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麦田里的“科技工匠”

0
分享至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京元

“一粒、两粒、三粒......”数到第60粒时,秦世伟把一小堆麦粒包进纸包,整齐码放在一个布袋里。秦世伟的工作“平台”是一个平常的小桌子,布袋则放在水泥地上,为了能看得更清楚,他特意把位置选在窗帘完全打开的窗台下,即便如此,屋内光线也略显不足。

秦世伟说,这些麦粒是正在整理中的小麦杂交育种第五代材料,每一小包种植一行,一行长1.4米,种植60粒,要准确无误,这是搞农业科研必须要做到的。

秦世伟是延津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股股长,作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先进个人、延津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他的初心和梦想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延津县是河南小麦主产区,小麦产业早已闻名全国,有“中国第一麦”之美誉。但在以前,这里的小麦育种却是空白。“没有自己的品种,产业发展就没有根基。”秦世伟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隐忧。

但小麦育种谈何容易?一个小麦品种从杂交开始到审定通过至少需要10年时间。“再难也要干”,他和团队义无反顾开始了艰难的探索,长时间泡在试验田里,种植、杂交、观察、记录、筛选、收获......历经十几个春秋,2021年,延津县首个自主培育的小麦新品种“豫金麦017”终于通过省级审定,实现本土小麦育种零的突破。2024年,又有两个品种通过了审定,标志着延津小麦育种工作逐渐步入了正轨,为延津小麦产业发展补齐了短板。

育出好品种只是第一步,如何实现高产才是关键。秦世伟创新推广“小麦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通过精准播种、水肥一体化等措施,使全县小麦亩产年均提高3.5%,累计增产粮食超2亿斤,真正擦亮了“中国第一麦”的金字招牌。

秦世伟深知,技术只有被农民掌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他每年下乡200多天,培训农民1.5万人次,编写的栽培教材被农民称为“种地宝典”。为了让技术更接地气,他开创“田间课堂+微信答疑+科普视频”模式,农忙时在示范田里“手把手”教科学管理,并通过微信群实时解答问题。

延津县僧固乡种粮大户秦春明感慨道:“秦老师一来,一亩地多收几十斤,平时有啥不明白,有问必答,毫不保留!”

面对农业产业转型的新要求,秦世伟没有止步于技术推广,而是深入探索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在他的推动下,延津县建成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45万亩、有机小麦基地8万亩,并搭建智慧农业平台,通过大数据指导生产,“手机种地”成为现实。这些创新实践,为传统农业注入了现代科技的活力,也让延津县成为全省农业绿色发展的典型。

秦世伟干工作是出了名的“认真”,从一些生活的细节中可见一斑:朋友家水电出了问题,维修找他比专业师傅还放心;招待客人时,他洗菜、切菜、炒菜都要按“程序”来,家人笑他“做菜慢”,他却说“细节决定成败”。这种追求极致、近乎苛刻的“工匠精神”,使他对任何工作都必须做到精益求精。

在田间地头,秦世伟使用农业机械的水平更是让种地“老把式”都佩服。去年10月份,在僧固乡沙庄小麦示范田,两家农户的麦田隔一条路同时播种,结果经他指导播种成长的麦苗整齐茁壮,另一个农户的却出现断垄,后来分析是播种机调整不到位所致。他常强调现在种地要“七分种、三分管”,只有精准播种出苗健壮,后续才能长得好、耐冻抗病——这一理念,正是他对现在高产水平条件下科学种田的深刻理解。

生于农村、学在农校、干在农业,秦世伟常说,他是农民的儿子,农业是他的命,土地是他的根。如今,他虽然两鬓染霜,依然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推广新技术、解决新问题。三十三载春秋,他用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希望,用坚守守护着大国的粮仓。

来源:新乡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纸鸢奇谭
2024-10-13 19:26:30
马刺背靠背:福克斯归来;湖人飘了?约基奇与卡约

