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从8月的4.4%再度回升至8.3%,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6.6%;进口金额同比7.4%(前值1.3%),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1.8%,贸易顺差上行至 905亿美元、同比多增88亿美元,净出口对经济增长仍形成拉动。往前看,9月全球PMI仍处于扩张区间、AI产业发展及新兴市场投资需求或共同支撑出口韧性。
以美元计价,9月出口同比增速较8月的4.4%再度回升至8.3%。虽然4-5月间中美关税升级,但中国出口增速在2-3季度进一步上行至6.2%、6.6%。哪些因素支撑中国出口的韧性?我们认为,1)中国出口商在强化自身优势、对冲高关税影响等方面的应对更为有效,提升中国出口竞争力;2)AI产业链加速发展,推动亚洲供应链保持较快扩张速度;3)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如非洲)投资加速,共同推动2-3季度的出口高增长。
今年以来,人民币兑一篮子汇率有所走弱,推动中国出口竞争力进一步走强,尤其是相对欧盟等经济体;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下贸易分流仍在持续。今年以来,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回落约4个百分点,尤其是对欧元走弱约10个百分点,叠加去年下半年以来欧盟经济修复,推动中国对欧出口9月同比进一步上行至14.2%。
全球AI投资热潮推动集成电路出口维持高增。今年以来,全球AI投资加速支撑半导体周期维持高位,并带动了亚洲相关的出口需求,例如1-8月中国台湾地区对亚洲出口增长的贡献从去年全年的10%上行至21%;9月及三季度集成电路出口增速录得32.7%/31.6%的高增长。
“一带一路”投资、全球产业链重塑等推动资本品出口需求。9月对非洲出口同比大幅增长20.5个百分点至56.4%,去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以来,“一带一路”投资显著加速,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通用机械出口同比亦从4.3%大幅回升至24.8%。
进口方面,9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速较8月的1.3%回升至7.4%,农产品、工业金属及集成电路增速均较为明显。分产品看, 9月机电产品进口从1.2%上行至10.1%,其中主要由集成电路拉动,进口同比从上月的8.4%进一步回升至14.1%。分国别来看,9月自美进口同比为-16.1%,与上月基本持平,仍对整体进口形成拖累。
往前看,AI产业发展相关出口需求或仍维持强劲,“一带一路”投资亦持续加速,仍有望对中国出口增长提供结构性支撑。此外,全球制造业周期回升及海外财政扩张周期可能推动外需企稳,考虑到四季度高基数下,出口增速中枢或小幅回落,但仍保持较高景气度。虽然10月10日中美经贸摩擦再度升级,但在当前美国政府关门、国内政治极化加剧的背景下,中美高烈度脱钩可能引起的“反噬”会进一步将美国内部矛盾复杂化,因此短时间内美国寻求与中方谈判、并试图为冲突降级的可能性较大。华泰出口需求日度指数HDET显示10月1-12日出口拟合同比仍保持较高景气度,考虑到美、欧、日等经济体财政刺激计划均将落地,且预计美联储四季度有望降息两次;关税影响下企业出海加速、全球产业链重塑亦可能带动资本品需求增长。
风险提示:全球衰退压力加大;内需回升不及预期;美国关税政策“反复”。
主要内容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从8月的4.4%再度回升至8.3%,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6.6%;进口金额同比7.4%(前值1.3%),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1.8%,贸易顺差上行至 905亿美元、同比多增88亿美元,净出口对经济增长仍形成拉动。往前看,9月全球PMI仍处于扩张区间、AI产业发展及新兴市场投资需求或共同支撑出口韧性。
以美元计价,9月出口同比增速较8月的4.4%再度回升至8.3%。虽然4-5月间中美关税升级,但中国出口增速在2-3季度进一步上行至6.2%、6.6%。哪些因素支撑中国出口的韧性?我们认为,1)中国出口商在强化自身优势、对冲高关税影响等方面的应对更为有效,提升中国出口竞争力;2)AI产业链加速发展,推动亚洲供应链保持较快扩张速度;3)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如非洲)投资加速,共同推动2-3季度的出口高增长。
对9月具体分产品和国别/地区的贸易数据分析如下:
分产品看,9月机电中间品和消费品出口均明显改善,美国新的关税框架下、全球产业链多元化拉动中间品需求,AI发展驱动半导体产业链维持高位,以及美国消费维持韧性。此外,大部分商品价格的表现更强,显示“以价换量”或有所改善,钢材等出口价格明显回升,稀土出口价格同比则大幅增长。具体看:
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回升,其中全球AI投资热潮推动集成电路出口维持高增,全球产业链重塑推动通用机械出口进一步上行。9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从8月的7.1%回升至13.1%,对出口增长的贡献从4.6个百分点大幅上升至7.7个百分点。其中,中游产品出口明显改善,通用机械出口同比从4.3%大幅回升至24.8%,产能出海在中短期内有助于推升机械设备出口需求。而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速高达32.7%,对出口的贡献达1.5个百分点;电子消费品出口大幅改善,其中,手机出口同比降幅收窄17个百分点至-1.9%,电脑等设备出口同比降幅也收窄1.6个百分点至-0.3%。今年以来,全球AI投资加速支撑半导体周期维持高位,并带动了亚洲相关的出口需求,例如1-8月中国台湾地区对亚洲出口增长的贡献从去年全年的10%上行至21%;1-9月集成电路在中国出口中的占比较去年末抬升了0.7个百分点至5.2%。
轻工纺织出口同比降幅收窄,其中服装、鞋靴、家具和塑料出口均回升。9月轻工纺织出口同比从8月的-6.6%回升至-4.1%,其中,服装、鞋靴、家具和塑料出口增速均上行,分别从8月的-10.0%/-17.1%/-3.2%/0.8%回升至-8.0%/-13.3%/0.4%/3.8%,玩具出口同比降幅进一步走阔,从8月的-20.9%下行至-28.0%。但与圣诞季联系紧密的玩具出口环比(-9.4%)仍然大幅低于过去3年均值(10.3%),或反映在关税成本差距下、部分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生产可能发生转移。
