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不仅是“世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为高水平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建设工作,杭州围绕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开发建设、环境配套、水利航运、文旅融合及数字再现等领域不断深入推进,探索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杭州路径。
《杭州日报》推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建设成果系列报道,展现杭州还河于民、造福于民,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态势,持续擦亮大运河这张“金名片”,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
![]()
秋日的杭城,运河水面波光粼粼,一艘艘游船载着欢声笑语穿梭往来。岸边,北关市集人流如织,匠人们展示着传统技艺;不远处,大兜路历史街区的“运河音乐角”传来悠扬琴声……工业遗存变身音乐节主场,古老运河迎来潮流市集,这条千年水路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回杭州城市C位。
![]()
Part.
01
工业遗存焕新,高炉焦炉变身文化地标
曾经机器轰鸣的杭钢旧址,如今已成为时尚潮流新地标。大运河杭钢公园打破传统“大拆大建”模式,最大限度保留高炉、焦炉、筒仓等核心工业设施,近6.6万平方米建筑获得新生。
![]()
高炉变身发布中心,焦炉转型为文化中心,气柜创新改造为潜水馆,工业厂房成为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些改造让工业遗存在“活化”中延续生命。一条锈红色的清水混凝土连廊蜿蜒曲折,串联起散布的工业遗存,激活了整体空间活力。
![]()
“我们希望大运河杭钢公园能够区别于一般公园和商业体,让大家有更好的体验。”辰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园一号高炉招商率已达100%,既有轻奢时尚茶生活品牌布兰兔旗下的首家餐厅,也有集图书借阅、文创开发销售、研学体验等形式于一体的有意思书房。
2024年,大运河杭钢公园从全球超过40个国家的25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世界景观建筑奖(WLA)杰出奖,成为世界瞩目的工业文化保护利用城市新地标。
![]()
今年,公园以文化季、潮流季、户外生活季、赛博季四个季度贯穿全年,计划开展200场活动。风暴电音节、草莓音乐节、汽水音乐摇滚派对等多场万人大型音乐节成功举办,PRADA、lululemon、西太后等国际品牌活动相继入驻,向世界展示杭州在文化遗产保护活化方面的创新能力。
Part.
02
水陆联动创新,打造运河旅游新体验
![]()
在构建“航运浙江”,打造“泛舟浙里”品牌的背景下,运河游船产品及水岸互动场景正在持续创新。
利用杭州丰富的水网与文化遗存,杭州水上巴士共设4条运营线路,沿途停靠35个站点,总里程约36.5千米,2024年客运量超百万人次。创新推出的“运河畅游一日通”产品,开辟了cityboat+citywalk水陆联动新玩法,成为运河旅游的新增长点。
![]()
以京杭大运河(主城区段)为核心运营水域,运河游船宜古宜今,包含16艘仿古漕舫和现代游船,2024年客运量达30万人次。此外,杭州还开辟商务、餐饮、演出等各类场景的“游船+”模式,推出潮流热门主题航班10余类,创造别样水上空间。
![]()
武林门码头新客运中心的改造提升融合了人行游步道与亲水平台,与周边陆路交通站点形成紧密衔接。通过在主要客运码头引入运河有意思书房,共同推出特色走运咖啡,以及运河套章等文创产品,成功打造城市文化的一扇新窗口。
Part.
03
历史街区活化,为文化消费注入新活力
大运河的citywalk路线,已成为很多游客认识杭州的必选项。从香积寺出发,漫步至大兜路享受一杯咖啡,再转入小河直街感受历史韵味和江南水乡特色,接着前往桥西历史文化街区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打卡拱宸桥后,最终抵达经由大河造船厂改造而成的运河天地。
![]()
不同的街、园区都有着不同的定位:大兜路定位“禅意”生活、小河直街定位“文艺”生活、桥西街区是“非遗”生活、运河天地则是“摩登”生活。根据定位,杭州不断加强各个街、园区文化、艺术、设计及时尚业态的招引,形成更有辨识度的文旅品牌。
![]()
富义仓作为大运河众多遗产点中为数不多的运河仓储文化遗址之一,其成功运营证实了活化文保物业、丰富街区文旅特色产品供给的可行性。重新开馆运营的富义仓选择“文旅融合”的方向,让市民游客能够在此了解古代粮仓遗址的前世今生。
未来的富义仓,将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剧场,除了看展,还能听音乐会、看戏剧,实现从“物质粮仓”到“精神粮仓”的转型升级。
![]()
小河公园通过工业遗产活化与文化创新实践,在开放近3年的时间里,成为杭州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标杆。凭借设计语言的创新,小河公园项目获意大利THE PLAN AWARD 2024年度公共空间类别最佳大奖。今年七夕节开通的小河公园跨运河的“Y”字人行桥,实现了南北向“桥西—小河直街—大兜路”跨街联动、东西向“小河直街—乐堤港”跨河联动,打造了集时尚与传统、商业与艺术、景观与烟火于一体的全新城市生活体验。
![]()
数据显示,2024年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全年游客接待量1931.12万人次;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所谓‘活起来’,就是赋予大运河‘烟火气’‘文化味’和‘科技感’。”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院长戴斌表示,文旅融合对于临水经济的赋能潜力巨大,运河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融入更多文化底蕴和现代生活场景,培育更多的新兴业态,让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统一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来源|杭州日报、品牌公关部
责编|鲍圣慧
审发|柳竹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