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吃顿地摊烧烤花780!7成摊主还月入不到3000,4大问题让地摊失宠

0
分享至

夜宵吃顿烧烤本是件惬意事,可重庆有人却吃了一肚子气。

三个人凑在一起吃地摊烧烤,结账时老板递过来的账单居然要780块。



更离谱的是,实际只吃了57根签子,老板账本上却记了180根,这不就是明着“割韭菜”吗?

这事一爆出来,网友们都炸了锅,纷纷吐槽现在的路边摊越来越吃不起了。



以前四块钱的煎饼果子,现在随便都要六块以上。

曾经6块1就能买一盒的炒粉炒饭,现在没十块钱拿不下。



就连以前十块钱能吃饱的麻辣烫,现在随便夹几样菜就三四十。

有人调侃:“再不努力,连路边摊都消费不起了。”



曾几何时,地摊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是城市里最接地气的烟火气。

上世纪90年代,个体经济刚起步,不少下岗工人靠摆地摊维生。

那时候大家购买力有限,地摊走薄利多销路线。

几块钱就能买到实惠的东西,是很多人生活里的“小确幸”。



可如今,天价、缺斤少两、卫生堪忧、摊主难盈利这些问题扎堆出现。

“地摊经济”不仅没成消费福音,反而渐渐变成了消费之殇。



地摊价赛过门店

很多人想不通,摆地摊不用付实体店的高额房租,成本按理说更低,为啥卖得反而更贵?

可现实是,现在不少地摊的价格,已经追上甚至超过了门店。



去年长沙就有过类似的糟心事,有人在路边摊点了一碗麻辣烫。

碗里大半都是素菜,结果结账时摊主张口就要106块。面对质疑,摊主还嘴硬说“点的都是硬菜”。



可后来重新清算才发现,一片牛肚要6块,一块牛腩要10块。

就算按这个高价算,总价也到不了106块。



还有合肥网友晒出账单,6个烧鸟串加一根紫菜寿司卷,居然花了173块。

网友无奈调侃:“这明明是抢钱,还顺便给了几串烤串。”



不光是成品小吃,就连基础食材的定价也让人咋舌。

三条大鱿鱼卖105块,甚至一份丝瓜都敢标30块。

这些价格放在装修精致的餐馆里都不算便宜,更别说摆在路边的地摊了。



为啥地摊价会涨到这么离谱?其实摆摊成本没想象中低。

很多人以为现在摆地摊能随便找个地方,其实不然。

现在政府鼓励的是“规范摆摊”,大多要求去正规市场或夜市入驻。

这些地方都要交管理费或摊位费,热门商圈的黄金位置还要竞标。



2023年义乌青口夜市,71个餐饮摊位里,“中标王”的价格高达45.088万元。

还有30个摊位中标价超20万,最低的也要九万多。

这笔钱最终还是要摊到消费者身上,东西自然贵了。



食材和用品成本涨了。

这几年鸡蛋、猪肉、食用油的价格就没稳过,就连摆摊用的餐盒、液化气也在涨价。

有摊主算过账,光是每天买新鲜食材的钱就比前几年多了两成,这些成本只能通过提价来覆盖。



更关键的是,有些摊主的定价思路偏了。

他们觉得“连锁店卖多少钱,我就能卖多少钱”。

完全不考虑自己没有门店的空调、桌椅,也没有卫生资质和售后服务。

再加上网红经济推波助澜,有些摊位靠拍短视频营销,打“打卡”旗号抬高价格。

一家火了,周边摊位跟着学,慢慢就把整体价格带上去了。



就像现在的柠檬水,蜜雪冰城4块钱一杯随处可见,可地摊上的柠檬茶动不动就15块一杯。

烧烤肉串,店里可能3块一串,地摊上最低也要5块。

消费者不傻,同样的价格,为啥不选有空调、卫生有保障的门店?



卫生差,乱象多

价格贵也就罢了,要是卫生能过关,大家或许还能勉强接受。

可很多地摊的卫生状况,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大部分路边摊都是无证经营,你问摊主有没有健康证,十有八九拿不出来。



不少摊主在家备餐再出来卖,家里的后厨干不干净、食材从哪进货、有没变质,根本没人监管。

尤其是卤菜、泡菜、寿司这些预制食品,储存条件怎么样、没卖完的会不会放好几天再卖。

全靠摊主“凭良心”,可谁能保证这份良心?