马刺背靠背:福克斯归来;湖人飘了?约基奇与卡约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2025-11-09 15:36:19
刘嘉玲曝刘德华的疯狂“私生饭”:有人从他床底下爬出来

刘嘉玲曝刘德华的疯狂“私生饭”:有人从他床底下爬出来

红星新闻
2025-11-09 11:32:26
从同框出差到互相甩锅,曾琦的核心地位照,揭露祖副院长翻脸必然

从同框出差到互相甩锅,曾琦的核心地位照,揭露祖副院长翻脸必然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09 10:30:14
“凭啥只给弟弟钱?”女儿控诉偏心,母亲一句话收获数万网友点赞

“凭啥只给弟弟钱?”女儿控诉偏心,母亲一句话收获数万网友点赞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7 18:12:59
汪东兴提反对意见,邓公起身质问:为什么你每次开会都唱反调?

汪东兴提反对意见,邓公起身质问:为什么你每次开会都唱反调?

瀚霖学史
2025-10-24 09:04:10
雷迪克:开场两分钟就意识到赢不了 对球队表现非常失望

雷迪克:开场两分钟就意识到赢不了 对球队表现非常失望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9 15:03:06
福克斯首秀惊艳!文班18+18,马刺重回西部第2!我看明白5名球星

福克斯首秀惊艳!文班18+18,马刺重回西部第2!我看明白5名球星

篮球扫地僧
2025-11-09 15:29:22
副院长和女主任值班室“加班”,监控全拍下来了!

副院长和女主任值班室“加班”,监控全拍下来了!

听风听你
2025-11-06 18:53:41
“跟窑子一样”,毕业生上班要主管赐花名,打工人:请把我们当人

“跟窑子一样”,毕业生上班要主管赐花名,打工人:请把我们当人

熙熙说教
2025-11-08 20:08:16
后续!祖副院长的妻子照片曝光,是同院的护士长,目前已申请调岗

后续!祖副院长的妻子照片曝光,是同院的护士长,目前已申请调岗

好贤观史记
2025-11-08 17:14:53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墙倒众人推!44岁“消失”的玲花,终是为搭档行为买单,她后悔么

古木之草记
2025-11-05 19:50:07
全运会男篮8强对阵出炉!辽鲁喜相逢,四川碰上北京,广东真幸福

全运会男篮8强对阵出炉!辽鲁喜相逢,四川碰上北京,广东真幸福

萌兰聊个球
2025-11-08 22:08:48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1 00:24:05
安与骑兵:从巅峰到落寞只用三年,成了夫妻丢了事业,玲花说对了

安与骑兵:从巅峰到落寞只用三年,成了夫妻丢了事业,玲花说对了

冷紫葉
2025-11-07 15:19:46
被三国演义吹上天的关羽,在正史上,到底有什么战绩?

被三国演义吹上天的关羽,在正史上,到底有什么战绩?

历史地理大发现
2025-11-05 19:52:59
百万手提包,限量奢侈品仅裤子就9.5万,失宠贵妃派头究竟有多大

百万手提包,限量奢侈品仅裤子就9.5万,失宠贵妃派头究竟有多大

冒泡泡的鱼儿
2025-11-09 01:58:19
武契奇不“厚道”,狠狠踩了俄罗斯一脚

武契奇不“厚道”,狠狠踩了俄罗斯一脚

山河路口
2025-11-08 19:49:02
28.85万,史上续航最强的ModelY上线了!

28.85万,史上续航最强的ModelY上线了!

格隆汇
2025-11-08 10:49:04
2025年11月6日红军城战况:俄军“兔耳朵”突出部崩解

2025年11月6日红军城战况:俄军“兔耳朵”突出部崩解

高博新视野
2025-11-08 17:51:06
2025-11-09 15:52:49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306054文章数 118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

头条要闻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消息称苹果 iPhone 17 系列国内激活销量超 825 万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这些“进博宝宝”加速从“展品变商品”!“中国速度”助力全球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