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冰到底埋在哪儿的???
——今天的编辑 彭主任
初到德阳什邡,隐约有些来到北方中原的错觉。
城区里有个雍城街道,还有个雍湖公园。看到“雍”这个字,就想起,历史上最有名的雍城在陕西宝鸡的凤翔。近300年的时长里,雍城一直是东周时期秦国的都城。
还有个雍,都不叫雍城,而是雍国。雍国在河南,它是商代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周文王的第十三子雍伯,他就受封于雍国。
什邡的雍又是什么来头?一查,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封和他一起打天下、相爱相杀的江苏沛县老乡雍齿为什邡侯。于是,什邡也得了一个雍城的名字。
![]()
刚搞清楚了什邡的雍,准备寻一只什邡板鸭。众多店家中,选中了中心大街菜市场旁的洛水张板鸭,又是一阵疑惑。怎么什邡还有洛水?
![]()
书中、影视作品中,耳熟能详的洛水,一般是指发源于陕西秦岭深处、流经河南洛阳的洛河,属于黄河下游南岸的重要支流。
流经什邡的洛水,也绝非无名之辈。上古奇书《山海经》对什邡洛水如此记载道:“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洛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它发源于岷山山系的九峰山,属于长江支流沱江上游绵远河的支流。
![]()
![]()
什邡的古洛水,其实就是现在的石亭江。河流虽不叫旧名,但江边一座小镇,从永兴改为洛水后,资格古名依然足够吸引人前往探寻。
当来到这座彭州和绵竹交界处、不常出现在成都人视野中的小镇,神秘被渐渐揭开。相传,2000多年前,以修筑都江堰闻名的李冰归葬于洛水章山。李冰在洛水上游最后留下的朱李火堰,堪称是真正的“小都江堰”。
![]()
李冰治理洛水,为安居乐业奠定基础。当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之际,陕甘地区回民大量迁入,更是为洛水带来影响至今的特色美食。德阳地区的牛肉,除孝泉榜上有名外,就属什邡洛水。
![]()
又回来冒菜
物美价廉,下次还会来
从什邡市区出发,沿北京大道向龙门山脉而去。过宏达股份,左转,正式进入洛水镇的场镇核心区。
按计划,本应先寻一间牛肉馆子解决午饭问题。从洛水慈济中学旁进入洛水路,竟被一间灶台前围满食客的冒菜店截胡。
![]()
![]()
![]()
点评网站上没几个评论,又回来冒菜是洛水人用脚投票严选而出、开了十多二十年的老牌冒菜店。
宽敞整洁的厨房内,一口大锅在雨天冒出的热气更显得诱人。保鲜柜内,荤素分区摆放,品种多样。素菜仅需15元一斤,上等的鲜牛肉最贵不超过50一斤。
![]()
![]()
![]()
实惠、味美是又回来冒菜最大的特点。十一二块钱的冒菜,装出了三十元的气势。大姐冒菜时,会很大方地免费赠送一把宽粉。
和什邡市区极具特色的麻辣烫不同,又回来冒菜的味道是传统冒菜的香辣口味。表面上撒满的一把细碎小葱,在红油的裹挟中散发出清新的奇香。土豆片、藕片的脆度烫得刚好。
![]()
![]()
川北特色的冻魔芋平常少见,薄薄一片,皱皱巴巴,冒险一试,独特的内部结构,带来神奇的口感。第一口像在嚼橡胶。第二口,越嚼越有韧性,冻魔芋粗糙孔洞中的冒菜汤汁在口中溢出,又香又入味。
![]()
![]()
马三清真饭店
美味牛肉水准不输孝泉
冒菜好吃,却不敢多吃,剩下一半的胃,等待用牛肉占满。洛水镇上,牛肉馆子众多,以马三清真饭店、马二哥清真饭店和穆文子清真饭店最为有名。
到底吃哪一家,马三还是马二?本地人直言,都差不多,“有时候吃这家,有时候吃那家。”饭点儿时刻,见马三的堂内坐满哥老倌、人气更旺。就是他了。
