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50W+芯片行业粉丝。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源链接等,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10月12日,闻泰科技公告,荷兰政府要求冻结控股子公司安世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等进行调整,为期一年,公司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事件走向和潜在影响尚难具体量化。安世半导体去年收入规模约147亿元。
10月13日,此前停牌的闻泰科技复牌,开盘跌10%。
这两天,关于闻泰旗下安世半导体资产被冻结的消息热传甚至破圈。安世到底发生了什么?对安世半导体可能会有哪些影响,芯片现货市场传来安世被扫货、抢货,暂停报价和出货等消息,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01发生了啥? 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先看一下时间发生的时间线:
荷兰时间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对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Order),要求安世半导体及其下属所有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不得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为一年。
10月1日,安世半导体控股以及安世半导体(荷兰注册主体)法定董事兼首席法务官在其他两位高管的支持下,向企业法庭提交了启动对公司调查与采取临时措施的紧急请求。
同日,企业法庭在未庭审的情况下,即时生效了几项紧急措施,包括暂停张学政担任安世半导体控股公司执行董事及安世半导体公司非执行董事职务,暂停执行安世半导体董事会规则第3条之效力(即作为CEO的职务和职权),以及自当日起,将裕成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注册于中国香港的全资子公司,系安世半导体控股的唯一股东,下称“裕成控股”)持有的安世半导体控股的股份以管理权形式托管给独立第三方管理,该措施持续至2025年10月6日口头听证后对即时措施申请作出裁决为止。
10月6日下午,企业法庭安排开庭,并于荷兰时间2025年10月7日下午做出裁决,一是暂停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控股的非执行董事和安世半导体的执行董事职务;二是任命一位独立于安世的企业法庭指派的外籍人士担任安世半导体控股及安世半导体的非执行董事,拥有决定性投票权;同时裁定,该董事有权独立代表安世半导体控股及安世半导体;三是将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股份(减去1股)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给稍后指定并公布的人员。该裁决将至本案调查完成最终判决或者以其他方式结束。
10月9日,闻泰科技发布早间公告,近期公司因存在尚未披露的重要信息,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自10月9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10月12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表述以上消息。
10月13日,闻泰科技复牌,开盘跌10%。
为什么安世突然被“强取”?
荷兰政府官网显示,因半导体制造商安世半导体存在严重的公司治理缺陷而采取干预措施。此项决定旨在防止在紧急情况下安世生产的产品(包括成品与半成品)出现无法供应的情形。公司的日常生产活动可以继续进行。
![]()
来源:荷兰政府官网
此外,据荷兰媒体NRC报道称,此次事件是因为安世半导体受到了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于当地时间9月29日发布的最新的出口管制新规的影响。该新规认定,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entity list)的公司,其持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也将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限制。
而闻泰科技于2024年12月2日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这也意味着安世半导体作为其全资子公司也将受到美国最新的出口管制政策的影响。
此前,安世的收购业务也同样遭遇过当地政府的介入。
2021年,安世收购了英国最大的晶圆厂NWF。然而,英国政府在2022年11月动用《国家安全与投资法》,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安世出售其持有的86%的股份。
2022年11月,能源芯片初创公司Nowi宣布将接受安世半导体的并购。2023年6月,荷兰政府出台了最新的外国公司收购审查法案(Vifo Act,又称“沃尔夫法案”)。随后,荷兰政府根据新的国家安全法案对安世半导体收购Nowi的交易发起了审查。2023年11月,安世半导体确认荷兰政府已批准了安世半导体收购荷兰半导体初创公司Nowi的交易。
02可能会有哪些影响 市场有啥反应?
