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路边摊是越来越贵了?
点一点东西,动辄就要二三十,稍微多点些,四五十就没了。没房租没水电,成本这么低,但是为什么路边摊的价格反而越来越贵了呢?
我找了几个摊主聊了一下,发现路边摊摊主的背后原来也有一个收割的产业链。很多人被短视频里摆摊致富的视频给骗了,又到街上去卖高价,想要回本,甚至4块钱进的冰糖雪梨料理包,就敢直接卖30元。
我最近在减肥,每天晚上非常自律地出去夜跑,最大的收获就是把我们家附近的烧烤摊子、路边摊全给吃遍了。都说跑步是最省钱的运动,但我发现夜跑太“费钱”了,跑了一个月,光是吃夜宵就花了3000多块钱,还额外涨了5斤肉。吃了一大圈,发现路边摊怎么就越来越贵了呢?晚上稍微多吃几家,动辄一两百就花出去了。
聊了一大圈,我就发现,路边摊的摊主是真的被资本给“做局”了。以前摆路边摊是为了生存,现在摆摊的很多是揣着发财梦的年轻人。摆摊之前,啥也不懂,也没啥技术,在短视频上看着那些“摆摊一年就还清了50万的债务”“两小时卖两三百斤的卤菜,月入10万”的内容,脑子一热就交了加盟费。
是的,你没有看错,摆摊现在也是需要加盟的,主要是为了那些所谓的“秘制配方”,买他们加工食品的教程。他们是奔着“月入10万不是梦,一年就开上豪车”的创业梦来的。
现如今,很多摆摊的已经不再追求什么薄利多销,而是张口“品牌调性”,闭口“网红摊孵化”。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摊主换了一波又一波。他们摆摊之前先交了一大笔的加盟费,你说这东西能便宜吗?价格实惠了,这加盟费还怎么回本呢?这买车买房的致富梦还怎么实现呢?
社交媒体上这类摆摊致富故事背后,真相往往是大牌茶楼的顾客是花50块钱雇的职业“冲场”人员。老板记录摆摊,本质上是为了卖课、卖秘方、卖加盟。所谓的“三天包会、配方独家”的摆摊培训班,学费2980元、5000元不等。
很多年轻人就被这些成功故事给吸引了,然后交钱拜师、购买设备、辞职创业,最后往往是血本无归。这部分学费和加盟费最终就不得不转嫁到产品的价格上,最终被咱们这些消费者买单了。
特别是那些网红铺子,什么棒打柠檬茶、甜蜜舒芙雷、冰糖烤梨,这些稀奇古怪的小摊,基本上都是网上拜师学来的“网红秘方”。“轻资产创业”“小成本高回报”“摆摊实现财务自由”,越来越多类似的关键词在短视频里反复出现。现在年轻人日子过得难,想着钱也不多,可以试一试,说不定从此就能够升级为“网红主理人”,开启致富梦了。
在这种趋势之下,很多路边摊的定价逻辑也就彻底变了,从以前追求物美价廉,到现在对标“精致体验”。一杯平平无奇的柠檬茶,包装成“手作”“独家”,就敢卖到30块钱。你还别嫌贵,人家告诉你,这就是为“品质生活”买单,为“主理人精神”买单。当生存让位于创业、让位于这场暴富梦,路边摊的涨价几乎就成为了必然。
我之前问过一个刚入行的摊主,为什么这个炒面可以卖到这么贵,他跟我说:“这老师说了,这个品类溢价高,要坚持定价自信。”你看,这词儿一套一套的。这里的“老师”不是什么烹饪学校的老师,而是他在某短视频平台关注已久的那些“创业导师”们。
这些导师往往每天更新“摆摊日记”,视频里永远都是人潮涌动,收款的声音不绝于耳,“日入9000+”“一个月开上宝马”。心动吗?心动就对了。然后你就会刷到“网红脆皮五花肉”“流动咖啡馆”“糯叽叽”等摊位,背后都藏着这样一条完整的“韭菜产业链”:用“日入5000”“月入10万”的话术把你勾进来,然后再收你5800元的技术费、8000元的设备费,还要求你从指定的供应商那里进货。
学费收一轮,设备收一轮,原料收一轮,营销再收一轮,最后教你拍视频、写文案,继续去吸引下一波人。
这套模式本质上和几年前那些雇人排队、制造火爆假象的快招奶茶品牌没有什么区别,他们赚的从来不是顾客来你这儿买东西的钱,而是梦想着暴富的那些人交的学费和加盟费,这也算是“镰刀下沉”——加盟商的韭菜不够割了,就来收割这些路边摊的“下沉主理人”了。
而那些真金白银交了钱的新手摊主,背负着回本甚至致富的压力,那得从咱们这儿赚回来呀,怎么可能不定高价呢?
更何况导师们早就为他们统一规划好了“市场统一价”,避免恶性竞争。所以你会发现,所有的网红糯米饭几乎都是25块钱起,所有的脆皮五花肉都是30块钱半根。高价从他们交钱拜师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甚至还有一个网红摊主跟我吐槽:“我上班一个月5000元,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给我交社保。我现在摆摊,5点就起来备料,晒到中暑,要是一个月挣不到8000元,我图啥呢?”这话其实没毛病,但问题是市场的逻辑不是这么运转的,并不是说你想赚多少,东西就值多少。那你还要买车买房,是不是要把这部分成本也加进来呢?
你想赚8000元,就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以前5块钱的凉皮,现在要卖15元,但是你手艺没跟上,消费者花了钱还得受气,最后只能说一句“再也不吃了”。
更有意思的是,几轮镰刀下来,摊主们其实也没赚到多少钱,但是背后的“老师们”才是躺赚的镰刀。而我遇到的一个冰糖烤梨的摊主就更离谱了,直接拿的就是总部发来的料理包,上架子用陶罐烤,其实就是走个过场,用罐子热一下。
我说怎么好几次来买的梨都烤熟了,但是罐子中间还是凉的呢?感情这又是一场预制菜表演啊!我查了一下,4块钱一袋的批发价,热一下就敢卖30元。是的,我们就连吃路边摊都逃脱不了预制菜的魔爪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