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我刚散步到家里,忽然手机铃声响了,我打开一看,原来是战友李吉宁的电话,迟疑了几秒钟,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接听。
电话那端,还是那个熟悉的声音,“老战友,这个月的27日,是我儿子结婚的日子,到时过来喝喜酒,咱们不见不散!”
但我却对他说:“很抱歉,我最近家里有事,到时恐怕无法前往,请见谅!”
也许有网友会说,人家诚心邀请你,应该欣然前往才对,为何如此冷漠无情呢?
今天,在这里,我也想说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真实故事。
其实,我和李吉宁,曾是相处了20年的老战友,当年的我们情投意合,关系非常铁,但时光在改变着一切,如今的我们已经成为了陌路。
![]()
1993年,我和李吉宁同年入伍,后来又分到同一个连队,因此,老乡加战友的特殊关系,使我们的心走得特别近。
可以这样说,在我三年的军旅生涯里,李吉宁就像是一颗闪亮的流星一样划过我沉寂的夜空,给我留下了最为美好的记忆。
当时在部队时,我们一起训练,一起外出逛街,那时的我俩不分你我,心心相印、荣辱与共,彼此之间更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假和隐瞒。
三年之后,我俩双双退伍回家,李吉宁在他舅舅的安排下,进入了县里的交警大队工作,后来有一次他和另外一名警察,在路上查违章车辆时,抓获了一个逃犯,由于立功受奖,他成了一名正式员工。
而我,后来跟着堂哥去了广东的东莞那边打工。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工作、家庭和地理位置等各种原因,我和当年的一些战友的联系,逐渐断开,彻底失去了联系。
但我和李吉宁两人,尽管天各一方,但彼此之间的情感一直都很浓郁,我不在家时,我父母有什么难处,都是他一手在安排处理。尤其是1998年的夏天,我父亲(母亲在我入伍第二年去世)因为摔伤严重,还是他叫了120,把我父亲妥善安排出院,并缴纳了住院押金。
在异乡打工,我也一直很努力,后来我做了企业的行政经理,生活也渐渐改善。
而我每次回老家,必定要和战友李吉宁聚一聚,我们谈着自己的梦想,谈着将来的规划,两个人之间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那时,我和他一言一行都是心有灵犀,既有雪中送炭般的温暖,也有不计前嫌的宽厚;既有良言苦口的惺惺相惜,更有祸福同当的豁达坦荡。
2007年11月,李吉宁告诉我,他想辞职创业,并在电话里给我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思路,当时我一听,感觉特别靠谱,当即就表示支持,后来,他说自己资金上有点压力,我二话没说,直接转给他了14.3万元,那是我买房之后,家里所有的积蓄。
2008年元旦,战友李吉宁的公司成立了,他主要生产电瓶车,由于他管理有方,企业发展的势头很猛。
到2013年7月,那天我正在开会,李吉宁打电话告诉我,说他企业获得了省著名商标,而且还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闻听我开心不已,发自内心地为他祝福。
![]()
有人说,时光会改变一切,人也会因着地位和财富的变化,而随之改变。这话不假。
自从2015年之后,我每次给战友李吉宁,他都不接,给他发信息也不回,当时,我隐约就感觉到,我们彼此之间的友谊,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当时,我心想,他作为企业的负责人,每天面对的压力也很大,我今后还是少打扰他吧。
但我和他产生矛盾的节点,来自一次战友聚会。那晚,我被大家推荐为主持人。
当我介绍到战友李吉宁时,我对其他战友说:“在我们当中,有一位战友,如今已经成了企业家,今晚的聚餐费用,将由他来承担(他事先告诉我的)!”
随后我又说:“他一直是我的学习榜样,他有稳定的工作,却放弃了舒适的环境,选择了创业,如今已经成为咱们战友中混得很不错的人,他今年才41岁(比我小一岁),他的名字叫李吉宁!”
我话音刚落,大家掌声雷动。但这个时刻,李吉宁突然起身,他拿起话筒,郑重地对大家说,刚才高先臣的发言特别精彩,但我在这里,要纠正他两个错误。
他这样一讲,大家都面面相觑,当时的我也感觉特别惊奇。
随后他说:“第一,我的年龄,今年是39岁,并不是他所说的41岁;第二,我不是战友中混得很不错的人,而是战友中混得最好的人!”
不知为何,面对他的解释,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味道,我知道,战友李吉宁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单纯质朴的李吉宁了。
![]()
那一晚,李吉宁在战友聚会中出尽了风头,但我看着他的举止,却是那样的陌生。
在那年的春节,回老家的我想和他聚一聚,我发信息问他——吉宁,啥时有空,我想去看看你!
他的回复让我心酸。
“以后不要叫我吉宁了,请叫我李总”
我忽然觉得,我们之间有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渐渐地,我们的问候仅仅限于春节期间的一句祝福话。
2019年5月,我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为了照顾他,我给单位请了长假,但尽管我万般付出,还是没能阻挡他离去的脚步,在11月6日那天,他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时,我一个人,呆呆地看着父亲的遗体,觉得特别无助与绝望。
战友们陆续知道了我父亲离世的消息后,很少联系的薛志群,特意开车从连云港赣榆县赶来,帮忙和我一道料理丧葬事宜,其实,我和战友薛志群平时的联系并不多,当我看他从车上下来的时候,我泪如泉涌。
另外也有不少战友,也纷纷打来了电话,他们那种充满力量的问候,让我觉得特别特别温暖。
而我曾经最铁的战友李吉宁,一直到父亲下葬,我也没有看到他的影子,直到当晚8点14分时,我才在微信里看到他的消息,那是五个字——先臣,请节哀!
转眼,父亲离开我已经四年了,对于战友情的理解,我也有了新的认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今,我已年过五十,也到了给朋友圈大胆做减法的时候了。当你面临困境,对方却丝毫都不关心的人,不交也罢。
前天晚上,战友李吉宁邀请我参加他儿子的婚礼,我的真实回应就是两个字母——NO!
![]()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过去我不被理解这句话真正的内涵,但如今我懂了。一些战友面对我的做法,觉得我小题大做,格局太小了,但我只想说,我一直没变,只是对个别人来说变了,因为,你不知道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