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建成通车的高邮海潮大桥
成为高邮重要的交通通道
可是最近
有市民反映
这座大桥两侧非机动车道的伸缩缝处落差明显,骑车上桥或者下桥都异常颠簸,既不舒服也不安全。
新建的大桥为何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
上午,记者在高邮海潮大桥看到,机动车道往来车流密集,但总体顺畅。再看两端的非机动车道:每当市民骑电动车、自行车上桥或者下桥,连人带车都会“咯噔一下”,就像是撞了隐形台阶。居民们说,这都是桥头伸缩缝的钢板惹的祸。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海潮大桥非机动车道与引桥的接缝处用厚厚的钢板连接,由此产生了明显落差,这就使得非机动车经过时频繁颠簸。居民们说,每天从这里经过,都得做好“被迫起跳”的准备,实在是闹心!
![]()
一位居民反映,路过此处的行人无不抱怨,他本人因腰部不好,颠簸时感到难以忍受。还有居民担心车子会被颠坏,骑到此处必须减速刹车,否则就会猛烈颠簸一下。
据了解,海潮大桥是通扬线高邮段航道整治工程的重要部分,总投资2亿元,全长840米、宽44米,是国内同类型最大跨度及宽度的无背索混合塔斜拉桥。大桥自今年4月通车以来,给交通出行带来便利,可是这桥头“跳车”的问题让居民们难以接受。
居民们表示,其他桥梁没有类似颠簸情况,认为是这座桥的建设存在问题。
同样是桥与路衔接
为何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
会出现反差呢?
带着疑问,记者联系了高邮市交通运输局, 一位负责人很快赶到了现场。 他坦言,大桥的机动车道采用的是梳齿型伸缩缝,而非机动车道用的是简易钢板伸缩缝,两者设计不同,主要是为了节省建设成本。
![]()
高邮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陈永飞解释,钢板伸缩缝结构简易,造价较低,但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噪声等问题。建成后,他们已多次接到老百姓的相关反馈。
这位负责人表示,接到投诉后,他们 曾要求施工单位对钢板边缘进行打磨、做坡度处理,试图缓解颠簸,但效果甚微。为了解决问题,高邮市交通局专题会商,最终研究决定:把非机动车道的钢板伸缩缝全部换成和机动车道一样的梳齿型伸缩缝。而近期,大桥附近的屏淮路正在实施改造,考虑到交通压力,不便同时进行封闭施工,他们计划十月底前完成伸缩缝的更换。
陈永飞表示,将彻底把钢板伸缩缝更换为梳齿型伸缩缝,以从根本上解决噪音和颠簸问题。他介绍,目前已完成施工前期准备,从封闭施工到完成约需两周时间,计划在10月底前完成该项工作,并希望广大市民能够理解。
![]()
来源 | 扬州电视台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