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干校]郝维伟: 15岁的我, 下了户口就不是武汉人了

0
分享至




郝维伟,1970年2月进入湖北省委五七干校红卫兵战校,1970年8月分配至沙市市棉纺织印染厂。1974年12月入伍解放军总字163部队,高射炮兵学校,1979年7月转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至退休。

原题

朝花夕拾·忆战校

作者:郝维伟

人生几何,转眼奔七了。回望来路,匆匆多少人生驿站。脑海里出现的最清晰的画面之一,是一队队走在田埂上的青春少年,那是我在湖北省委五七干校红卫兵战校的同学们。

这是青春与时代碰撞后,留下的深刻印记。

把自己打发了

1969年秋季,我们没有按时毕业。班上的同学要么参军走了,要么随父母调动转学,或者随家搬去沙洋的省委五七干校,我们学校这届学生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二的人。

当时学校给我们派了个任务,随老师一起去动员上届未下乡的学姐,让她们尽快去广阔天地。很清楚,这是去做别人的工作,也是让我们下乡时别磨叽,痛快点走。

大概一个多月后,收到父亲从沙洋的来信,说是干校马上要将应届毕业生组织起来,进行军事化管理,边劳动边学习。同时嘱咐我办好一系列手续,到干校去。

学校这边也开始动员下乡了,并要求我们自己搭班组合。我如实地说,我准备随父亲去省委五七干校,不跟学校走。老师盯了我几眼,没说什么。

过几天,有比例地上高中的消息传来。记得我们班有六个名额,四个工人的子女,一个干部子女,一个其他阶层的子女。老师找我谈话,问我是不是真要去干校。我肯定地说:“是呀,干校要成立红卫兵战校,边学习边劳动,挺好的。”

这时老师才说,那个干部子女的名额原本是给你的,既然你要去干校,同学们也都知道你的去向,在名额争夺厉害的情况下,我只好另给一个她本人和家长都有强烈要求的同学。我如梦初醒,回家与妈妈说起,被书香世家出生的妈妈教训了一顿。但已无可挽回。

1970年元月中旬,老师通知我去学校,把我的档案、毕业文凭交给我,我的毕业鉴定和成绩分数还不错,综合成绩分数也较高。取回档案后,我立即去省直机关小洪山片留守处办理证明,去派出所下户口,去粮食部门办理异地粮油关系。

办完这一切,我对弟弟说,从今天起我就不是你们武汉市的人了。

就这样,我把刚满15岁的自己给打发到沙洋了。

初识沙洋干校

1970年2月13日,大年初三,阳光明媚,我蹭上五团军代表的车前往沙洋。不到三点到达五团,同行的阿姨把我带到爸爸的临时住处。爸爸平时住集体宿舍,因为我要来,经请示同意暂时在刚落成的砖瓦房里过渡几天。爸爸不在,开会学习去了。我不解,初三不是假期么,真要过个革命化的春节不休息啊?

我整理好行李,拿出带来的初中理化书边看边等爸爸。一阵风吹来,桌子上铺满了一层细细的沙子,擦掉。又一阵风,又一层沙。果然是沙的海洋!

五点多,爸爸回了,见到我他很高兴,问了家里的情况,领着我去食堂吃饭。那顿饭我至今没忘,发黄的糙大米,没油水的酱炒糠心萝卜条,除了盐味就是糊味。这让我感受到了干校生活条件的艰苦,并庆幸给爸爸带了点猪油、咸鸭蛋、腊鱼腊肉。

傍晚,房后的大水坑热闹起来,都是来取水或洗漱的人。太阳的余辉反射在天上,玫红色的晚霞特别漂亮。正在欣赏,一台大大的军绿色发电机突然响起,一排排简陋的房屋里亮起低瓦数的灯光,大喇叭里播放着当天的新闻。

