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你们!我怎么都没有想到,跑了那么多地方都没解决的问题,你们一个上午就帮我理顺了。”在柘林镇一处农家小院里,王奶奶握着工作人员的手,眼含热泪。此前,她的几个子女因赡养责任与财产分配问题争执多年,家庭关系一度剑拔弩张。
面对这起复杂的家事纠纷,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与柘林法庭迅速联动,组成“联调团”上门服务。调解过程中,各方协同发力:法官释法明理,讲清法律底线;民警稳定情绪,防止矛盾升级;律师提供专业建议,厘清权利义务;司法所工作人员则从情理入手,疏导家庭心结。经过数小时耐心沟通,子女们终于放下成见,就赡养方案和财产分配达成一致协议。一纸调解书,不仅守护了老人的晚年幸福,更让亲情得以重续。
视频:《汇聚力量 多元解纷》
这一幕,正是奉贤区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面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带来的矛盾多发、复杂交织的新形势,奉贤区积极探索“三所一庭+”多元解纷机制,整合司法行政、公安、律师、人民法庭等专业力量,打造“一站式”矛盾化解平台,推动纠纷化解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共治”,从“案结事了”迈向“事心双解”。
![]()
![]()
该机制特别注重情、理、法深度融合,尤其适用于家事、邻里、物业等情感牵连深、积怨久、调解难的案件。自推行以来,全区已通过“三所一庭+”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093件,大量潜在诉讼被化解在诉前,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基层治理效能。
为夯实解纷基础,奉贤区坚持“线下+线上”双轮驱动。线下,建设“解纷一间室”等实体化综合服务平台,集成法律咨询、人民调解、信访代理、心理疏导等多元功能,实现“一扇门进入、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线上,入驻随申办“解纷‘一件事’”平台,实现纠纷线上受理、智能分流、进度可查、结果可溯,让群众“掌上”就能解决烦心事;源头,构建区、街镇、村居三级调解网络,依托区法院“奉法客堂间”品牌,将司法服务延伸至村居“家门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从“单部门应对”到“多力量协同”,从“面对面调解”到“云上解纷”,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预防”,奉贤区正以机制创新为牵引、以数字赋能为支撑,不断织密多元共治的解纷网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法治润人心,善治促和谐。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善治图景正徐徐展开,法治之光正照亮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颗民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