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到访首尔,当着韩国军方的面直言:驻韩美军今后不仅针对朝鲜,还要“应对中国威胁”。这话彻底打破了多年来驻韩美军“防御朝鲜”的对外定位,等于直接把韩国拽进中美博弈的漩涡,这绝非韩国愿意接下的烫手山芋。早在丹尼尔放话前,美军已在韩国动作频频。
一个月前,大批MQ-9“死神”无人机部署至群山空军基地,这款机型能在中高空连续飞行27小时,配备高清摄像头与红外传感器,侦查能力极强。明眼人都清楚,半岛对峙多年,韩国自身侦查力量加驻韩美军原有装备,应对朝鲜完全足够,如今增派这类远超防卫需求的无人机,本质是借韩国基地推进对中国近海的监控,让韩国替美国分担遏华压力。此外,驻韩美军还在乌山空军基地部署新型防御系统,嘴上称应对无人机与巡航导弹,真实目标不言而喻。
美军的操作把韩国总统李在明逼到了绝境。此前李在明对美态度谨慎,此次却直接硬气表态,公开称对驻韩美军角色转变“难以赞同”。在韩国建军77周年活动上,他更是着重强调“自主防卫”,明确表示要加快收回韩军作战指挥权,绝不让韩国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更不会卷入无关冲突。
要知道,韩军作战指挥权自1950年起基本由美军掌控,2017年定下的“战时指挥权移交框架”推进缓慢,如今李在明将“收回指挥权”与“自主防卫”绑定,显然是在给美国划红线——韩国的军事决策,不能再完全听任美国安排去针对中国。李在明敢与美国叫板,根源在于韩国的现实困境。韩国安全上依赖美韩同盟,若与美闹僵,朝鲜方向的压力可能加剧;但经济上,韩国早已与中国深度绑定。
中国连续18年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出口占总出口的25%以上,超过对美日出口之和。韩国支柱产业更离不开中国市场,三星半导体近三成销往中国,现代汽车在中国年销量占全球五分之一以上,化妆品、农产品也高度依赖中国买家。此前有韩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坦言,若中韩物流中断,生产线一周内就得停摆。
美军想拉韩国遏华,可真搞僵中韩关系,韩国企业先扛不住,民生与外贸都会受重创,这种“安全靠美、经济靠中”的两难,让李在明不敢轻易追随美国。而且韩国对“萨德”事件记忆犹新,当时中韩民间交流、贸易受损,旅游业、零售业亏得一塌糊涂。如今美军又想把韩国当遏华支点,韩国企业早已慌了神,生怕历史重演。李在明反对美军动作,也是在回应国内企业担忧——不能再为美国战略牺牲韩国经济。
毕竟安全能保韩国不挨打,经济才能让民众有饭吃、有工作,美国一句“保护承诺”,根本替代不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可李在明也清楚,对抗美军绝非易事。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将韩国作为遏华支点,若李在明在收回指挥权、反对美军部署上操之过急,美国可能用“缩减军售”“推迟安全合作”施压。韩国此前计划采购美国F-35战机,真闹僵了,这笔订单或泡汤,甚至影响空军装备更新。
国内亲美势力也不容忽视,政界、财阀中不少人与美国合作数十年,利益深度绑定,部分财阀还在美国有大量投资,不敢得罪美国;还有政客坚持“亲美抗朝”,反对李在明的“自主防卫”,可能在国会、媒体上制造阻碍,阻挠指挥权收回。更别提半岛局势复杂,平壤已明确表示不搞“半岛无核化”,还在推进核与导弹技术,若因反抗美国导致美韩同盟出现裂痕,朝鲜或趁机加强军事活动,给韩国添新麻烦。
所以李在明的“硬气”,是权衡后的“软反抗”——没与美国彻底撕破脸,而是以“自主防卫”和“收回指挥权”划清底线,既守护韩国利益,又不彻底激怒美国。这种做法,正是小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的生存智慧,毕竟在大国博弈中,韩国不想再做“任人摆布的棋子”,希望掌握更多主动权。
尤其在中俄高规格参与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活动后,韩国更明白中韩关系不能破。中方派出高规格代表团访朝,三天行程全是高规格礼遇,朝鲜内阁总理朴泰成率多名高官到机场迎接,还陪同检阅仪仗队,明显释放中朝关系升级信号。俄罗斯虽未派普京亲赴,却派出梅德韦杰夫——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与朝鲜“建党纪念”主题高度契合,且俄朝此前已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关系达“准同盟”级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