晚9点,发电机的轰轰声停了,没有灯光,没有人声喧嚣,沙洋的夜晚好安静。可这安静的下面是什么?我似乎知道又似乎不知道。

编入红卫兵战校五连

第二天上午,爸爸带我去五团团部医务室作了简单的体检,下午我背上行李铺盖,带上档案、户籍粮油关系、各种证明等,与一个叔叔去战校了。

五团离战校不算远,走过几片稻田,跨过一个水渠,穿过几排意杨树,就是战校的地界,远远看到战校的营房,我加快了步速。来到战校校部,只见有几个同学先我一步到达,他们是从二团来的。有李枫兄妹、洪爱东、倪子伟、孙小琳、五连第一任文书,还有二三个男生。

刚站定,就见我初中同班同学张平从校部出来。好久不见,乍见甚欢。她说,她是战校的元老,简略地告诉我战校筹建过程,就忙别的去了。我们来得很巧,正遇战校扩编,准备成立第五个连队。

五连长姓张,现役军人;指导员姜淑君,来自省公安厅;副指导员何文俊,也来自省公安厅;副连长也姓何,来自省劳改局。一排长姓鲍,二排长陈勇,我们的三排长余泽良,则来自省公安学校,是个可可爱爱、富富态态、大大眼睛、已是三个孩子妈妈的湘妹子。

1970年2月14日,我们这十来个人,成了红卫兵战校五连的第一批学员。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事生活开始了。虽然我们住的是四处漏风的芦席棚子,好在年轻,人多火力旺,也没感觉到特别的冷,倒是那两层石棉瓦的房顶,到夏天着实炕人。



后排左三为郝维伟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在沙洋是当作绿肥来种植的。秋天种,冬天长,春耕犁田时翻在泥里,灌进水再沤些时,水田里就泛出绿色带黑,不断鼓着气泡的肥水。在战校接管的水田里都种有它。早春二月,绿色的小苗开着紫红色的小花,细小的果荚类似豌豆,绿茵茵的一片,煞是好看。我喜欢在上面走,如同踏青赏春。可能牛也喜欢吧?

三月初的一个晚上,战校同学全体集合,为一头水牛送行。那牛躺在地上,肚子鼓鼓的,口里冒着白沫,眼睛仍不甘地睁着。三连养牛班的男生围在它身旁默默地哭着。我忘了是谁在说话,说了些什么,只听说牛是因为吃多了紫花苜蓿,肚子发胀要撑死了。没想到那么漂亮的红花绿草,居然能撑死一头牛。

牛是人类的好朋友,马上就要春耕了,需要牛的帮助,可我们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好帮手。那晚上同学们都很难过,说我们坚决不吃它的肉。后来那牛是怎么处理的,我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以致后来再看到牛群从我们门前经过时,总能想到那头吃多了紫花苜蓿草的牛。

见蛇不打三分罪

1970年的2月底春寒料峭,阴雨绵绵。又逢五连始建,于是雨天我们在室内学习时事政治,联系思想斗私批修,端正态度。阴晴天就外出劳作。

三月初的一个下午,我们全连去紧邻一团统战部驻地的地方栽树,我们女生负责挖树苗。正挖着,只见杨莉莎的铁锹下有个东西突然一缩,我预感到了那不是好玩意,就和她紧挖了几锹。妈呀,一窝土蛇蛄蛹在树根下睡着呢。

不一会我们又挖出了一窝绿绿的竹叶青蛇,三角形的脑袋看着疹人。还挖出了些冬眠的青蛙。那二窝蛇被我和几个胆大的女生用铁锹锄头打死。一个同学恶作剧地拎起一条死蛇抡着玩,把胆小的同学吓得像兔子一样,惊叫着在地里飞奔。

幸好差几天惊蛰,越冬的虫蛇还未苏醒,不然那二窝毒蛇足有二三十条,四下散开了还真不好对付,若不小心让它们咬了后果更严重。为了今后劳作、行走的安全,只能选择打死!

大白天的紧急集合

与部队新兵入伍集训一样,战校初期,夜间紧急集合行军也较频繁。谁让我们是军事化管理呢。因此,同学们对紧急集合印象深刻,描述的也较多,这辈子也不会忘。而我们五连三排在一次紧急集合中的窘态,也让我难以忘怀。

这次的紧急集合发生在即将吃午饭时。那天应该是三月上旬,前两天夜间的一个紧急集合加长距离行军,同学们的衣被全部淋湿。天一放晴,我们女生排就把被子晒出去了,花花绿绿的一片,成了那天五连三排芦席棚旁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我不知什么原因耽搁了,等我回到宿舍,已无地方拉绳。

那天上午五连全体列队干什么去了,我也忘了。只记得中午列队回来时,正好经过晒被子的地方。队列解散了,我们回到宿舍做吃午饭的准备。突然,急促的哨声又响起,一排长用他那河北口音高喊:“紧急集合!打——背——包!”

