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用户从香港NTT机房连接到日本NTT机房,其网络延时通常在35毫秒至50毫秒之间。这是一个经过实际测试和网络追踪验证的典型范围。
![]()
一、核心数据与测量依据
网络延时主要通过Ping和Traceroute两种工具进行测量。Ping命令用于测试数据包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而Traceroute则用于揭示数据包经过的完整路径。
根据多次公开及非公开的网络测试数据,当网络路径处于理想状态(即无拥塞、无丢包)时,电信到香港NTT的入口延时约为5-10ms,随后经由国际海底光缆穿越东亚海域,到达日本NTT机房,整个过程的端到端延时稳定在35-50ms区间内。例如,一次具体的路径追踪显示:
第一跳(本地电信网关): <1 ms
跳转至香港NTT入口: 8 ms
穿越国际骨干网: 延时逐步增加至40-45 ms
到达日本NTT机房: 47 ms
这个延时数据是由几个关键因素共同决定的。
二、决定延时的核心因素
物理距离的极限: 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三分之二。香港与东京之间的直线距离约2800公里。仅计算光信号在完美直线光纤中传输的理论最低延时就接近14毫秒。而实际的光缆路径蜿蜒曲折,远长于直线距离,使得纯粹由物理距离造成的“传播延时”就达到20-25毫秒。
网络路由路径: 数据包很少能通过直线路径传输。它需要经过多个中间路由器节点。从香港NTT到日本NTT,数据包可能经过中国电信的国际出口、跨太平洋的海底光缆系统(如APCN-2、SJC等),并在日本登陆后进入NTT的国内网络。路径上的每一台路由器都会进行数据处理和转发,产生“处理延时”。Traceroute结果中显示的每一跳增加的毫秒数,正是这些延时的累加。
网络拥塞与质量: 上述35-50ms的数据是在网络状况良好时测得的。在高峰时段或遇到国际链路拥塞时,数据包可能在路由器队列中等待,导致“排队延时”激增,此时延时可能会短暂升高至80ms甚至100ms以上。同时,如果路径中出现丢包,TCP协议的重传机制也会有效增加通信延时。
三、与其他线路的对比及优化
作为对比,中国联通或直连的优质CN2 GIA线路,在相同路径下的延时可能可以优化至30ms左右,这通常得益于更直接的路由和更高的网络优先级。而如果路由不理想,例如数据包绕道美国,延时则会飙升至150ms以上。
对于要求低延时的应用(如高频交易、实时竞技游戏),选择网络服务时,不能仅看机房的地理位置,更必须关注其实际的路由策略和网络质量。通过选择拥有直连或优化国际链路的产品,可以最大程度地逼近由物理定律所决定的理论最低延时。
Vecloud作为国内的云网服务商,Vecloud在全球的数据中心节点50个,POP节点超过200个,可以为出海企业提供MPLS、SD-WAN、海外IDC、全球服务器等产品服务,全面助力企业网络升级转型和国际化发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