闻泰科技表示,目前安世日常经营仍在持续运转,但受上述部长令(Order)和企业法庭裁决的影响,短期内将面临决策链条临时变更/延长、资源配置灵活度下降等情况,可能会对企业运营效率形成一定影响。企业法庭做出的裁决直接导致裕成控股,除了保留的一股之外,暂时失去对安世半导体控股享有的剩余的 99 股的股东权利(如治理权和投票权等),公司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公司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仍不受影响。
自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后,安世迅速成为其核心资产。2019年完成并表后,闻泰科技当年营业收入直接暴涨约240%,突破400亿元大关。
闻泰科技有三个业务部门:产品集成、半导体和其他。其中安世几乎等同于其半导体部门,2024年营收为2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7亿元),约占闻泰总营收的20%,看上去占比不高,但半导体部门22.97亿元的净利润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利润。而去年年底闻泰宣布战略转型,计划出售ODM资产,专注于半导体业务,在最新公告中已有披露。可以说闻泰的核心资产几乎只剩下安世了。
![]()
2024年,闻泰实现营业收入 735.9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0.23%。其中,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47.15 亿元,业务毛利率 37.47%,实现净利润 22.97 亿元。半导体业务2024年向好态势持续巩固,营收逐季增长,保持稳健的盈利能力。
2019年-2024年,安世半导体营业收入分别为14.85亿美元、14.31亿美元、21.37亿美元、23.65亿美元、21.55亿美元、20.58亿美元,2020年-2024年同比增长-3.64%、49.34%、10.67%、-8.88%和-4.5%。其中2022年营收和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
闻泰近年来营收实现稳步增长,2020-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517.07亿元、527.29亿元、580.79亿元、612.13亿元、735.98亿元。但随着2022年半导体行业整体下行及宏观经济等影响,其净利润不断下滑,2024年更是下滑至-28.33亿元。截至2024年,产品集成业务仍是其收入占比最大业务(占比约79%),2022年这一业务进入亏损状态,这也是闻泰业绩整体承压的关键因素之一。
![]()
直到2025年上半年有所好转,公司实现营收253.41亿元,同比下降24.56%。扣非净利润3.34亿元,扭亏为盈,净利润4.69亿元,去年同期为1.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5倍。
闻泰年报显示,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厂商,是全球龙头的汽车半导体公司之一,拥有近1.6 万种产品料号。
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均处于全球领先,小信号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 IC 全球第二、ESD 保护器件全球第一、小信号MOSFET 全球排名第一、车规级 Power MOS 全球排名第二。凭借丰富的车规级产品线与上市公司立足中国市场的优势,安世半导体与全球重点的新能源汽车、电网电力、通讯与数据产品等领域企业均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
![]()
安世全球办事处,来源:安世半导体官网
安世拥有广泛的二极管、双极晶体管、ESD 保护器件、MOSFET、GaN FET、IGBT 以及模拟和逻辑 IC产品组合。其组件几乎为全球所有电子设计提供动力——从汽车和工业到移动和消费类应用。
![]()
2024年,安世产品收入的56.1%(11.33 亿美元)来自分销,39.7%来自OEM客户,4.3%来自EMS客户。
官网显示,其代理商覆盖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和亚洲,全球分销商包括Arrow、Avnet、Future和WPI。亚洲包括特许经销商Arrow、Avnet、中电港等共25家,IDH包括康博电子等共9家;美洲包括Arrow、Avnet等共10家,欧洲/中东/非洲共13家。2024年安世大中华区收入占比约 47%,EMEA(欧洲/中东/非洲,除荷兰)地区收入占比约 22%,其余为美洲约 9%、其他等。
那芯片现货市场现在有啥反应?
总体来看,市场还没有特别大的反应。但有几位芯片分销商表示,从上周五(10月10日)开始,部分安世物料已经出现了抢货、扫货、暂停报价和出货的现象。
一位芯片分销商表示,前几天就有销售采购在抢货安世,排单交期也出现延迟,现在基本都是12周,个别的型号可能会更长。
另一位分销商表示,安世有很多通用的器件,现在原厂全线出货可能有影响,大家都在抢货。不过也有做安世的分销商表示,他们现在还有一些存货,服务好当前的终端更重要。
价格方面,有安世代理商表示,最近安世的物料溢价严重。也有芯片代理商表示,现在可以出货, 前面的订单按原价, 后面的情况还不确定。
此外,前几天,芯片市场也传出了安世在中国大陆制造的部分(或全部)芯片被禁止出口的消息。根据我们的了解,这个事情大概率是真的,有代理的朋友表示也收到了相关的通知。叠加这两天消息的催化,芯片分销市场的行情开始变热,你怎么看?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经手10亿+RMB芯片采购。
原创写了8年文章,有50W+芯片行业粉丝。
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
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源链接等
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你“在看”我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