哇,三排宿舍炸营了,同学们叫着:快、快、快!冲出门去收被子。被子好收,绳难解,越急越解不开。我的背包很快打好,同学们的被子经过太阳公公的光照,又暄又厚难以捆扎,我赶忙帮着按压。

宿舍里一片慌乱,室外连领导、值班排长故意地一个劲催。十分钟后,我们才陆续到齐且狼狈不堪。当然,我们挨批评了,缘由是战备观念不强。要求今后晒被子应该在周日,或者轮流晒,不能倾巢而晒。

也是从那以后,见到一排长,我们也爱用拉长了腔的河北话说:“紧急集合!打——背——包!”鲍排长也笑笑并不恼。

战校医务室

我们刚进战校时,医务室仅有一个医生,七百多学生,加上财贸干校的人,显然医疗力量严重不足。为了保障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战校医务室很快又调来了一名医生、一名护士。战校各连也选派同学做卫生员,负责本连队的环境卫生、小病小伤的现场处理、同学生病及时送医、防暑降温等,并轮流到医务室值班,协助医生做些量血压、体温,肌注,发药,伤口处理包扎,器械消毒等工作。战校的医疗保障系统初步完善。我也被连里指派为五连卫生员。

白医生是战校医务室的第一个医生。战校里有不少同学都认识他,如果他大女儿身体好,应该也是战校中的一员。他内外科都行,中西医均通,按现在的说法叫全科医生。

他刚到战校时,既要门诊,又要巡诊,晚上接急诊,还要常去总校医院进药,特别忙碌。在我眼里,白医生不仅医术高、医德好,还时刻关心我们,凡战校全员出动的大型劳动场所,都能见到他身背着棕色药箱,穿梭在同学中,像父亲一样问痛问痒,及时为我们送医送药。附近一团统战部的人,也常有人到战校医务室看点小病小灾。

记得一次统战部的一位老人,大中午领着发烧的孙子来看病,恰巧医生们都不在,只有我一个小卫生员当值。大热天的,她犹豫着这病看是不看。看着孙子的难受劲,她还是让我帮着处置了。我人傻胆大,就按医生给战校同学处置的方法,给孩子打了针,喂了药。

下午,白医生回来了,我向他报告值班情况。白医生一听急了,说:“方法没错,但给他吃的药剂量大了。七八岁的小孩,不是你们十几岁少年呀。”我一听傻了,急出一身汗,人命关天,这可了不得。白医生安慰我说:“你针剂减了量是对的,我一会去复诊看看。”

晚上,我见着白医生问情况。他说还好,就是孩子出了大量的汗,多喝点水,休息休息就行了。并教我各年龄的剂量。哎哟,我这颗悬着的心啊才放下来。不好意思地向白医生认错,感谢他帮我收拾残局。搁现在,未经正规院校学习的小小卫生员是不可能有处置权的,但那个特殊年代一切皆有可能。

陈医生,是东湖医院的西医内科临床医生,医术也很好。他和白医生轮流坐、巡诊,保证门诊、劳作区都有医生。他平时文绉绉的,很随和,爱唱歌,音色很好听。他有三个漂亮可爱的三胞胎女儿,经常把三人的照片拿给我们看。每每说起三胞胎时,父亲的自豪和慈爱便浮现在他脸上。还把三胞胎中的老二带到战校住了几天。

梁护士,二十几岁,活泼开朗,说话直爽,漂亮且爱美,在当时战校目视范围内,属她打扮得最时尚。在战校时她正处在热恋中,对象是我们余排长给介绍的,一个公安系统的大帅哥,后来他们喜结良缘。

