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就像 “安保部队”,平时会主动搜寻并清除癌细胞。但有些肿瘤却能 “耍花招”,躲开免疫系统的攻击,偷偷长大甚至转移 —— 这就是 “肿瘤免疫逃逸”。今天就用大白话拆解肿瘤最常用的十大 “逃生技巧”,帮你轻松理解其中门道。
![]()
1. 肿瘤异质性:有的带 “靶子”,有的没 “靶子”
肿瘤不是 “铁板一块”,而是一群 “五花八门” 的细胞混合体。其中一部分细胞表面带了能被免疫系统识别的 “靶子”(叫 “抗原阳性细胞”,简称 Ag⁺),另一部分却没这个 “靶子”(Ag⁻)。比如用 CAR-T 疗法(一种给免疫细胞装了 “精准导航” 的治疗)杀肿瘤时,带 “靶子” 的 Ag⁺细胞会被清除,但没 “靶子” 的 Ag⁻细胞能逃过一劫,之后趁机大量繁殖,导致治疗效果打折,甚至复发。
2. 肿瘤抗原丢失:把 “靶子” 搞坏,让免疫系统认不出
就算肿瘤细胞原本带 “靶子”,它也能主动 “破坏靶子”:要么通过基因突变,让 “靶子” 变形成 “歪瓜裂枣”(错误折叠的抗原);要么通过 “剪接”(类似改基因片段),造出完全不一样的 “突变靶子”。这下,就算 CAR-T 这类 “精准杀手” 来了,也因为 “靶子不对”,认不出肿瘤细胞,自然没法下手。
3. 抗原提呈下调:藏起 “身份牌”,假装是 “自己人”
我们身体里的正常细胞,表面都有 “身份牌”(叫 MHC-I 或 MHC-II 分子),会把细胞里的 “情况”(比如有没有癌变)展示给免疫系统看。但肿瘤细胞会故意 “藏起身份牌”:要么少做甚至不做 “身份牌”(抑制相关基因);要么在 “身份牌” 运输过程中搞破坏(比如不让它从细胞内部运到表面)。没有 “身份牌”,免疫系统就没法判断 “这是坏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肿瘤细胞 “混进好人堆”。
4. 免疫检查点激活:按下免疫系统的 “刹车键”
肿瘤细胞很会 “示弱”—— 它表面会伸出一种叫 “配体” 的 “小抓手”(比如 PD-L1、CD47),专门勾住免疫细胞(T 细胞、NK 细胞等)表面的 “刹车踏板”(比如 PD-1、SIRPα)。一旦勾上,就像给免疫系统踩了刹车,免疫细胞瞬间 “没力气”,就算看到肿瘤细胞,也没法发动攻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比如抗 PD-1 药)能起效 —— 它们就是拆开 “小抓手” 和 “刹车踏板” 的 “扳手”。
5. 凋亡抵抗:不怕 “自杀信号”,硬扛着不死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给癌细胞发 “自杀信号”(凋亡信号),让它自我毁灭。但肿瘤细胞会 “反向操作”:一方面加强 “活下去” 的信号(增殖信号),另一方面削弱 “自杀信号”。就像给肿瘤细胞装了 “防弹衣”,不管免疫系统怎么发 “毁灭指令”,它都能扛住,还继续分裂长大。
6. 抗原掩蔽:给 “靶子” 盖层 “布”,让免疫细胞摸不到
有些肿瘤细胞会在表面裹一层 “掩蔽物”(比如特殊的蛋白质或糖分子),就像给 “靶子” 盖了块布。CAR-T 细胞本来能通过 “靶子” 找到肿瘤,但 “布” 挡住了视线,就算凑到跟前,也摸不到 “靶子”,自然没法精准杀伤。
7. 谱系转换:“换身份” 逃生,让疗法失效
这种 “花招” 常见于白血病。比如原本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肿瘤细胞,会突然 “变身” 成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相当于从 “步兵” 换成了 “骑兵”。而 CAR-T 疗法是按 “原身份”(ALL)准备的 “武器”,面对 “新身份”(AML)完全没用,肿瘤细胞就借着 “身份转换” 逃出生天。另外,白血病里的 “干细胞” 也可能帮着搞这种 “变身”,让治疗更难。
8. 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拉 “帮手” 围堵免疫系统
肿瘤细胞会主动 “发信号”,召唤一群 “帮凶” 来对付免疫系统:
分泌特殊的 “化学物质”(比如 TGF-β、IL-10),吸引调节性 T 细胞(Treg)、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等 “抑制性细胞”;
这些 “帮凶” 会在肿瘤周围 “巡逻”,一旦看到免疫细胞,就上去 “拦着”,不让它们靠近肿瘤。
相当于肿瘤给自己建了一支 “保镖队”,专门围堵免疫系统。
9. 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造 “围墙 + 陷阱”,困住免疫细胞
肿瘤周围的环境(叫 “肿瘤微环境”,TME)可不是 “空的”,而是肿瘤的 “防御工事”:
先建 “围墙”:用细胞外基质、基质细胞搭起物理屏障,免疫细胞想冲进去杀肿瘤,根本 “跨不过墙”;
再设 “陷阱”:里面藏着大量 TAM(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DSC 等 “抑制性细胞”,就算有少数免疫细胞冲进来,也会被这些 “陷阱” 困住,没法发挥作用。
10. T 细胞耗竭:把免疫细胞 “熬累”,让它失去战斗力
免疫细胞(比如 CAR-T 细胞)一开始会积极杀肿瘤,但如果肿瘤抗原一直 “刺激” 它 —— 相当于让士兵 “连轴转” 不休息,时间长了,免疫细胞就会 “累垮”,进入 “耗竭状态”:
表面会多出很多 “疲惫信号”(比如 PD-1、CTLA-4);
原本能杀肿瘤的 “武器”(比如 IFN-γ、颗粒酶 B)也不分泌了。
就像士兵打了几天几夜仗,没力气拿枪,只能眼睁睁看着肿瘤细胞活动。
为什么要了解这些?
这十大 “逃生技巧” 不是单独用的,肿瘤会 “组合拳”—— 比如一边藏 “身份牌”,一边拉 “帮凶”,一边给免疫细胞踩刹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免疫治疗(比如 CAR-T、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会出现 “耐药”—— 不是疗法没用,是肿瘤换了 “逃生招”。搞懂这些机制,不仅能帮我们理解 “肿瘤为什么难治”,更能为开发新疗法指明方向:比如针对 “抗原丢失”,可以找更难被破坏的 “靶子”;针对 “T 细胞耗竭”,可以设计让免疫细胞 “恢复体力” 的药物。未来,随着对这些 “逃生招” 的破解,我们对付肿瘤的手段也会越来越精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