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成就的著名诗人
杨兴文
在上山下乡运动中,17岁的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美女龚佩瑜到闽西山区插队,在知青生活中开始创作诗歌,陆续投出不少稿件,始终没有任何音讯。
龚佩瑜特别勤奋地写作,在3年时间里密密麻麻地写出几百个笔记本的诗稿,投出的稿件依然没有得到报社、杂志社的编辑录用。
辛辛苦苦地度过3年知青生活,龚佩瑜返回从小生活的异乡福建省厦门市上班,在干活时火炉很高的温度让她汗流浃背,艰苦环境没有影响她的创作热情,即使在发烧的日子,也要坚持看书写作。
龚佩瑜已经投出很多稿子,仍然不见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在沮丧中她将所有诗稿装进麻袋,打算彻底放弃没有希望的梦想!
1977年3月27日,在沁人心脾的夜来香陪伴下,龚佩瑜与诗人蔡其矫在鼓浪屿蹀躞,同时闲聊曾经有过的往事。
提到自己以前遇到的女子,蔡其矫比较苛刻地感叹,有的女子漂亮没有头脑,有的女子有头脑只是不漂亮,有的女子既漂亮又能干可惜不温柔,遇到十全十美的女子很难。
听到蔡其矫的讲述,龚佩瑜立刻禁不住生气,觉得是大男子主义思想,女子与男子应该是平等的,既要漂亮,又要温柔,还要才华横溢,蔡其矫看待女子的眼光,为什么那样挑剔?
在与蔡其矫迅速分别后,龚佩瑜闷闷不乐地回到住处,认为女子有自己的想法,对理想中的伴侣有希冀。龚佩瑜在气愤中提起笔,写出总共36行的抒情诗《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第二天龚佩瑜将《橡树》送给蔡其矫看,他看完竟然抄在纸上塞进提包里。
蔡其矫把《橡树》带到北京,拿给著名诗人艾青看,还简单扼要地介绍,是福建青年龚佩瑜写的,她是焊灯泡的普通职工。
看完《橡树》艾青非常喜欢,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丰富细腻的感情,拥有理性的光彩。
本来艾青不会摘抄别人的诗,居然把《橡树》抄录在本子上。
艾青在史家胡同居住,诗人北岛几乎每天都要前往陪同,偶然在本子上看见《橡树》,赶快写信给龚佩瑜征求意见,是否同意让《橡树》在他创办的文学杂志《今天》上刊登?
收到北岛的来信,知道还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龚佩瑜马上在激动中给他回信,同意《橡树》在《今天》上刊登。
龚佩瑜给自己取笔名龚舒婷,北岛提议把姓氏龚字去掉,留下后面的舒婷两个字。
根据艾青提出的建议,北岛把标题《橡树》改成《致橡树》,稍后在《今天》上刊登。
《今天》创刊号是油印的,北岛拿着刷子提着浆糊桶,把油印的诗歌贴在西单的墙壁上,看《致橡树》的读者最多,他们对《致橡树》感兴趣,纷纷在后面留下批注。
在《今天》上看见《致橡树》,《诗刊》编辑部主任邵燕祥爱不释手,很快在1979年第4期《诗刊》上正式发表,果然产生很大反响,收入大学语文教科书。
《致橡树》让舒婷成为著名诗人,顺利迈进福建省文联工作,普通工人跃升专业作家。
![]()
在别人的言行导致自己生气时,不要动辄断绝关系,最好继续和他来往,并展现自己的优秀,从而让他敬佩自家。得到他人的真诚帮助,自己可能会取得成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