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北林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抓手,在社会治理、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根基,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今日,“北林发布”推出系列报道《奋进的北林 我们的“十四五”》第十期《北林:多措并举 创建“和谐型”社会》。
![]()
![]()
![]()
在北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调解室里,调解员正在对一起因借款未偿还问题引起的纠纷进行调解,他对照相关条款讲解责任划分并提出解决方案。原本情绪激动的双方,在他的疏导下逐渐冷静,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当场签订调解协议。
![]()
北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工作人员 张成祥
北林区综治中心共有19个常驻部门入驻,进行“一站式”受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像这样的民间借贷、邻里纠纷、家庭婚姻等矛盾纠纷,每月调解二三十起左右,通过“情理+法理”双管齐下,真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矛盾化解高效,离不开数字化平台的“智慧赋能”。来到北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指挥调度室,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全区矛盾纠纷办理情况,大屏幕连接着北林区社会治理云平台,各乡镇(办事处)、街道的矛盾纠纷数量、办理情况、具体事件经过一目了然。
![]()
北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工作人员 张成祥
社会治理云平台可以实时对全区的矛盾纠纷隐患及涉民生事件进行查看和流转,基层网格员通过日常主动排查发现的无法化解事件会通过平台逐级上报至区综治中心,中心受理后分流至相关属事部门,帮助百姓进行调解,有需要时可以进行跟踪督办,争取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十四五”以来,北林区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新路径,2025年成立北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中心设立了法院、公安、检察院、司法、人社、民政等19个矛盾事件受理窗口,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品牌调解等11个多功能调解室。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受理一分流一调处一反馈一督办”闭环机制,打造“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实战平台,让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不用“多头跑”,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注入了强劲动力。
![]()
![]()
矛盾化解有“力度”,民生服务有“温度”。在金鼎豪庭小区,西城社区网格员赵睿正为残疾老人盛士谦办理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她熟练地打开政务服务APP,帮老人完成人脸识别,并亲切询问老人近期用药和生活需求。
![]()
金鼎豪庭小区居民 盛士谦
每年身份证认证时,他们都事先联系我们,给我们做好身份认证。把老年人不会操作的都能为我们亲自操作,使我们的验证顺利通过。
![]()
康庄街道西城社区网格员 赵睿
作为社区网格员,我们是居民与社区的一个重要桥梁。平时微信群里居民有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帮助解决,特别是对高龄老人和特殊群体,我们会上门服务,确保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十四五”以来,北林区持续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界限清晰”原则,将全区划分为1682个城乡网格,配备网格员1682名,实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网格体系全覆盖,推动网格员从“信息采集员”向“便民服务员、矛盾调解员、安全巡查员”多角色转变,真正让“小网格”发挥“大作用”。
![]()
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郭立新
“十四五”期间,我们通过综治筑基、网格连心、安全护航,让和谐社会建设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完善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建强网格化管理体系,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安心、越过越舒心。
从矛盾纠纷的“巧化解”,到网格服务的“暖人心”,“十四五”期间,北林区将和谐社会建设融入日常、做在细微。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安全有保障、矛盾有人管、服务送上门,一幅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丨北林新闻
设计制作丨张国玉
责任编辑丨许来齐
北林发布
微信:beilinfabu
邮箱:blqwxb@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