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我对新加坡的一些感受。
我老婆去新加坡出差前,查酒店价格的时候,发现好贵啊。
同样的预算标准,在国内能住很不错的酒店,到新加坡能住的就会差很多。
新加坡工资很高吗?
我找了几个国家和地区,来和新加坡做对比,发现他们人均GDP是真高啊,9万多美金。
比美国、英国、澳洲、中国香港、日本都要高出不少。
![]()
她说,日本为啥这么低啊,人均收入才3万多美金。
我说,日本从30年前差不多就这个水平了,当时比美国还高,应该是全球最高的。
然后就陷入停滞了。
虽然都说日本失去了三十年,但他们其实是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
而我们现在呢?
只有1.3万美金。
对比数字还是挺吓人的。
没有主观情绪,没有宏大叙事,都是客观事实。
有人可能会说,人均GDP和生活水平不是直接相关的。
这个的确是事实,创造的财富多,物价水平一般也会更高。
但这个物价,主要是服务业,是与人力直接相关的服务和商品。
因为这个服务价格贵,和服务人员的工资高,是有关系的。
比如外卖、理发、修理工、农产品等等。
这一点,在香港能明显感受到。
![]()
我在香港街头拍的水果价格
另外多说一句,我们的服务业价格便宜,那也是以牺牲广大劳动者的收入为代价的。
但是在新加坡,物价其实不算很高。
我老婆到了新加坡后,发现打车、快餐,这种普通的消费,也就比深圳贵一些,比香港要便宜,这还是通胀后的价格。好像就酒店贵得比较明显。
我更想说的是,如果是看全球通用的标准商品,就显得更便宜了。
比如,同样一款苹果手机,在全球各个国家的价格,差别不大。可能会因为关税等问题不会完全一样,但基本是一个水平。
那不同的创造财富能力,收入水平,消费起来的感受就很不一样了。
你的收入,是对方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用同样的价格去买同样的商品,那是什么感受?
我们毕竟不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平时用的商品和服务,并不局限于国内公司提供的,人均收入能提高自然是好事。
如果我们在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就陷入停滞,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再说回新加坡。
很多人都喜欢拿新加坡和香港做对比,这两个城市也真的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金融中心,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体,都是中西方文化融合比较好的地方,都是华人为主体的社会,当然新加坡的华人比例比香港要少一些。
这两个城市都很好,要说差别,那可能是香港距离东方更近,新加坡距离西方更近,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文化上。
大概5、6年前,我第一次去新加坡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新加坡使用英语的频率是更高的,英语也是工作语言,这点并不奇怪。
但新加坡使用的中文,是简体中文,而不是繁体字。
比如官方公告、路标路牌这些正式场合,都是简体中文,只有极少数传统招牌还是繁体字,但那只是文化遗存,不是主流。
![]()
![]()
我在新加坡机场和圣淘沙拍的照片
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依然使用着繁体字。
新加坡是完全独立的国家,但却和中国内地一致,使用简体中文。
这是我个人的印象,还是客观事实?
我去查了下资料,新加坡官方确实从上世纪70年代,就正式推广简体字和普通话了,并逐步淘汰繁体字和方言。类似的还有马来西亚。
港澳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没有被改变,保留着一直以来的特色。
新加坡则完全不在乎,他们一直在改变,一直在融入东西方世界,他们不在乎是繁体还是简体,他们要面对中国内地的大市场,就选择了简体。非常务实。
这是我个人对新加坡的一点感受。
![]()
振阳提供 境外资产配置服务 , 包括香港保险、全球基金等, 有需要的朋友欢迎微信聊聊。
也欢迎围观我的朋友圈,我会分享投资思考和生活日常。
这是我唯一的微信
添加请务必备注来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