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小说都有这个特点,它不会按照我们在世界上已经现成的道德规则,或者关于做事情的道理来写。如果真的这样的话,小说就不必要再写了,那它就变成一个规则的传声筒了。这篇小说写到了一个生命里的问题:尽管他是个牧师,但他也是一个心灵深处还有很多激情的人,他在以往的生活中,实际上是一个很压抑的人,是一个不断给自己格式化、不断用外在规范来要求自己的人。而在这个时候,一下子出现了一个破口,那就是热特律德的弱小无助。从老牧师的身份来说,他有一种拯救感,而这种拯救感掩盖了另外一面,就是他对热特律德的赞美和爱恋。你看他后来到处走、到处听,给她描绘,一定要启蒙她,这实际上是一种陪伴。
但是话说回来,什么是爱情呢?爱情就是两个人一起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生命非常不容易,风雨之中两个人相依为命,打同一把伞,共同面对这个世界。这就是爱情。所以,尽管他们年龄有差距,身份更有差距,但老牧师和热特律德是一路走过来的。到底他们的相爱是有罪还是没罪,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所以,小说在这里走出了简单化,它不是用一个简单的道德规范,去看待老牧师和热特律德之间的情感关系。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看到了某种生命的本相。
“无名,天地之始”,其实我们人本身是混沌的,我们没有那么多负担,可能是一个很纯然的存在。但是,“有名,万物之母”,我们后来成了社会人,只能活在有名的世界里。这个有名的世界有它的规范、有它的原则、有它的行为方式、有它的标准。这个小说一下子就把热特律德和牧师放在了无名和有名、自然和社会之间。
老牧师启发热特律德,这种启发的过程会很自然地形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形成一种生命相依,形成一种心灵的贴合,最后达到一种爱。但是,这种爱又不能融入现有的、已经充满了隔阂的世界。这份情感放在这个世界的哪个格子里都放不进去。这就是困境。所以,我觉得这部小说写得很有诗意,但同时又是一种很高超的叙事艺术。小说的最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热特律德治好了她的眼睛,但是,随后她却选择了轻生。
![]()
因为她看到了牧师太太脸上充满悲伤,觉得这个悲伤由她而起;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雅克,她发现她爱的是雅克,而不是老牧师。可是此时雅克已经成为神职人员了。神职人员和牧师不一样,神职人员是不结婚的。
其实,热特律德的死是因为老牧师。一方面,她不能嫁给老牧师,因为她真正爱的是雅克。以前她脑子里想象的牧师形象,其实就是雅克的形象。雅克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和热特律德最大的同步性,就是他也是一个走向未来的人。
热特律德明白自己实际上要追求的是青春作伴、一起向前、去创造未来的人。所以在和老牧师的精神共振、共同相伴中,她的想象中的世界还那么广阔。老牧师是跟他一起去不断打开这个世界的人。等她真正睁开眼睛能看见了,才知道老牧师的妻子很痛苦,同时又能看到老牧师的生存状态和自己真实的内心渴望是不一样的。所以,小说后面写到,热特律德最后在天亮时分死去了。
热特律德、老牧师和雅克,他们都在活在一种“失明”中。他们都没有看到自己真正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生活道路,怎样去安放自己的情感。老牧师错了,他以为热特律德爱的是自己;雅克也错了,他不知道热特律德实际上爱的是他;热特律德也不知道,自己曾经拒绝雅克,而真正爱的是雅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