作为卫生员,我们上岗前,先在医务室学习培训过的,由梁护士召集,二个医生轮流讲课。由于三、五连离医务室近,医生找我们方便,我和三连的卫生员在医务室值班的时间稍微多点。因此,战校同学中,谁常生病,吃什么药、打什么针,谁容易受外伤,基本清楚。

想到这,我特别感激我们五连的同学们。因为卫生员在随连队劳作、紧急集合时,必须随身携带处理外伤或急症的药物。所以,除工具和背包外,还要背上药箱。药箱是一个会木匠手艺的男生做的,可惜我不记得他是谁了。每当行进时,同学们都会帮我背。特别是男生专门停下来,等女生排过来时,抢着轮流背,我很感动。

那时,每当全校集合,就五连卫生员有个像模像样的药箱,我心里可得劲了,感到很温暖。我们五连真的是个“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好集体。

抗疟!并看到了疟原虫

战校附近水塘、稻田多,夏天蚊虫也特别多,水塘边还有很多萤火虫呢。1970年的夏天,疟疾在战校流行。那时没有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有效药只有奎宁,再是做好环境消杀,挂好蚊帐,做好个人防护。

在我的记忆中,五连先病的是副指导员。隔日疟把他折磨得够呛,本来就躯的大眼睛更深邃了。他好不容易恢复,其他人又患上疟疾,此起彼伏。我们三排也有人感染了,一会儿高烧,一会儿打寒颤,我让她吃了药,并和排长一起照顾她。

正巧,郭蓉的妈妈来了,她是医生,知道了这事马上过来看望。见患病同学高烧不退,便让我拿银针来,在大椎穴上扎了一针,边捻边留针,十多分钟后居然退烧了。在坚持服药和针灸的共同作用下,患病同学休息几天后便好了,真神奇。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另一同学又开始发烧了。请示排长同意后,我和她的班长叫上自称为五连“上士”的男生徐林为我们蹬三轮,把病号送到总校医院。接诊的是我们排十二班程北昌同学的妈妈,她是总校医院最好的医生。见到我们后立刻开了化验单,检查是否疟疾,而疟原虫只有在高烧情况下采血,才更容易被发现。

结果出来了,化验员让我看镜头,只见玻璃片上的疟原虫很小很小,在显微镜下只有针尖般大小,不仔细看还真难发现。我终于看到肆虐战校的害人虫长什么样了。经过总院和医务室医生的共同努力,疟疾终于在战校逃之夭夭。

雨夜惊魂

那是我们即将离开战校等待分配的一个周末,同学们回家收拾东西去了,连里留下的都是家不在沙洋的同学。

那天下大雨,晚上电闪雷鸣,我们三排几个女生无事可做,便围坐在九班门口的床铺上聊天,讲故事。主讲是十二班的张晴,她平时话不多,人很内秀,说话声音不高但很幽默,极富语言魅力,按今天的话讲是个文艺青年。

那晚她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了福尔摩斯探案集里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我们被那条涂了磷的狗吓得一惊一乍的。不知为什么,十二班的曾晓语那天没有回家。她平时不言不语,说话细声细气,十分小心谨慎的。那晚她却一反常态,笑眯眯地跟我们一起有说有笑。于是我们撺掇她也讲一个。

她犹豫了片刻说:“我怕别人说我宣扬封资修。”我们几个说:“不会的,不会的。”这时门外已是倾盆大雨了,门内的灯光却闪烁昏暗。于是她讲起了蒲松龄的《画皮》。正讲那妖精坐在房顶上用笔描画美女像,王生被吓晕时,门突然开了,一道闪电,一声雷响,一个人撑着把伞从外进来了。啊……一片惊呼,大家吓得抱在了一起。

这时,一个胶东口音响起:“干什么呢,干什么呢?一群疯丫头。看把人给吓的。”原来是姜指导员冒着大雨看我们几个来了,一进门就被我们的尖叫声吓到。见问,我们马上用其它话语搪塞了过去。等指导员走后,雨逐渐小了,我们上了个厕所,就睡了。在上厕所时,我们还相互恫吓,叽叽哇哇地乱叫呢。

两三天后,我们互相道别,分配到各地了。[干校]郝维伟: 15岁的我, 下了户口就不是武汉人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上海第二大,浦东最大商场要来了!剧透:首店阵容很强,来头蛮大!

