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01岁的钟世镇院士颤巍巍签下维权声明时,这位解剖学泰斗的百岁寿宴早已沦为名利场的荒诞注脚。2024年8月24日,五名不速之客冒领庆典服装、纠缠拍摄合影,随后将影像置顶于朋友圈营造"师出名门"假象。这场看似偶然的闹剧,实则是场精密设计的形象工程、一场精心策划的流量围猎——涉事的肝病研究所经营者杨炯等人,正试图用一张合影兑换学术权威的信用背书,给猴子的屁股强行贴金。
![]()
庆典现场的监控记录下了这样的画面:杨炯等五人穿着冒领的服装,将百岁老人围堵在镜头前长达十余分钟。他们刻意避开工作人员视线,甚至在弟子们抗议时仍坚持拍摄。这种近乎偏执的行为背后,藏着条完整的利益链:朋友圈置顶合影→执业场所公开展示→塑造"行业权威"人设→为商业机构引流。
钟院士声明中"妨碍正常合影""引发弟子谴责"的细节,揭露了这场表演的本质。当杨炯将合影标注为"与恩师钟世镇"时,其经营的"非医疗"肝病研究所正在悄悄完成从商业机构到"院士背书机构"的偷换概念。这种精心设计的形象包装,比直接盗用肖像更具欺骗性。
![]()
涉事方"用合影替代学术积累"的浮躁心态,与钟院士七十载埋首解剖台形成刺眼对比。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投机行为正在三个层面腐蚀社会根基:其一,将人际关系异化为利益兑换工具,肝病研究所试图用合影替代医疗资质审核;其二,消解专业权威公信力,类似钟南山被蹭合影事件已让公众对专家背书产生信任危机;其三,形成"捷径崇拜"的不良示范,某农技假专家借权威之名销售伪劣种子,就是这种逻辑的恶性延伸。
![]()
杨炯"发朋友圈仅为致敬"的辩解,暴露了侵权者对规则的认知模糊。当商业机构将学术泰斗的肖像视为可随意取用的营销资源时,其本质是将学术尊严明码标价。这种价值观的错位,恰是功利主义肆虐的典型症候。
![]()
事件发酵后涉事方的态度演变堪称教科书式的失信样本:先以"听会长指示"推诿,继而声称"不知错在何处",最后竟反诉维权方"不依不饶"。这种层层加码的抵赖策略,折射出当前侵权成本过低的现实困境——钟院士需动用百岁高龄签署声明,而侵权者仅需删除朋友圈就能逃避追责。
更严峻的是法律模糊地带。当合影被用于"非直接营利"场景时,现有肖像权保护往往力有不逮。杨炯经营的肝病研究所虽标注"非医疗",但利用院士形象提升机构可信度的行为,已游走在虚假宣传边缘。这种"擦边球"式侵权,正是钻了制度空子的典型表现。
![]()
遏制"学术贴金"乱象需双管齐下:立法层面应明确合影商业使用的备案义务,将"营造虚假关联"纳入不正当竞争规制;社会层面则需培养公众的"权威免疫力",认清真正的学术贡献从不在合影框里。正如钟院士声明所警示:"学术圈非名利场",那些试图用快门声替代实验室掌声的投机者,终将在真理的解剖刀下现出原形。
当百岁老人不得不以声明为盾守护学术净土时,我们每个人都该成为这道防线的砖石。毕竟,守护院士尊严的本质,是在守护这个时代对知识的最后敬畏。
#101岁院士被蹭合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