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底,也就是2024年12月26日,中国航空圈子突然热闹起来。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几乎同时放飞了两款新战机,一款叫J-36,一款叫J-XX或者J-50。这两家伙一亮相,国际上就炸锅了,好多人猜这是中国第六代战斗机的雏形。结果俄罗斯那边直接站出来说,哎,别乱猜了,这俩压根儿不是六代机。这话一出口,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觉得俄罗斯酸溜溜的,有人觉得他们说的是实情。
先说说这辆飞机啥样。成飞的J-36是无尾布局,机身有点钻石形状,据说用了三台发动机,推力不小,能扛大航程。沈飞的J-XX则是双发动机,箭形机翼,看起来更灵活点。两者都强调隐身设计,内置弹舱大,表面材料估计是吸波的,能降低雷达信号。这俩飞机试飞那天,和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国内网友直呼牛逼,国外媒体也开始分析。像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就发文讨论,说这可能代表中国航空技术的新台阶。但中国官方没多说,只提了句新型军用飞机,没给出具体参数。这就给外界留了空间,有人觉得这是六代机的技术验证,有人说还早着呢。
![]()
俄罗斯为什么这么急着否认呢?2025年1月7日,他们的军事评论网站Воен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发了一篇文章,直截了当说这不是六代机。理由挺直白,虽然设计先进,但缺了核心东西,比如高度网络化的通信系统和全面战场感知能力。俄罗斯专家米哈伊尔·霍达连诺克在电视上也说了类似的话,他觉得光有好看的外壳不够,六代机得有像美国F-35那样的自动后勤系统,中国这俩还没到那步。
霍达连诺克这人背景是前苏联空军上校,退役后当评论员,经常在媒体上挑刺国际军备。他不是头一回评论中国飞机,早几年就说过中国五代机歼-20的隐身性能有待验证。这次他把J-36定位成战斗轰炸机,类似俄罗斯自己的苏-34,说它更适合对地打击,不是纯空优机型。这观点听着有点硬拽,但也点出了代际划分的争议。
![]()
其实六代机的标准到现在还没统一。第五代大家都知道,隐身、超机动、传感器融合,像F-22、苏-57、歼-20。六代机一般被认为得在这些基础上加码:超级隐身不光防雷达,还得藏红外和声波;人工智能深度介入,能帮飞行员分析战场;能指挥无人机群协同作战;网络化强,跟卫星、地面站实时连;可能还有激光武器或超音速巡航发动机。
![]()
成飞和沈飞的飞机在隐身上确实下功夫了,但AI集成和无人机配合这些关键点没公开数据。俄罗斯就抓住这茬,说没证据就别硬贴六代标签。另一位俄罗斯专家瓦西里·卡申在卫星通讯社采访中倒是温和点,他承认中国可能试飞了六代原型,但批量生产还得几年,说这是中国军事进步的标志。不过他也觉得网上那些飞机不一定是纯六代,可能只是技术验证机或专用攻击机。
![]()
这态度跟俄罗斯自家情况有关系。他们自己的六代机项目米格-41从2018年就开始喊,目标是全隐身、超远航程,还能高原、北极甚至太空作战。但到现在2025年11月了,还没见原型飞起来,进度慢得像蜗牛。苏-57五代机倒是服役了,但产量低,隐身也被西方吐槽。中国这边战机一个接一个出,研发速度快,俄罗斯心里肯定不平衡。
历史上,中国航空起步靠苏联援助,歼-5、歼-11都有苏式影子。后来关系变了,中国自力更生,现在技术可能反超,俄罗斯老拿“抄袭”说事儿,但这套话术早过时了。J-36和J-XX的设计一看就不是苏式,更多融入了现代元素。
![]()
不光俄罗斯,美国反应也值得说说。五角大楼看了试飞,觉得J-36的隐身和远程能力挺棘手,但没急着下结论。一位空军官员采访中说,中国研发快,但得看更多数据。这话外交味儿重,但背后动作是,美国立马给下一代空战项目NGAD加预算,计划2030年前出自己的六代机。
NGAD挺神秘,据说也在搞AI和无人机协同,美国这是把中国当对手,暗中发力。欧洲国家像英国、意大利专家也掺和进来,有人觉得J-36是六代原型,得等验证;有人说AI集成才是硬指标。现在国际上对六代定义有分歧,有人重外形,有人重系统,中国没全公开,就给了争议空间。
![]()
再说说中国这边的节奏。成飞和沈飞这几年势头猛,歼-20已服役,证明五代实力。现在新机试飞,速度让外界看傻眼。有人猜这是五代半过渡型,也有人说是六代验证。官方低调,没提六代,只说测试新飞机。这有道理,一是技术没全熟,吹早了容易出问题;二是战略上不想太张扬,免得刺激别人。
中国航空的打法是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走得稳。J-36三引擎设计推力大,但可能重了点,油耗高;J-XX双引擎灵活,箭翼适合高速,可能还考虑上舰。隐身材料估计跟歼-20类似,但效果数据没出。
俄罗斯质疑的网络化和AI,中国真有短板吗?中国无人机强,像翼龙、彩虹系列成熟,理论上能跟战机配。AI领域,国内搞自动驾驶、图像识别,储备不差。但这些有没有上J-36和J-XX,没证据,外界只能猜。
俄罗斯急着否定,除了技术挑刺,还有心理因素。他们米格-41喊几年没动静,中国飞机飞起来了,他们想用舆论压压。历史恩怨也掺和,上世纪90年代中国从俄罗斯买苏-27,很快就仿制出歼-11,俄罗斯先气后妥协,以为中国追不上。结果中国沉寂后出歼-20,现在又疑似六代,俄罗斯接受不了。
试飞后进展呢?2025年3月,J-36又飞了次,测隐身和机动,结果好。沈飞J-XX1月底搞双机编队,秀低空能力。两家竞争合作,数据共享,形成高低配。国际上,美国NGAD加速,俄罗斯米格-41硬扛,欧洲搞自家项目。中国传出新发动机消息,像旋转爆震型,可能为更远目标铺路。这节奏没停意思。
另外,珠海航展上2024年11月出的“白帝”空天飞机模型,也被扯进来。俄罗斯有的评论家说那才是真六代,因为能超音速进太空,设计像米格-41。美国媒体也讨论,说“白帝”优化隐身和速度,座舱深色多面减反射,鼻锥尖弧低阻力。但“白帝”还是模型,没飞,正式表现得等服役。中国试飞的飞机被说成轰炸型,因为结构像B-2加五代,空优有限,更像隐身苏-34。
台媒分析说,俄罗斯不愿信中国超车,现实难接受。从苏-27仿制看,俄罗斯态度变过,先怒后谅,现在中国领先,他们又不爽。整体看,六代标签不是重点,中国航空突飞猛进,成飞沈飞发力,已占世界前列。俄罗斯不认,美国盯着,中国路走稳,比啥都强。未来几年,新机面纱会揭,到时看谁对。
![]()
这事儿反映出大国军备竞争的现实。技术进步快,但定义模糊,容易起争。俄罗斯否认有依据,但也带情绪。中国低调发展,实力说话。网友议论多,有人支持俄罗斯观点,说得看系统不看壳;有人觉得中国领先,俄罗斯落后酸。反正航空领域变化快,2025年已过大半,新消息随时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