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那天城里风挺大,天灰着,街上的人也不多。
在京师东华门附近的一条小巷子口,有个穿着破旧道袍的老头摆了个摊,木箱子一打开,纸墨笔砚一摆,旁边立着块小木牌,上头写着:“测字、解梦、断命”。
一个中年男人穿着素布衣,悄悄走了过去。
他看起来不像寻常百姓——眼神警觉,走路带风,手里攥着一锭银子,但迟迟没递出去。
![]()
“先生,我梦到一个字,‘有’。
能解解吗?”
老道士抬眼瞧了瞧,没说话。
他手指微动,掐了几下,盯着那人看了片刻,然后忽然皱起了眉头。
![]()
“你这字,不好啊。”他语调低沉,像是怕旁人听见,“这字拆开,一半‘大’,一半‘明’,但都不完整。
大明去半……你是大明人?”
男人脸色瞬间变了。
他没说话,只是轻轻把银子往桌上一推。
![]()
没想到老道士一把把银子推了回来。
“我不收死人的钱。”
银子在木桌上滑了一下,发出沉闷的声响。
摊子前一阵沉默。
![]()
这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
那是崇祯十六年,也就是1643年。
离北京城陷落,还有不到一年。
说起来,这事儿也怪。
![]()
一个皇帝,怎么会跑到街头问一个算命先生解梦?可仔细一看,那时候的局势已经让他快走投无路了。
朱由检不是个昏庸皇帝。
他登基那年才十六岁,接的是个烂摊子。
前面几十年,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
后来几个皇帝不是短命就是软弱,到朱由检这儿,已经是最后的稻草了。
他不是不想救国家。
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清算魏忠贤。
那时候魏党势力大得吓人,朱由检先是装作信任,稳住阵脚,抓住机会就一网打尽。
![]()
朝堂清了,他又想整顿军政,还亲自过问前线战事。
可问题是,钱没了。
兵也不听话了。
李自成那边越打越顺,朝廷这边却是换一个将军,打一次败仗。
![]()
更要命的是,他身边没人能用。
说到底,明朝最后的几年,大臣们不是党争,就是看风向,没人真为国家扛事儿。
所以,他转向了“玄学”。
这个词听起来挺玄乎,但说白了,就是想从梦里、字里、符号中找点希望。
![]()
他做梦梦到“有”字,宫里太监都说那是“无中生有”,是好兆头。
他听了也只是笑笑,心里压根不信。
于是就出了宫,微服私访。
想看看民间有没有什么“真高人”。
![]()
就这样,他走到了那个小巷口,遇到了那个算命先生。
他说:“不是‘有’,是‘友’。”
老道士摇头:“‘友’字,是‘反’字出头。
反贼要出头了。”
![]()
他又说:“其实是‘酉’。”
老道士叹了口气:“‘酉’是‘尊’字少头少脚。
当今圣上……怕是凶多吉少了。”
那会儿,朱由检站在风里,脸色越来越不好看。
![]()
他转身要走,把银子丢下。
结果那老道士一句话把他定住了。
“我不收死人的钱。”
这句话不是咒语,也不是挑衅,而是彻底的绝望。
![]()
回到宫里后,朱由检什么也没说。
只叫人把那几天的边报拿来,一页页翻。
山西守不住,河南已经乱了,陕西早就丢了。
李自成已经打到了潼关,清兵也在东北虎视眈眈。
![]()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
那天清晨,朱由检在景山上吊自尽。
他穿着白衣,写下遗诏:“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随后,用自己的腰带系在一棵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死前,他杀了自己的妻妾和女儿。
![]()
怕她们被辱。
只留下了两个儿子,被人藏了起来。
城破之后,百姓迎接李自成,燃放鞭炮。
他们等的不是新朝,而是想让战乱快点结束。
![]()
可几个月后,清兵入关,战火更甚。
再后来,景山那棵树被砍了。
据说,那块“测字”的木牌,也在乱世中消失不见了。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在京城街头摆摊写“测字”。
![]()
朱东润,《明史讲义》,中华书局,2007年。
顾诚,《南明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3年。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
《明季北略》,张岱著,中华书局,2010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