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外国人常吃的黄油是啥油?为啥中国人不喜欢吃黄油呢?

0
分享至



老外早上抹面包的那坨“黄嘎嘎”,在咱中国人碗里几乎销声匿迹。同样是奶制品,为啥人家当宝,咱们却很少吃呢?你说是口味问题吧,可芝士火锅、奶油意面这些年不也火起来了?偏偏这最基础的黄油,愣是卡在了国人的舌尖防线之外。

今天咱就唠唠这小小一块黄油,到底是啥来头,又为啥在中国始终没能端上餐桌?



黄油,说白了就是牛奶里的脂肪被分离提炼出来的产物。官方定义来自《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名词》和国际乳品联合会标准:黄油是以乳或稀奶油为原料,经发酵或不发酵,通过搅拌、压炼等工艺制成的固态乳脂制品,脂肪含量不低于80%。

黄油其实不是油,也不是人造脂肪,而是实打实的动物性乳脂。欧美人吃的黄油大多属于“甜性黄油”,也就是用巴氏杀菌后的奶油直接搅打而成,味道温和,带点奶香。

还有一种叫“发酵黄油”,在搅打前会让奶油轻微发酵,产生类似酸奶的微酸风味,法国人尤其钟爱这种口感更复杂的黄油。



2023年美国人年均黄油消费量约为2.3公斤,欧洲部分国家如法国、德国则超过4公斤,而我国居民人均年消费量长期低于0.1公斤,差距悬殊。

这个巨大反差,首先得从饮食传统说起,中国人的烹饪体系自古以植物油为主。早在《齐民要术》里就记载了芝麻油、荏油(紫苏油)的榨取方法,唐宋以后大豆油、菜籽油逐渐普及。

到了明清,猪油成了北方家庭的“顶梁柱”,炒菜、和面、蒸馒头都离不开它。这些动物油脂熔点高,高温下稳定,特别适合中式爆炒和长时间炖煮。



相比之下,黄油的烟点低,一般在150到175摄氏度之间,一进热锅就容易冒烟、发苦,甚至产生有害物质。这不是谁优谁劣的问题,而是适配场景完全不同。

你让一个天天吃葱油拌面的人突然改抹黄油,那感觉就像让他拿咖啡蘸饺子,别扭得不行。



再往深了挖,还得看人体自身的适应能力,人类对乳制品的消化能力,跟一个叫“乳糖酶”的东西密切相关。大多数人在断奶后,体内乳糖酶活性会自然下降,导致摄入过多乳制品后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这叫“成人型乳糖不耐受”。

根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全国性调查数据,我国成年人乳糖不耐受比例高达80%以上,而北欧国家这一比例不足15%。

黄油虽然经过加工,乳糖含量极低(每100克通常低于0.5克),但它的强烈奶腥味和油腻感,仍会让许多从小没养成食用习惯的人本能排斥。



这不是挑食,而是身体记忆在说话,咱们祖辈几千年喝豆浆、吃豆腐,早就把植物蛋白和清淡口味刻进了饮食DNA,猛然塞进来一块浓香厚重的乳脂,肠胃不答应,舌头也不认账。

也不能说中国人完全不吃黄油,新疆、西藏、内蒙古等牧区人民早就有食用酥油的传统,那其实就是一种类似澄清黄油的乳脂制品,用来煮茶、做点心。

沿海城市和大城市里,随着西餐普及,黄油也慢慢走进了烘焙房和高级餐厅。超市货架上的安佳、总统、铁塔等品牌黄油销量逐年上升,尤其是年轻人做蛋糕、煎牛排时愿意尝试。



但要注意的是,这类消费更多集中在加工食品和特定场景中,比如曲奇饼干里的起酥油、速溶咖啡里的植脂末,普通人并不会像欧美家庭那样,直接切一块黄油摆在早餐桌上天天吃。

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联合报告显示,国内黄油年产量不足5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工业食品加工,直接零售占比很小。

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因素,价格与性价比,国产奶源成本高,规模化生产黄油的企业少,导致市售黄油价格偏贵。一盒200克进口黄油动辄三四十元,而同等重量的大豆油或花生油不过十块钱出头。



对普通家庭来说,花几倍价钱买一种只能小范围使用的调味脂,显然不够实惠。再加上储存不便:黄油必须冷藏,否则容易氧化变质,而植物油常温存放半年都没事,这让它在实用性上又打了折扣。