万一吃坏肚子,想找摊主赔偿都找不到人。

更让人膈应的是,有些摊主的卫生习惯差到离谱。

有网友见过卖菠萝的摊主,用切西瓜的小刀刮脚皮。



还有卖烤肠的,用串烤肠的签子抠脚。

看到这样的场景,再香的东西也没了胃口。



除了卫生问题,地摊还带来不少城市管理乱象。

只要是人多的地方,总能看到地摊的影子。



广州北京路步行街,一到深夜店铺关门就成了“走鬼档”的天下,卖水果、果汁、炒粉的挤在一起。

可摆摊结束后,地上全是塑料袋、竹签和油污。



老西关本来道路就窄,有些摊主还占道经营,机动车根本没法正常通行,行人也得挤着走。

就连南村万博这样的CBD,一边是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一边是楼下扎堆的地摊,看着特别割裂。



深圳之前就因为摆摊乱象出过事。

网上流传的“深圳沙井摊贩事件”视频里,数十名执法人员要把占道的摊贩车辆挪走。

摊主不愿意,双方激烈对抗,引来好多人围观。



光是深圳罗湖,就清理了21000多处乱摆卖、超线经营的情况。

这些乱象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挤压了公共秩序,甚至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摊主难,消费者寒

可能有人会说,地摊卖这么贵,摊主肯定赚翻了吧?

其实恰恰相反,没赚到钱的摊主才是大多数。

2020年,有专业调查报告显示,近七成摊主月收入不足3000元,还有62%的摊主处于亏损状态。



为啥会这样?竞争太激烈了。

摆摊门槛低,看到有人赚钱,马上就有大批人跟风。

就像广州某营地,之前有人卖泰式风格的鲜果冰沙火了。

没几天其他摊主就跟着卖同款,还卖得更便宜,顾客本来就没多少忠诚度,很快就被分流了。



长沙扬帆夜市有十多年历史,最近两三年摊位数翻了3倍,90%以上都是餐饮摊位。

老摊主李建在那卖了五六年米饼,现在每天营业额也就五六百,比两三年前降了两三成。

新摊主更难,要是每天只能卖几百块,连摊位费和食材成本都不一定能覆盖。

听说季度结束,至少有三成摊主要撤离。



而且摆摊特别“看天吃饭”。

杭州有个摊主小辰,平时每天能卖50多袋酸梅汤。

可今年8月老下雨,要么出不了摊,要么刚出摊就下雨。

有一天只卖了5袋酸梅汤和几袋茶包,收入还不到50块。



成本压力也压得摊主喘不过气。

有个叫Variety的摊主,和老公、弟弟一起经营两个摊位,前三个月营收34246元。

可扣除摊车、设备、摊位费、房租、食材这些成本,不仅一分工资没拿到,还倒贴了4635元。



就算有人能月入过万,也是靠超负荷工作换来的。

摊主小姚在阳朔西街摆了19天摊,净赚15000元。

可她每天从下午2点卖到凌晨2点,摆摊超12小时,还不算提前准备食材的时间。



摊主难,消费者也寒了心。

以前大家去地摊,图的是实惠、足量,花小钱就能吃饱。

现在不仅价格贵,还经常缺斤少两。就像重庆那起780块的烧烤,57根签子能记成180根。

还有路边的移动水果摊,看着单价便宜,实际称重时动手脚,算下来比水果店还贵。



更重要的是,大家对地摊的那份质朴情感没了。

以前地摊是“深夜食堂”,是打工人加班后花几块钱就能填饱肚子的地方。

现在地摊成了“价格刺客”,三五个人吃一顿比在店里还贵,卫生还没保障。

越来越多人宁愿去店里,喝着4块的柠檬茶,吹着空调吃烧烤,也不愿再碰地摊了。



地摊本该是城市里最温暖的烟火气,一块钱的烤肠、几块钱的炒粉,就能抚慰打工人的疲惫。

可现在,天价、卫生差、缺斤少两、摊主难盈利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

“地摊经济”不仅没给消费添力,反而成了消费之殇。



其实大家不是反对地摊,而是反对变了味的地摊。

地摊的核心从来不是网红打卡,也不是赚快钱,而是物美价廉、真诚经营。

要是摊主能做到价格合理、斤两足称、卫生健康。

管理部门能做好规范引导,划好专门区域、加强监管,地摊未必不能重新找回曾经的吸引力。



毕竟,没人愿意失去那份“花小钱吃顿饱饭”的快乐。

也没人希望城市里的烟火气,变成让人望而却步的“消费陷阱”。

地摊生意没有捷径,唯有真诚才是必杀技。

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尊重,也是地摊能长久走下去的根本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面反华开始?日本政府连开3枪,出兵威胁已发,解放军别无选择

