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飞传奇:草根铸脊梁
1958年,成都黄田坝上建起国营132厂,条件苦哈哈的,设备还得靠中苏合作凑齐。六年过去,1964年11月,第一架歼-5甲战斗机飞上天,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拉开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序幕。歼-5系列接着批量生产,不仅装备自家空军,还出口好几个国家,换回外汇帮厂子扩建。
![]()
后来呢,歼教-5和歼-7接棒上场。歼-7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搞,改进型一波接一波,空军训练和作战都靠它撑着。出口量大得很,外汇赚了不少,厂子也越建越大。到80年代,技术升级跟上趟,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风洞测试啥的都玩起来了。歼-7的国际订单源源不断,成飞的名声渐渐传开。
![]()
转眼90年代,自主研制成了主旋律。1986年歼-10项目立项,历经十几年,1998年3月原型机首飞,2004年正式服役。这款第三代战斗机,鸭翼布局、机动性强,直接打破国外垄断。空军列装后,成飞的生产线忙得不可开交,自动化设备上马,产能稳稳提升。歼-10不光打仗用,还拉动产业链,周边企业跟着沾光。
![]()
最亮眼的还是歼-20。2011年1月11日首飞,第五代隐身战机,全球瞩目。中国能独立搞出这玩意儿,成飞功不可没。批产加速,隐身材料、矢量发动机这些高精尖技术,全靠他们啃下来。成飞不只军机,还参与C919大飞机机头和AG600水陆两栖飞机的民用项目,军民融合玩得溜。
![]()
可好景不长,发展快压力也大。2023年财报一出,总资产1216.76亿元,营收749.68亿元,净利润24.23亿元,听着亮眼,但资产负债率89.32%,高得吓人。每100块资产,89块是借来的,资金链绷得紧。
研发上,2022到2023年砸了22.12亿元,新型战机预研和歼-20产能提升,两头烧钱。军工企业融资难,政策审批层层关,贷款拨款跟不上趟儿。双线作战,扩产还得搞创新,成飞这脊梁骨,扛得有点吃力。
![]()
其实军工这行,本来就不是赚快钱的买卖。核心资产国家管得严,想上市借钱,得过五关斩六将。成飞的困境,不是个案,整个行业都面临类似问题。正因为底子厚,技术储备足,才有重组的底气。成飞从草根起步,铸就航空脊梁,现在遇瓶颈,也得想辙往前冲。
![]()
重组玄机:低价藏深意
成飞重组这出戏,2023年1月11日拉开帷幕。中航电测扔出公告,要发行股份买下成飞100%股权,作价174.39亿元。停牌那天,市场炸锅了。中航电测市值才60多亿,总资产超1200亿的成飞,怎么就174亿成交?蛇吞象啊,这低价听着像白菜价。
![]()
先别急着喊冤,里面门道多着呢。成飞股权评估240.24亿元,扣掉65.85亿元国有独享资本公积,就剩174.39亿元。这不是贱卖,是会计规则玩的把戏。重组方案里,成飞分成两块:成飞航产评估2.59亿元,承诺2023-2026年累计净利润6651万元;
成飞母公司评估32亿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14,378.79万元,全算进去了。交易用发行20.86亿股完成,每股8.36元,航空工业集团持股89.8%,国有控股铁板钉钉。
![]()
为啥用中航电测这壳?成飞核心业务上市难,政策红线在那儿摆着。直接IPO,审批卡半年起步,军工保密要求更是一道坎。中航电测是航空工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测控设备业务稳,借它当壳,等于曲线入市。左手倒右手,资金还在国企兜里转,不存在资产流失。国家层面,这叫战略重组,整合资源,盘活军工资产。
![]()
过程曲折,足足18个月。2023年上半年,证监会反馈意见,中航电测改了又改。10月11日预案修订,2024年1月审核中断,6月25日重启。7月5日公告,11日深交所并购重组委过会。辩论会上,战略价值摆出来,数据一条条列,委员们点头通过。证监会注册后,2025年1月6日过户完成,成飞正式并入。
低价谜底,其实是起步价。成飞手握歼-20生产线,技术壁垒高,市场前景广。上市后,市值翻几倍不是梦。2023年营收近750亿,净利润24亿,负债率高但运营稳。重组不改实控人,不算借壳,监管松口气。军工证券化,这步棋走对了,成飞借壳,融到钱搞研发,产能上台阶。
![]()
这玄机藏得深,国家考量摆首位。军工企业缺钱,传统拨款贷款不够用,资本市场是出路。成飞这事,平衡了安全和效率,守住底线还盘活资源。低价听着刺耳,细想是长远布局。重组不是儿戏,每步都踩实了,逻辑严丝合缝。
![]()
腾飞之路:借壳启新程
重组落地,成飞新征程就这么开了。2025年1月22日,新股发行完,总股本27.67亿股。上市首9天,股价暴涨4倍,市场用脚投票,看好成飞潜力。2月14日更名公告,17日起简称中航成飞,代码302132。半年报一出,营收207亿元,扣非净利大增1180%,合并范围变了,但实力蹭蹭上。
![]()
融资门一开,钱来得快。增发新股,资金直奔研发和扩产。歼-20产能稳升,新型战机预研加速,风洞测试、材料迭代,全有底气。以前靠拨款掐着点,现在股市一圈钱,生产线自动化上马,效率翻番。军民融合更带劲,歼-20技术转民用,无人机、自动驾驶底层模块,全能借力。C919和AG600项目,订单多起来,营收多元化。
国家航空工业,借这东风上台阶。成飞从单一生产,转综合平台,产业链拉长。国际市场,歼-10出口稳,歼-20技术输出,合作协议签了不少。以前跟跑,现在并跑,领跑指日可待。国防底气足,每多一架先进机,空防就牢靠一分。
![]()
这模式成标杆,军工改革里程碑。其他央企盯着呢,证券化浪潮起,资源高效用。平衡国家安全和市场机制,玩得溜。成飞腾飞路,刚起步,借壳这步,启了新程。话说,航空工业这块儿,中国人自己说了算,未来亮堂堂。
![]()
重组后,中航成飞年营收目标800亿,财报规划一步步推。产能提升,交付空军基地,国际航展上模型亮瞎眼。技术储备像富矿,挖出来军民两用。负债率降下来,运营更健康。这事接地气,国家战略落企业头,成飞扛起脊梁,继续往前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