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没想到咱们长濂村的状元文化能变成手机壳、钥匙扣、盲盒玩具,这几天光手机壳就卖了100多份!”在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长濂村的便民服务中心旁,村民方慧凤提到“濂小元”文创产品,笑得合不拢嘴。而这背后,是三位“青年实干家”耗时一个暑假驻村实践的实干成果。
2025年浙江高校学生“青年实干家计划”,由高校选派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特别优秀的可扩展至本科生)至省内各市县开展实岗锻炼。聘期一般不少于一年,其间采取“假期(课余时间)线下为主”和“平时线上为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线下在岗服务时间每年原则上不少于60天。
团遂昌县委副书记朱建夏介绍,今年暑期,遂昌县云峰街道与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朱梦姚、沈悦、林惠如“牵手”成功。
三位学生在长濂村,开展实地调研、文化挖掘和创意设计,踩着青石板路记录明清古建筑群,在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鞍山书院里翻查史料,在田埂上听老人们讲明代进士郑秉厚的故事。
“之前在学校做设计,总想着‘美观优先’,直到跟村民和游客聊天才知道,他们需要的是能带走、实用、能想起回忆的东西。”沈悦的话,道出了三名青年的转变——他们放弃了最初复杂的设计方案,转而以“状元文化”为核心,鞍山书院为背景,提炼出卡通形象“濂小元”,最终推出手机壳、明信片、拼图、鼠标垫等文创IP产品。
“三位年轻人还参与了工业园区的相亲交友活动策划、东城青年墙设计、低收入农户走访等多项基层工作。从课堂到田间,他们真正聆听群众声音,回归村民的真实需求。”云峰街道团工委书记张杰表示,通过这一个月的共同工作,基层干部和村民都看到了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朱梦姚说:“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线上方式继续参与云峰街道的乡村振兴工作,结合学校课程任务,持续完善文创设计、参与活动策划、提供专业建议,真正做到‘持续性实践、实打实助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