全面反华开始?日本政府连开3枪,出兵威胁已发,解放军别无选择

军机Talk
2025-11-07 14:51:42
女演员黄慧颐现状:开老书店维生,老态明显,曾被称广东标准媳妇

女演员黄慧颐现状:开老书店维生,老态明显,曾被称广东标准媳妇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8 01:04:22
一个人善待自己最好的方法(值得收藏)

一个人善待自己最好的方法(值得收藏)

知和大叔
2025-11-07 00:02:39
貂皮大衣退货后续,宝妈已社死,老板报警因祸得福,网友争相要买

貂皮大衣退货后续,宝妈已社死,老板报警因祸得福,网友争相要买

观察鉴娱
2025-11-07 10:28:09
日军为什么追着蒋介石打,却没有打延安?

日军为什么追着蒋介石打,却没有打延安?

历史图鉴
2025-10-24 20:30:03
泰国前总理牵涉350亿案,NACC出手调查,阿努廷表态不干预

泰国前总理牵涉350亿案,NACC出手调查,阿努廷表态不干预

云景侃记
2025-11-07 21:32:19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李子橱
2025-11-06 21:30:03
预售 10.58 万元的 Lafa 5,是零跑心中的「白月光」

预售 10.58 万元的 Lafa 5,是零跑心中的「白月光」

爱范儿
2025-11-08 01:11:15
天津已有班级临时停课!市卫健委最新提醒:我市即将迎来高峰期!今年毒株变了!

天津已有班级临时停课!市卫健委最新提醒:我市即将迎来高峰期!今年毒株变了!

天津族
2025-11-07 07:34:01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28 14:03:28
玻璃瓶、情趣用品从天而降!一楼住户因高空抛物苦不堪言,物业回应

玻璃瓶、情趣用品从天而降!一楼住户因高空抛物苦不堪言,物业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7 17:45:34
杜若溪透露为和严屹宽拍戏,放弃女一号!结婚11年,曾因“打孩子”问题提离婚

杜若溪透露为和严屹宽拍戏,放弃女一号!结婚11年,曾因“打孩子”问题提离婚

鲁中晨报
2025-11-07 16:59:07
霍思燕,这体格有一种珠圆玉润的健康美

霍思燕,这体格有一种珠圆玉润的健康美

小椰的奶奶
2025-11-05 13:59:32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3 00:20:08
明明是一个做陕西小吃的,怎么就开始和肯德基、麦当劳抢市场了?

明明是一个做陕西小吃的,怎么就开始和肯德基、麦当劳抢市场了?

流苏晚晴
2025-11-03 19:02:09
F1巴西站冲刺排位赛:诺里斯杆位,安东内利P2,汉密尔顿P11

F1巴西站冲刺排位赛:诺里斯杆位,安东内利P2,汉密尔顿P11

懂球帝
2025-11-08 03:32:30
广州一小学抽血体检未通知家长,校方称是部分班主任工作疏忽,教育局回应

广州一小学抽血体检未通知家长,校方称是部分班主任工作疏忽,教育局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7 00:14:51
四川女篮首秀轰148分,诞生6个没想到和2个不争事实:冠军稳了?

四川女篮首秀轰148分,诞生6个没想到和2个不争事实:冠军稳了?

萌兰聊个球
2025-11-07 16:00:16
学医后才明白,稳定血糖最好的运动,不是快走慢跑,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稳定血糖最好的运动,不是快走慢跑,而是这个

华庭讲美食
2025-11-07 15:04:42
已确认!是知名演员王祖蓝

已确认!是知名演员王祖蓝

吉刻新闻
2025-11-06 10:54:06
2025-11-08 07:03:00
揽星河的笔记 incentive-icons
揽星河的笔记
最是乱花迷人眼
2994文章数 5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小米17 Ultra:潜望镜头已清晰!小米17系列:销量已突破200万!

亲子要闻

教育部等三部门:科学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稻城亚丁冲古寺看仙乃日雪山的最佳角度在哪? 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