![]()
![]()
虽身处冷门的洛水,但马三也是上过央视的宝藏牛肉馆子。一碟卤牛肉,朴素装盘后,得撒上灵魂的花椒面和辣椒面。
孝泉随处可见的果汁牛肉,在洛水也有稍显不同的演绎。它以凉菜现身餐馆,钵钵中,一半肉,一半油,不是完全的干爽,因而显得更为诱人。
![]()
常规的土豆烧牛肉,牛肉大坨而新鲜,极为入味。20多块钱就能拿下很大一份。牛肉中夹杂些许牛筋,在久炖后呈现的软烂胶质更有口感。
![]()
瞥见隔壁桌的京酱肉丝色泽考究,刀工精细,冒着锅气上桌,我们也跟风点了一盘。过油滑炒而出的牛肉丝躺在葱白丝儿之上,温顺的酱香裹着葱丝的辛甜气直扑鼻尖。
牛肉炒得很好,外表挂上薄薄的酱汁,内里在细嫩中适当保存着牛肉特有的扎实嚼劲。一口牛肉,配少许葱白,葱白在脆鲜中带来的回甜顿时让京酱肉丝的层次再上一层楼。
![]()
像所有的牛肉馆子一样,免费的萝卜汤也是马三的标配。鲜美的汤中,油光微泛,萝卜又嫩又润。轻盈飘荡的海带是点睛之笔,令海和肉的鲜味在一碗汤中完美交融。
![]()
从一块牌子
穿越到尘封的“水打李家碾”
马三清真饭店始创于1866年。
那一年,孙中山刚刚出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不久,中国社会正经历重大的变革。马氏先人在洛水这偏安一隅之地以蒸牛肉等美食谋生。
店门口至今挂着一块“马姓教门”的牌子。
店主说,这块牌子有几百年的历史,随马家先祖的迁徙而到来。彼时的什邡洛水,还很闭塞。门口挂上这样一个牌子,便能向旁人表明自己的信仰。
![]()
只有马氏后人才知,这块牌子保存至今有多么不容易。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六七月的一天,一夜的暴雨惊雷过后,上游的朱李火堰溃坝,整个洛水李家碾被石亭江的洪水掀翻,死亡人数超过千人。
马三清真饭店现任店主的爷爷在这场水灾中靠紧紧抱住一根树桩才捡回一条性命。而后,又花费三个银元寻回祖传的牌子。
历史上,人们将这场为洛水带来巨大伤害的水灾称为“甲戌水灾”。在洛水当地八九十岁的老人口中,它则以“水打李家碾”的故事得以流传。
![]()
每每想起,老人们仍心有余悸。一些流传于当地的传说,为这场水灾增添神秘色彩。相传,龙门山上有一条几十米长的巨蛇出来活动时,一个土匪开枪击中了大蛇,眼睛大如手电筒的大蛇发威,带来了伤亡惨重的水灾。
大蛇引发灾难,当然没有科学道理。更合理的解释,还得聚焦到天气的极端,水量的突增,民国时期对堤坝等防汛工程的疏于维护管理等因素。
![]()
不在都江堰在洛水
什邡章山中觅得李冰陵墓
甲戌水灾,这场近现代以来为洛水带来巨灾的水患,已足够令人感到恐惧。
难以想象,2000多年前,蜀郡太守李冰完成都江堰的建设,在处理妥当岷江水患的问题后,又辗转来到德阳什邡,企图解决另一个严重威胁成都平原的沱江上游水患问题时,李冰面临的是怎样艰难险阻的局面。
还好,天才的李冰和儿子李二郎采用“火烧水激”的法子“导洛通山”,破解了洛水镇上游两山相连的高景关,并修建起类似都江堰鱼嘴的工程,从而把洛水一分为三,分别导入朱堰、李堰和火烧堰。
![]()
堰有助于减弱水势。自此,洛水经过朱李火堰后,更平缓地流向成都平原。正是在数年如一日修建朱李火堰的过程中,高龄的李冰积劳成疾,最终累死在工地上,留下朱李火堰这一遗作。
尽管什邡的朱李火堰已成为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一部分,今世之人,更清楚的依然是李冰修建了都江堰,而不知李冰其他的杰作。知道李冰在哪里去世,又埋葬在哪里的人,则更少。
![]()
洛水人相信,李冰去世后,就近埋葬在了当地。在洛水河畔的章山脚下,有一座叫李冰村的宁静村落。顺着李冰陵路向山而去,过李冰湖水库,便是李冰陵墓。
![]()
