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强调当前亟需从被动救灾向主动投资减少灾害风险,来应对不断攀升的灾害成本。
![]()
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干旱
台风、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
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
森林草原火灾和海洋灾害等
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刚过去的9月
台风的影响相当频繁
月内有3个台风影响深圳
其中让我市启动全市“五停”的台风“桦加沙”
在24日早晨到上午以超强台风级
从我市南侧149公里近海掠过
是2018年“山竹”之后
影响深圳最严重的台风
具有“强度极强、范围极广、风险极大”的特点
![]()
▲台风“桦加沙”
面对台风自然灾害的威胁下
深圳作为超大城市如何发挥城市“韧性”底色?
未雨绸缪
城市韧性筑牢安全防线
深圳坚持“灾前充分准备、灾中有序响应、灾后快速恢复”,全方位夯实城市安全基础。
●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9月22日,台风“桦加沙”还没过巴士海峡,深圳的防台工作就已在社交媒体出圈。但早在一周前,深圳的台风防御工作就已启动。9月16日起,深圳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发布“桦加沙”的相关视频,让台风实时动态及风险预警广泛传递,这比普通台风预警提前了132小时。全市1.5万余名三防责任人均在岗在位,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消防、民兵预备役人员和海事、水务、住建、森林消防、社会救援力量,共82支队伍,1.4万队员已在值班备勤,随时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组织力量集中修剪清理树木
在台风带来严重影响前的窗口期,深圳组织力量集中对树木进行修剪,共排查树木超100万株,修剪树木4.87万株,完成13.9万株加固,整改户外广告、招牌安全隐患1381处,清理雨水篦子20.08万个。
![]()
▲9月24日,福田区园岭街道应急工作人员组织清理道路倒伏树木
●全力保障生命线工程正常运行
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命线工程保障上,供水、供电、通信等部门更是提前行动,对重要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组建专业应急抢修队伍并提前部署到位。
在“五停”期间,市水务局联合应急部门强化近岸风暴潮影响海堤区域风险管控,落实海堤封闭管理措施,同时加强易发积水内涝点风险管控,预置了461台抽排设备,确保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全市水务系统共出动11162人次、3382车次,隐患排查及整改78处。
此外,市供电局力保主网安全,督促5座直调电厂开展黑启动、厂用电相关设备检查,协调深圳LNG电厂做好防御;市通信局在全市风险区域预置1568名应急抢修人员、131辆应急抢修车、45台卫星电话、341台发电油机、14辆发电车等应急装备,随时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台风影响期间
深圳多项举措筑牢防护网
●累计发送全网预警短信5000万条
为了让市民及时掌握避险信息,深圳密切关注台风发展情况,第一时间发布重大气象信息快报,实时分析研判台风风雨影响,累计向市民发布全网预警短信5000万条,提醒大家做好居家避险,避免外出。
●全市开放865处室内避难场所
全市开放了865处室内避险场所供群众避险,并储备充足的速食类食品40万份、饮用水100万瓶和折叠床、被子、衣服等生活用品,可充分保障群众安置需求。深圳湾体育中心安置点特别设置了女士专区,提供独立的帐篷、女士更衣室和专用洗手间,切实提升女性工友的舒适度与安全感。
![]()
▲避险群众在皇岗创新实验学校体育馆休息
![]()
▲女士专区帐篷
●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全市各区、各单位统筹协调调度,做好“五停”工作的分步实施;持续做好重点部位、环节落实防御措施;加强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安置、在港渔船双重绳索加固和人员管理、水库降低水位、加固行道树、检查并调试物资装备、预制前置物资力量等工作。
从台风来临前的周密准备
到台风影响期间的高效应对
再到有序解除应急措施
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
深圳应对灾害的硬核实力与温度
投资韧性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end
▌部分图文来源:应急管理部、中国天气、深圳天气、深圳特区报、21财经
▌创编:深圳应急管理
![]()
有用就奖励一个“”和“在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