随着冷链完善、乳品教育普及和代际饮食习惯迁移,黄油或许能在更多中国厨房占有一席之地。但要说让它像猪油那样深入千家万户?恐怕还得再等几十年,今天聊到这,下次接着聊。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亚太观澜
2025-11-02 21:27:06
恭喜!湖人捡漏64万21岁新星真香:三巨头缺阵,他轰25+6闪耀

恭喜!湖人捡漏64万21岁新星真香:三巨头缺阵,他轰25+6闪耀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04 17:45:02
官宣:四川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

官宣:四川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

人力资源报
2025-11-04 16:51:29
“嘎子哥”谢孟伟再被限制高消费,此前已被执行210万余元 

“嘎子哥”谢孟伟再被限制高消费,此前已被执行210万余元 

界面新闻
2025-11-04 19:35:20
49+24!中国男篮最强双塔!全运会第一惨案诞生

49+24!中国男篮最强双塔!全运会第一惨案诞生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4 21:01:40
台媒内涵汪小菲不顾玥儿考试,带其去成都玩,称偶遇照内涵具俊晔

台媒内涵汪小菲不顾玥儿考试,带其去成都玩,称偶遇照内涵具俊晔

梁蜱爱玩车
2025-11-04 08:46:43
百万粉丝的“爱国大V”攻击郑智化被永久禁言

百万粉丝的“爱国大V”攻击郑智化被永久禁言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03 23:49:53
王刚的洋女婿彼得:出身英国贵族, “嫁”到中国,曾劝岳父离婚

王刚的洋女婿彼得:出身英国贵族, “嫁”到中国,曾劝岳父离婚

细品名人
2025-11-04 07:21:40
杨瀚森真起飞了!贴身翻译入职开拓者教练团队,小杨要沾他的光了

杨瀚森真起飞了!贴身翻译入职开拓者教练团队,小杨要沾他的光了

嘴炮体坛
2025-11-04 21:13:21
吃他汀不能碰燕麦?医生苦劝:不只是燕麦,这4物能不吃就不吃!

吃他汀不能碰燕麦?医生苦劝:不只是燕麦,这4物能不吃就不吃!

华庭讲美食
2025-11-04 11:29:22
特朗普改口:不出席

特朗普改口:不出席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04 17:41:29
清空微博,郑智化被骂到退网,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清空微博,郑智化被骂到退网,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财话连篇
2025-11-03 21:02:31
东北大米产地广州被市民质疑 市监局:东北大米是一个品牌

东北大米产地广州被市民质疑 市监局:东北大米是一个品牌

闪电新闻
2025-11-04 12:42:33
印度吞并了锡金没事,为啥伊拉克吞并科威特挨打?原因非常简单

印度吞并了锡金没事,为啥伊拉克吞并科威特挨打?原因非常简单

凡人侃史
2025-11-04 16:09:01
赵睿16分广东战胜山东,已是全运会男篮金牌的头号热门

赵睿16分广东战胜山东,已是全运会男篮金牌的头号热门

李广专业体育评论
2025-11-04 21:16:54
不敢认!“这还是李宗伟?”43 岁近照引热议!

不敢认!“这还是李宗伟?”43 岁近照引热议!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3 12:28:01
阵容碾压!广东全运男篮厚度竟超国家队,不夺冠都不好意思?

阵容碾压!广东全运男篮厚度竟超国家队,不夺冠都不好意思?

中山印象体育摄影师
2025-11-04 16:37:32
快船挑战卫冕冠军!小卡崴脚出战成疑,全队士气低落难逃2连败

快船挑战卫冕冠军!小卡崴脚出战成疑,全队士气低落难逃2连败

体坛小李
2025-11-04 21:36:28
4号收评:三大指数单边下行!所有人都注意了,大盘后市已无悬念

4号收评:三大指数单边下行!所有人都注意了,大盘后市已无悬念

春江财富
2025-11-04 15:34:16
退休两年后,重庆国企原高管龚晓莉被查!

退休两年后,重庆国企原高管龚晓莉被查!

时代周报
2025-11-04 16:19:13
2025-11-04 22:36:49
向航说 incentive-icons
向航说
坐下来,听我讲讲你不知道的科技奇闻故事
1682文章数 5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深圳水贝市场金价大涨 有投资者请同城跑腿紧急取货

头条要闻

深圳水贝市场金价大涨 有投资者请同城跑腿紧急取货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卷首语 | 拒绝和解的勇气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亲子要闻

幼儿园免费背后藏着影响每个家庭的人口危机。

教育要闻

今年考研敢报这个省的,都是勇士!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