汽车出口增速放缓。9月汽车及配件出口金额增速从8月的12.0%下行至8.7%,对整体出口的贡献达0.5个百分点。量价拆分来看,出口数量增速基本持平于24%,而对应出口价格同比降幅为-12.4%。其中,整车出口显著强于汽车零部件,但两者分化差距持续缩小,9月汽车出口同比从17.4%回落至10.9%,零部件出口从4.8%回升至5.2%。
钢材、稀土等出口价格明显回升,肥料出口呈现“以价换量”特征。9月钢材出口增速从8月的-6.8%回升至-2.7%,量价拆分来看,出口量同比回落至3.1%,对应价格同比降幅回升至-5.7%。肥料金额出口同比从67.5%大幅回升至95.4%,对应价格同比下行至16.0%;稀土出口管制趋严的背景下,稀土出口价格同比上行至106.0%,出口数量则从22.6%回落至-4.3%。
分国别和地区来看,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小幅改善,且非美国家的出口维持韧性,非洲、东盟和欧盟对出口的贡献分别达2.7、2.4和2.0个百分点,均延续了今年以来的强势表现。其中,一带一路带来的投资需求等或推升了对非出口,贸易分流和产能出海提振了对东盟的出口,欧元升值、欧盟经济温和修复叠加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推动对欧出口维持韧性。具体看:
发达国家中,关税冲击下,对美国出口边际改善、但仍处于低位;对欧盟出口则持续偏强,成为中国出口的“压舱石”。9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从8月的-33%回升至-27%,对整体出口的拖累收窄至4.2个百分点,关税对美国出口的直接影响仍然显著。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较8月上行3.8个百分点至14.2%,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高增长,对出口的贡献较8月回升0.4个百分点至2个百分点。对欧出口持续偏强或由于欧盟经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温和回升,中国制造的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体现为今年以来欧盟自中国进口增速显著强于整体),尤其是考虑到自特朗普2.0以来人民币相对欧元走弱约10个百分点。
亚洲地区中,对东盟和中国台湾地区出口回落、但仍处于高位,对韩国出口则大幅走强。9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从22.5%回落至15.6%,其中对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出口增速均回落。对日本出口较8月回落4.9个百分点至1.8%;对中国台湾地区出口持续放缓,从8月的17.5%回落6.5个百分点至11%;对韩国出口同比上升8.4个百分点至7%。今年以来,中国对东南亚地区出口显著走强体现了出口商在强化自身优势、对冲高关税影响等方面的应对也更为有效。例如,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的同时,对东南亚国家出口明显上升,形成“镜像”,而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出口明显上升。
对拉美和非洲出口保持高增。9月对非洲出口同比大幅增长20.5个百分点至56.4%,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强势表现。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以来,“一带一路”投资显著加速,今年1-7月“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一带一路”投资或驱动相关贸易需求增长。对拉美出口同比增速转正,较上月大幅回升17.5个百分点至15.2%,或部分受基数回落的影响。
进口方面,9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速较8月增长6.1个百分点至7.4%,低基数和半导体产业链需求维持高位等有望推动四季度进口改善。分产品看,上游进口普遍回升,9月农产品进口从-2.9%上行至5.7%;工业金属原材料进口增速大幅回升,9月进口同比较上月增长8.3个百分点至10.4%;能源进口同比改善,较上月小幅回升4.8个百分点至-12.3%。中下游产品进口显著走强,9月机电产品进口从1.2%上行至10.1%,其中主要由集成电路拉动,进口同比从上月的8.4%进一步回升至14.1%。分国别来看,自5月12日中美关税“降级”以来,中国自美进口并未显著改善,9月自美进口同比为-16.1%,与上月基本持平,仍对整体进口形成拖累。
往前看,AI产业发展相关出口需求或仍维持结构性增长,而“一带一路”投资亦持续加速,仍有望对中国出口增长提供结构性支撑。同时,全球制造业周期回升及海外财政扩张周期带来的外需企稳仍可期,考虑到四季度高基数下,出口增速中枢或小幅回落,但仍保持较高景气度。虽然10月10日中美经贸摩擦再度升级,但在当前美国政府关门、国内政治极化加剧的背景下,中美高烈度脱钩可能引起的“反噬”会进一步将美国内部矛盾复杂化,因此短时间内美国寻求与中方谈判、并试图为冲突降级的可能性较大。华泰出口需求日度指数HDET显示10月1-12日出口拟合同比或较9月略回落至6-7%,仍保持较高景气度,或显示全球制造业周期延续回升态,考虑到美、欧、日等经济体财政刺激计划均将落地,且预计美联储四季度有望降息两次;关税影响下企业出海加速、全球产业链重塑亦可能带动资本品需求增长。
风险提示:全球衰退压力加大;内需回升不及预期;美国关税政策“反复”。
主要图表
![]()
![]()
![]()
![]()
![]()
![]()
![]()
![]()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5年10月13日发布的《如何理解9月出口再超预期》
易峘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0100005 | SFC AMH263
吴宛忆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4090005 | SFC BVN199
陈玮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4030003 | SFC BVH37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