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环京楼市是一场赌局,那么燕郊一定是筹码最多、输得最惨的那一桌。
有人曾在这里一夜暴富,然而,也有人在这里用几年以时间就血本无归。
今天再提燕郊,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北京睡城”,而是“膝盖斩”,从顶点摔下去,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了。
你可能不敢相信,曾经一度涨到四万一平的房子,现在七八千一平都没什么人买。
有人调侃,说现在燕郊的房子就像“白送的二手家具”——搬回来占地方不说,还得继续帮人家还房贷。
这不是段子,而是无数家庭真实的噩梦。
![]()
01、
从疯狂到崩塌
要说燕郊房价,还得从2015年说起。那时候“京津冀一体化”政策一出,通州一夜之间就成了北京的副中心,各种修地铁、建铁路的消息满天飞。
也就是这个时候,来自天南地北的炒房客们看到了先机,他们觉得,这块土地离北京最近,随着各种规划落地,今后房价也会一飞冲天。
果不其然,很快各大销售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通州规划图,置业顾问们也开始口沫横飞地保证:“再不买就晚了,以后这儿就是北京了。”
来自各地的人开始在这里排队买房,有西装革履的中产,也有刚下夜班的工人,甚至还有专门找黄牛占号的小年轻。
最火的时候,首尔甜城的样板间一天能接待上千人。甚至有人为了第二天能够抢到一张认购号连夜蹲守。还有的人,为了能够买到房,不惜钻政策空子,假社保、假纳税证明、首付贷、首付分期……满天飞。
在这样的热情下,燕郊的房价一路飙升,买家出价一个比一个高,甚至朋友圈里充斥着“房价一年翻番”的案例。
大家都笃定“燕郊就是北京的后花园”,迟早划进来,于是纷纷进场,只是没想到,2017年,廊坊市的一纸限购令,给大家的热情火焰上浇了一盆冷水。
廊坊明确:非本地户籍的人必须有三年以上的社保或纳税记录才能买房。
一时间,限购令几乎把投资客全挡在了门外。起初还有人自我安慰:“这只是暂时降温,过两年还会涨。”只是没想到,现实远比想象的更残酷——没有北京人的资金支撑,本地居民的收入根本托不起动辄两三万的房价,市场一下子就掉头向下。
![]()
最惨的莫过于那些高杠杆、在高位跟风接盘的人。房价一跌,房子不值钱了,银行还不停催债。有人哭诉,有人卖房,燕郊街头上演着一幕幕心酸故事。
网上有个自称华为员工的网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这哥们2021年因工作调动203万卖掉房子,当时还觉得自己卖亏了,如今同面积的房子市值只有80多万,这哥们庆幸:“要不是当初卖得及时,说不定现在就被他套牢了。”
从那时起,燕郊就不再是财富的代名词,而是血泪教训的代名词。
![]()
02、
“睡城”的宿命:繁华是表面的,空心是真实的
在地产圈,“腰斩”称得上是最恐怖的词了,意思是价格从十楼掉到五楼。然而在燕郊,这次的情况更惨,跌到膝盖,几乎把人打趴在地上。
从四万到七八千,不是单纯的数字下滑,而是几代人的财富蒸发。
更要命的是,价格下行,成交量更是断崖式下跌,市场却几乎没有流动性。
看到这种情况,很多人疑惑不解,为啥上海周边的嘉善、昆山、太仓,房价能稳住,燕郊却会跌成这样?
关键就在于产业和人口。
长三角那些卫星城,本身自己就有不错的产业基础,制造业、服务业都挺强,本地人也有消费能力,就算投资的人走了,还有足够的刚需来接盘。
但燕郊的情况显然不同,它之所以被称之为“睡城”——主要是因为:周边城市的产业和就业机会薄弱。
很多人住在燕郊,白天去北京上班,城里空荡荡;晚上回来睡觉,看着灯火通明。而真正扎根在燕郊的本地人又收入有限,根本就不具备持续支撑高房价的能力。
一旦投资客撤离,市场就像一条没骨头的鱼,直接瘫在地上。这就是“睡城”的宿命:表面繁华,其实空心,没有产业和人口支撑,房子只是一堆冰冷的水泥。
![]()
03、
地铁传闻又来了,这次还有人信吗?
最近,又有消息说地铁和城际快线要修到燕郊。中介们又开始说“未来可期”。
但经历过暴跌的人,已经没那么容易相信了。毕竟类似的“规划图”“线路图”,十年前就开始传,可很多到线路到现在还停留在纸面上。
每一次“快开工了”的消息,背后都是一轮新的炒作。如今大家已经明白了:光靠画大饼,根本撑不起房价。
真正能让市场活过来的,不是几条地铁,而是实打实的产业、稳定的就业机会和长期的人口流入。
![]()
04、
两种人,两种命运
如今的燕郊市场,可以分成两类人:
一类是被深度套牢的投资客。他们大多是高位进场,现在不仅首付赔光,可能还欠着银行一屁股债。卖吧,亏太多;不卖吧,月供压得喘不过气,生活被一套房子彻底绑架。
还有一类就是刚需买家。对他们来说,现在可能是个“上车”的好机会。以前同样的预算只能买老破小,现在能选更大更新的房子。对这些人来说,燕郊的低谷反而是机会。
但毕竟刚需数量有限,很难再撑起整个市场。说白了没有产业、没有持续的人口流入,房价就很难真正稳住。
![]()
05、
深刻教训: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
燕郊的经历,就像一部真实的投机教科书。
很多人曾坚信“房价永远涨”,却在这里亲眼看到泡沫破裂。他们自己也成了泡沫的一部分——是贪婪和跟风,把一个小镇房价推上天,又摔下地。
这个事业同样提醒我们:任何脱离实际需求的繁荣,都是假象。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必须要有产业、有就业、有真实的人口需求。
![]()
燕郊这堂“膝盖斩”的课,代价太沉重。但也值得每个购房者记住:房子终究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靠投机堆起来的繁华,就像沙滩上的城堡,潮水一冲就垮。
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纸面财富,而是稳稳落地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