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面孔”这样增历练、长才干(深阅读·年轻干部在基层)

0
分享至

来源: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对年轻干部来讲,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了解民情、熟悉民意的“活课堂”。只有把基层作为“练兵场”,从“走近群众”到“走进群众”,才能不断淬炼自身的信念、能力、心态,打开成长的广阔天地。

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各地基层一线,探访年轻干部的成长经历,从他们身上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编者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干部队伍现代化建设本领。”

农村年轻干部,对于农村基层和干部队伍而言,都是有待历练的“新面孔”。如何切实做好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扎根生长,更好地掌握强农本领、投身助农实践?记者在多地进行了探访。

浙江丽水市

行家指导学院授课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龙南乡建龙村,群山环绕、梯田层叠。

29岁的乡镇驻村干部张华康蹲在生姜基地里,向身旁的村民们建议:“等茎叶枯黄、土壤半干半湿状态时采收,姜块不易沾泥,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品质和耐储性。”一番话引得大家频频点头。

曾经,村里的生姜品质不高,农户们的种植标准也不统一。初来乍到的张华康也一度因不懂生姜种植,心里着急,做工作也没底气。

今年年初,为让年轻干部深入农村基层、锤炼干事本领,龙泉市设立“下村日”制度,确保每个乡镇干部每周至少一天下村(社区)抓共富项目、办民生实事;整合科技特派员、产业带头人等力量,组建专家服务队,指导乡镇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实践中解决难题,使每个乡镇干部至少掌握一门共富技能、参与谋划实施一个村(社区)级共富项目。

从姜种消毒到立体栽培,从生物防虫到水肥一体……在科技特派员的悉心指导下,张华康查阅多种生姜种植资料、实地观摩学习种植技术,逐渐成长为小有名气的生姜种植专家,还整理出一本专门针对高山生姜的种植手册。

日复一日的田间工作,也让张华康逐渐领悟了做好农村工作的路径:“为民服务是我们的必修课。只有下足功夫,在老乡面前才有提供技术指导和发展思路的底气!”

放眼丽水市,众多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文化特派员、助企服务员等,正日益成为技能型干部培训的重要力量。一支支专业技能愈发扎实的干部队伍,扎根在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推动产业长足发展。

近年来,丽水市围绕“培养技能型干部、建设技能型政府”,组织开展点单式技能培训;成立乡村干部技能学院,开设了352门特色课程和实践项目。今年以来,丽水市差异化指导173个乡镇制定了特色技能服务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年轻干部的技能水平。

吉林汪清县

岗前培训交流互鉴

“王大哥,路况复杂,农用三轮车千万别载人,得把安全这根弦绷紧喽!”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镇上河村,26岁的刘杰抬腿坐上村民王大哥家的炕沿,给他讲起安全注意事项。

两年多前,刘杰成为一名基层治理专干。刚走出校门、来到村头时的局促感,让她记忆犹新。“一开始,村干部带着我入户走访,我脑子都是蒙的,别扭得手都没地方搁。”刘杰说,村民唠的她不熟悉,自己说的村民也不感兴趣,场面常变得尴尬。

2023年3月,为破解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水土不服”的难题,汪清县对基层治理专干集中开展岗前培训,弥补履职尽责的知识弱项、补齐落实工作的能力短板、消除实践操作的经验盲区,让初入乡村一线的年轻干部懂得干什么、怎么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23年6月,汪清县还成立基层治理专干党支部和成长促进会,每月定期开展“扎根基层·历练成长”党建沙龙系列活动,针对农村各项重点工作,采取专题授课、现场教学、分组研讨等形式,为年轻干部充电赋能,帮助年轻干部迈过“适应关”。

刘杰参与了岗前培训,并和其他年轻干部面对面交流,从中汲取成长的养分。笔记本上,满满当当记录着大家分享的好经验、好做法:和村民不熟,就要放下面子、壮起胆子,挨家挨户“磨门槛”;照本宣科,村民不爱听,那就从田间地头、家长里短中找话题……

“除了文件袋,还得抓起民情本,才能摸清村中的大事小情,弄懂村民的所思所想。”刘杰这样总结自己的培训心得。

如今,村里每一名老乡的面孔,刘杰都熟记在心:“跟大家唠嗑,能搭上茬了。”刘杰跟不少老乡拉近了关系,从“新面孔”成了“熟面孔”,还为村民申请了危房改造,工作成效被周围人看在眼里。

黑土地上,奔走着越来越多年轻干部的身影。近年来,吉林省围绕年轻干部特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打造交流研讨的成长平台,让年轻干部见世面、增才干。

重庆丰都县

结成对子以老带新

“青菜头怕挤,起垄栽苗得把株距卡准。”90后唐茂,担任重庆市丰都县许明寺镇党委副书记。她半蹲在田埂里,和农户聊着青菜头种植的注意事项。

不远处,许明寺镇党委书记秦挺伸出手指,在起好的土垄上点出均匀的浅坑,又拿尺子比了比。“苗和苗之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这样才能让叶片晒到太阳,给根茎膨大留足空间。”秦挺道出经验,唐茂赶紧记下。

去年刚调来时,唐茂面对田垄还手足无措。“那会儿,就觉得红薯苗和杂草长得一样嫩,扒拉半天都分不清。”她第一次跟着农户下田,脑子里满是问号,却不好意思问出来,往往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依据镇上职工测评打分的结果,干部履职评价指数系统提示,小唐的‘群众工作能力’指标偏低。”丰都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余涛介绍起当初的情况,“秦挺调解纠纷、帮农户抢收的经验丰富。让他俩结成工作上的对子,有利于补上小唐的短板。”

就这样,秦挺成了唐茂的“业务导师”。秦挺总是抓住机会,给唐茂讲一讲地里的学问。

“你捏捏这块土。”秦挺从田垄深处挖出一块拳头大的土块,递给唐茂,“黏土像糯米糍粑,黏性大,但透气性差;沙土好比粗砂糖,攥不拢,渗水性却比较强。”唐茂一捏,便对手上这块沙土的触感了然于心。

这天,俩人要到农户家里拉家常。“记住,有板凳就坐,别站着说话,显得生分。”秦挺向唐茂嘱咐道。

到了农户家,主人递来搪瓷杯,秦挺接过来就抿了一口。工作结束,秦挺又在回程路上传授经验:“人家递水,咱就得接,这一喝,心里就近了。要是听不懂方言,别一个劲儿硬撑,可以直接请人家再讲一遍。你要是扯官话,人家也听不懂,还会觉得你飘。”

“徒弟”唐茂跟着“师傅”秦挺走村串巷做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收获了成长。目前,依托干部履职评价指数,丰都全县已构建起“老带新”培养体系。“我们通过系统分析干部的学习、执行、协调沟通等指标,精准识别问题,及时给予关怀帮助。”余涛说,数据显示,安排秦挺与唐茂结对后,唐茂的“群众工作能力”指标有了明显的提升。

“立夏跟着吃‘立夏蛋’,中秋一起打糍粑,腊月帮忙灌香肠……”秦挺介绍着村里的习俗,唐茂在笔记本上仔细记录,“多下田走,多跟人聊,积累经验,培养感情,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本报记者 窦 皓 门杰伟 王欣悦)

本期统筹:陈震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20日第04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海外网 incentive-icons
海外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
631357文章数 18077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