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老石说,国庆长假最后一天他们公司服务的一个企业发生火灾。事后去现场后听到一个情况,火灾发生时,起火部位在4楼,企业有员工竟然乘坐货梯前往,刚进去还未升到4楼,结果被困货梯却无人知晓,所幸起火部位并未在建筑设置货梯部分,灭火后才将人员解救出来,企业管理人员惊出一身冷汗,差点出现次生伤害 。
大家都知道,建筑供配电中,消防供配电是独立的一套用于消防设备用电的供配电系统,当建筑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旦发生火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会发出切断非消防用电的指令,通过非消防供配电系统的供电所,或 某一级 配电箱设置的分励脱扣器实现电路断路,以确保消防用电负荷的同时,避免因非消防用电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出现次生灾害。
简单来说, “切非” 就是火灾发生时,为确保各方安全,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切断非消防电源。
01 “切非”的目的
1、保障消防设备满负荷供电
火灾发生时,优先满足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要求,负荷或功率需确保消防用电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确保在灭火救援中发挥正常用作。如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等设施。
2、提供安全可靠疏散、灭火救援通道
切断非消防用电,最大限度保障疏散、灭火救援通道的安全,消除因非消防用电带来的不确定危害因素,如启动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避免触电等次生灾害发生。
3、消除非消防用电设备发生或蔓延途径
电气线路及用电设备故障等是常见的致灾因素,火灾发生时,切断非消防电源,有利于隔离或消除因此因素导致火灾的蔓延或新增火灾发生点,如沿电气线路导致火灾蔓延,或非消防用电设备因火灾现场破坏因素导致故障等进而引发新的火灾发生。
02 “切非”可能引发的问题
因正常用电切断,常见失去正常照明,火场或附近人员在黑暗环境,疏散受到影响,或产生恐慌心理,甚至出现人员被困等,如疏散通道、楼梯间黑暗,人员疏散困难,逃生通道识别难度增加,人员被困普通电梯等。
03 “切非”的规范要求
根 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 相关条文规定,明确了 “切非” 的区域、动作等相关联动控制逻辑关系。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1、切断部位或位置的问题:切断的是“ 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
2、何时动作的问题:常见灭火剂以水为介质,因消防用水具有导电性,火灾现场若出现带电环境,可能对人员疏散、灭火救援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涉及可能发生次生次生灾害的情形,“切非”动作可在灭火设施动作前启动。
查阅《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第 4.10.1条条文说明:
![]()
就本文关注切断和何时切断非消防电源的问题, 从条文说明我们很容易可以读取:
![]()
其实来到这里,有关“切非”是否立即动作的问题,已经很明朗了。
画蛇添足一下:
火灾发生时,“切非”是消防联动控制的重要环节,为发挥“切非”的正常功能,需根据实际情况,在设计、或日常维护保养作出调整,如非消防电梯,采用延时“切非”确保正常迫降,而对于特殊场景的“切非”,需考虑实际应用情况,例如医院手术室、ICU生命攸关场所,生产工艺、通讯运营等不可中断场所等。
老石说,他所服务的维保单位,之所以人员被困货梯,货梯本身生产电路供电,且未安装电梯迫降模块,断电即停运。
而对于延时“切非”的问题,专门请教了电气专业、火警设备专家耳东老师,他给出几条方案:
1、根据正常的火警逻辑关系,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器调试设置延时,比如30s。
2、除了上述延时,更好换“切非”逻辑关系,比如消防水泵启动反馈信号作为其中之一动作指令。
3、非消防用电以某一级配电箱为一“切非”单元,充当”火灾区域或相关区域“”切非“要求区域,在配电箱加设延时继电器,但此物理方式可能不可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