![]()
新中国成立后,李冰陵墓经过多次修缮,现在看到的状态是近两年完成的。整个陵园的建筑群采用李冰生活所处的秦汉时期的风格。山门上的牌匾很有来头,是张爱萍将军手书的“秦李冰葬所”。
![]()
![]()
陵园内除了巨大的李冰像,还散落着诸多名人评价李冰的碑刻。整座陵园依山势而建,想拜谒李冰的墓冢,得沿着中轴线往上攀登999步台阶。
台阶两侧,青松翠柏高大,酸枣掉了一地。雨后布满青苔的台阶,又湿又滑,每走一步都无比小心。登上最高的平台,李冰的衣冠冢赫然出现在眼前。
![]()
![]()
墓碑上用魏碑体刻着“秦蜀郡守李冰墓”七个字。墓前,四只护墓神兽分列左右。有天禄、神犀、应龙和洛龟,它们皆善水,像李冰一样,为治水立下赫赫功绩。
![]()
![]()
![]()
修缮后的墓周围,布满浮雕,讲述着李冰在蜀地治水的故事。其中一幅很有意思,和四川众多汉墓中雕刻的日神月神很像,一对翅膀上刻了一颗李冰的头,显然是表现李冰礼斗上苍、羽化飞升的传说故事。
![]()
就像历史学家一直没弄清楚李冰的籍贯一样,李冰去世后,到底埋葬在何处,也没有最科学的答案。什邡洛水章山只是最有可能的地方之一。
唐代有一本叫《元和郡县志》的书,据说是首次提出李冰在什邡升仙的说法,宋代《太平寰宇记》进一步称李冰“治水患后殁于什邡,葬于章山”。
明代有一块大安王庙碑,上面也说,“后至后城山,遇羽衣人谓冰曰:‘公之德入于民深,名注天府久矣,上帝有诏,命予来迎’,遂挟之飞升而去。”
![]()
由川主庙到洛水剧院
宝藏洛水,故事多又多
在洛水人心中,李冰从未离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守护世人。
洛水镇上,一座建于清代、距今三四百年的川主庙,是纪念李冰的重要地点。5·12汶川地震后,洛水川主庙和镇上的很多建筑一样遭受过严重破坏。修缮后,川主庙恢复了往日的光彩,也成为了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入口处的壁画,以李冰治水为题材而创作。这里既是李冰的纪念场所,也是道观。老君大殿前的天井摆满盆景,有着道教一贯的自然洁净风格。
![]()
![]()
![]()
川主庙是洛水镇上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古建。鼎盛时期的洛水,仅场镇上有各类庙宇10余座,一年四季庙会不断,热闹非凡。
每座古庙里的万年台,可供多个戏班同时演出。庙宇众多,戏班众多,洛水自然成为了川西平原上有名的戏窝子。
![]()
川剧名家杨昌林出生于什邡洛水。据说川剧大家、《杜十娘》的主演廖静秋初为人妻时,也嫁给了洛水镇罗家药房的二少爷。不过这段结合,终究是充满了悲剧。
尽管看戏不再时髦,民间火把剧团的处境艰辛,还算幸运的是,路过洛水剧院时,左右张贴的数张手写海报,仍显示出川剧在洛水的顽强生命力。
![]()
自打洛水剧院成立以来,已吸引了德阳、重庆、绵阳等多地的火把剧团前来演出。当不辞艰辛的剧团演员带着家伙事粉墨登场,唱戏声响起,洛水镇上注定又将热闹一阵。
这一刻,洛水剧院也成了一处为火把剧团遮风避雨的家。
![]()
![]()
![]()
龙门山脉脚下的小镇洛水,美食中孕育的生活希望,田野里生长的大蒜等特色作物,剧院里传来的经典川剧唱段……都在感谢,感谢李冰的到来,治水的成功。
李冰陵墓朝向的方向正好是广袤的成都平原。川主李冰,一直在注视和守护天府之国的富饶。在此,也说一声:谢了哈。
![]()
![]()
![]()
![]()
![]()
今日编辑 | 彭主任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也逛一下罗汉寺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