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东营市“增进民生福祉”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居住环境领域专场,邀请到东营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岳翠峰,东营市水务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赵琦,东营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兰刚,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副主任扈明明,介绍东营市在增进民生福祉优化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岳翠峰介绍,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民生福祉的底色,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体现。今年以来,全市住建、交通、水务系统以实施惠民生、暖民心的重点项目为抓手,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着力构建宜居宜业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
精筑宜居空间,夯实民生幸福根基
东营市始终把群众安居宜居优居作为头等民生大事,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高标准推进“好房子”建设,制定出台《东营市“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突出东营特色,对层高、日照、围墙、停车位配比等指标提高标准,并充分发挥试点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加快高品质住宅建设步伐,目前,全市已有5个项目成功入选省级高品质住宅试点;深层次推动老旧小区焕新,连续六年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全市民生实事,坚持尊重群众意愿,“一区一策”实施改造,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91个、非直供电小区57个,惠及居民5.5万余户,大力推进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和充电设施建设,今年完成929个停车棚、9290个充电端口建设,基本实现居民小区全覆盖,深化加装电梯“一件事”改革,积极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适当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实现群众“愿装快装”,目前已累计加装电梯94部;多渠道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以“保基本、兜底线”为核心原则,全市8052套政府投资公租房通过“循环配租”方式,动态保障2.3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并依托住房保障资格大数据审核系统实现“一网通办”,确保房源分配公平、使用规范、监管高效,聚焦新市民、青年人“租房贵”痛点,将低效利用的145套(间)存量闲置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以精准保障让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安居更暖心。
聚力提升品质,绘就美丽东营画卷
紧紧围绕城市内涵式发展主线,持续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做好城市品质提升大文章。匠心打造公园城市样板,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建设理念,在中心城50余处重要路口节点补植时令花卉,营造生态节约、自然精致的绿化景观,持续完善公园服务功能,累计完成96处体育设施进公园、37处学校周边“三件套”设施建设,新增开放共享绿地38处、55.28公顷,不断拓展市民绿色休闲空间与幸福生活半径;持续完善市政公用服务,大力推进水源工程建设、水厂新建扩建、管网延伸改造等重点项目,持续提升城乡居民供水保障水平,扎实开展城镇燃气设施更新,累计改造老旧燃气管网400余公里,完成全市91万户居民不锈钢波纹燃气管改造和2500余户餐饮场所“瓶改管”工作,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积极推广地热供暖,实施东营开发区地热清洁供暖、东营能源集团地热综合利用、东营区清洁能源供暖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降低供热成本的同时更好助推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系统推进城乡垃圾治理,大力开展《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宣贯,积极推进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分级管理试点,探索打造“物业+”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住建部开展的生活垃圾分类评估中,东营市位列111个中等城市第一档,切实做好建筑垃圾核准备案工作,全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率和处理方案备案率均达到100%,开发“装修垃圾清运”微信小程序,构建“线上预约-系统派单-线下服务-进度追踪”全流程智慧服务模式,有效解决小区装修垃圾乱堆乱放问题。
深耕民生服务,提升城市治理温度
东营市不断加大城市治理投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深化智慧平台应用,让城市管理更具温度、更富活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模式,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顽疾”,印发《东营市城市便民摊点群设置管理导则》,科学规划摊点群布局,引导摊贩入市经营,实现市容秩序整治与民生需求保障的精准平衡,目前已累计规范店外经营1.8万余次,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设立“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站132处,联合街道、社区、物业整治小区毁绿种菜、饲养家禽等问题,及时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着力提升城市“智管”水平,依托城市“运管服”平台,打造“综合飞一次”AI智能分析系统,先期部署6套无人机机巢,重点针对建筑垃圾、市容环境、房建和市政施工工地等领域开展专项巡查,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巡查飞行作业274架次,飞行里程1200公里,巡查覆盖面积266平方公里,大幅提升城市问题发现的响应速度与处置效率;全面提升物业服务质量,聚焦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深入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明确58个重点整治小区,约谈物业服务企业66次,建议更换物业项目经理7人,指导12个群众满意度较低的小区依法更换物业服务企业,规范公共收益600余万元,倒逼物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切实维护广大业主合法权益。
织密城乡路网,构建便民交通体系
统筹推进城市路网升级、农村路网提质、绿道网络串联三大重点任务,打通交通堵点、补齐乡村短板、拓展生态廊道,全面提升城乡交通通达性、安全性与宜居性。优化城市路网,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加快推进城区道路建设改造,先后实施了北二路、府前大街、南一路等城市主干道路改造,为60多个已建成住宅小区配套市政道路,完成了苏州路、汾河路、涌金路等60余条“断头路”贯通,城市路网密度和通达性大幅提升;畅通农村路网,“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991公里、危旧桥梁改造49座、村道安防工程608公里、路面状况改善工程2600余公里,建成旅游公路131公里,截至目前,全市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1160公里,县乡公路三级及以上比例超66%,农村公路优良路率达83.7%,存量危桥实现动态清零,走在全省前列;织密绿道网络,重点推进城区示范健身步道修复完善贯通项目,累计新建穿涵廊道、水系栈桥5处,建设改造步道31公里,串联起秋月湖、丽日湖、玉带河、清风湖、明月湖、广利河等城市公园及滨水带状公园,实现中心城区95公里绿道无障碍贯通。
下一步,东营市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紧扣城乡居住环境改善目标,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攻坚克难,全力为市民打造生态宜居、安全有序的美好生活空间,为东营高质量发展厚植民生底色、筑牢民生基石。(大众新闻记者 陶敬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