的交替时刻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