上海第二大,浦东最大商场要来了!剧透:首店阵容很强,来头蛮大!

新民晚报
2025-11-02 14:05:48
突发特讯!美方:美军机连续坠入南海并非巧合,引发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美方:美军机连续坠入南海并非巧合,引发国际舆论

起喜电影
2025-11-03 04:26:35
中美贸易休战一年?别天真了!美国正在全球布局,决战可能在2026

中美贸易休战一年?别天真了!美国正在全球布局,决战可能在2026

听风50
2025-11-02 08:00:08
神仙打架!全红婵陈芋汐巅峰对决只差0.9分,两轮动作得分相同

神仙打架!全红婵陈芋汐巅峰对决只差0.9分,两轮动作得分相同

全景体育V
2025-11-02 21:18:27
“一个消费者骗一下子就够了 中国14亿人” 直播间168块钱买到6瓶“年份老酒” 到货后发现竟是“五稂液”

“一个消费者骗一下子就够了 中国14亿人” 直播间168块钱买到6瓶“年份老酒” 到货后发现竟是“五稂液”

闪电新闻
2025-11-02 21:52:51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解锁核心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密码”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解锁核心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密码”

人民网
2025-11-02 10:39:04
中国5胜3负!两场6-0:丁俊晖+张安达晋级!2位种子选手爆冷出局

中国5胜3负!两场6-0:丁俊晖+张安达晋级!2位种子选手爆冷出局

小火箭爱体育
2025-11-02 22:50:36
证实了,他已套现超70亿元

证实了,他已套现超70亿元

极目新闻
2025-11-02 22:39:12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湖人崛起
2025-11-02 10:18:53
周末,利好来袭!国常会,重磅部署!证监会,最新发布!黄金,大消息!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周末,利好来袭!国常会,重磅部署!证监会,最新发布!黄金,大消息!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1-02 19:47:05
揭秘:斯诺登在港澳潜逃时发生枪战,我军出动击毙多人,细节曝光

揭秘:斯诺登在港澳潜逃时发生枪战,我军出动击毙多人,细节曝光

叶天辰故事会
2024-03-13 11:25:14
北京知名游乐园起火,最新通报

北京知名游乐园起火,最新通报

南方都市报
2025-11-02 18:33:29
没错!日本外援:中国球员最大问题是基本功,短距离传球都传不准

没错!日本外援:中国球员最大问题是基本功,短距离传球都传不准

茜子足球
2025-11-02 12:34:05
从《康熙王朝》到《澎湖海战》:为什么影视剧要把施琅塑造成英雄

从《康熙王朝》到《澎湖海战》:为什么影视剧要把施琅塑造成英雄

七彩论世
2025-11-02 18:30:56
欧佩克从俄罗斯、伊拉克等五个国家收到了最新的减产补偿计划

欧佩克从俄罗斯、伊拉克等五个国家收到了最新的减产补偿计划

财联社
2025-11-03 04:22:13
腿控必看!10位巅峰「美腿女艺人」大盘点!

腿控必看!10位巅峰「美腿女艺人」大盘点!

素然追光
2025-11-03 03:14:58
亚宁:前央视最帅男主播,沉寂多年后正式官宣通过短视频平台复出

亚宁:前央视最帅男主播,沉寂多年后正式官宣通过短视频平台复出

晓今娱
2025-11-03 04:15:03
带领泰州队夺冠,苏超唯一“女教头”什么来头

带领泰州队夺冠,苏超唯一“女教头”什么来头

新民周刊
2025-11-02 14:55:37
两岸就统一表态:赖清德大开倒车,郑丽文让人失望,董军正告美方

两岸就统一表态:赖清德大开倒车,郑丽文让人失望,董军正告美方

南宗历史
2025-11-02 02:29:23
2025-11-03 05:39:00
深度报
深度报
一介草民,不平则鸣。
2445文章数 43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数码
时尚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瓦迪斯瓦夫·谢维尼茨基:19世纪波兰杰出的画家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数码要闻

麒麟9030处理器突然曝光:1+4+4六核狂飙,可惜工艺不详!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