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说你喝醉了,那么一个酒鬼怎能作证?”
当年东京审判的法庭上,新中国首任国际法院大法官倪征燠冷冷地打断了日本军官的证词,全场鸦雀无声。
![]()
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日本战犯,不仅在法庭上百般抵赖,竟然还带着自己的“战友”来为自己洗地,甚至有美国律师站出来护航。
有时候,正义并不是一把干净利落的利剑,而是插在厚重档案中的一根绣花针,要将它抽出来,扎在凶手身上,需要的不只是证据,还有智慧、勇气,甚至一点点“斗法”的艺术。
东京审判的法庭,远不是“胜利者的晚宴”,而是一场刀光剑影的较量。
![]()
审判开始时,中国代表团踌躇满志,以为只要站上法庭,挥一挥手,那些罪恶滔天的军国主义分子就能被送上绞刑架,可现实就像一记耳光,英美法系的严苛程序迅速打碎了幻想。
美国律师为日本战犯辩护,一句“拿出证据”,控诉方逼到了死角,明明是事实,他们却要求有档案、要有人证、要有物证。
那一刻,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不是一场情绪的宣泄,而是一场冷冰冰的证据战,中国代表团彻底慌了神。
![]()
为了翻出那段被鲜血染红的历史,他们开始了近乎苦行僧式的工作,日本十几年的陆军省、内阁会议记录、作战命令、军令电报,统统翻了个底朝天。
每天从清晨到深夜,翻译、整理、对照、拟稿、背诵,一纸一笔如履薄冰。
南京大屠杀,这场人类历史上的黑暗灾难,没有在日本陆军档案中留下太多“官方记录”,于是他们只能另辟蹊径。
![]()
溥仪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
他们找到了幸存者,把这些人请到法庭上,皆是为了还原真相,一个个颤抖的身影,在法庭上用抖动的声音讲述地狱般的记忆。
日本战犯的律师团却登场了,每一名日本战犯都聘请了日本律师团,以及美国律师团,为他们提供辩护。
![]()
问题来了,美国明明也是受害国之一,为何要为日本战犯辩护呢?
答案藏在更深的利益博弈中,美国不想看到一个彻底崩溃的日本,他们需要一个能稳住亚洲局势的“盟友”,那些战犯恰恰是日本国内保守势力的代表,是可以被美国利用的对象。
![]()
大屠杀不叫屠杀,叫“战时误伤”;命令不是命令,是“军中误传”;杀人魔不叫魔,是“军中厚道人”。
当土肥原贤二站在被告席上时,他的律师说他在军中的口碑极佳,全盘否认了他的罪行。
倪征燠直接掏出了出示了一份土肥原向日本军部邀功的文件,上面写道:“华南人士一闻土肥原、板垣之名,有谈虎色变之慨。”
一句“谈虎色变”,让翻译都愣住了,外国陪审团听不懂这个成语,于是中国代表顿了顿,特地解释了一番。
![]()
就在这时,一位美国律师突然跳起来打断发言:“这是在谈老虎,与案情无关。”
倪征燠提高声调,毫不客气地说:‘‘谈虎色变”是说土肥原、板垣两人凶狠如虎,人们听到他们的名字,就像提到老虎一般害怕!
全场爆发出笑声,那一刻,正义压过了狡辩,历史的尘埃被吹散了一点点,但更多时候,正义的进程并不光鲜。
板恒征四郎案成了另一个典型例子,为了替他脱罪,律师团把他的部下岛本请来作证,岛本说:我那晚喝醉了,后来才知发生了事变。
![]()
这分明是在玩“装傻”,或者说,是在法庭上演“醉鬼脱罪”,中国检察官没有给他留情面,冷冷地问:“你自己说你喝醉了,那么一个酒鬼怎能作证?”
岛本脸色煞白,语无伦次,只能下台。
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东京审判并非简单的“胜者审判败者”,而是一场政治、法律与舆论的三重角力,每一个证词背后,都藏着一场博弈;每一份档案背后,都埋着一段血泪。
中国代表团的核心人物倪征燠,在最终阶段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他用流利的英语、严密的逻辑和无懈可击的论证,在陪审团中“舌战群儒”。
![]()
最终,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多名战犯被判处死刑,送上了绞刑架,那一刻不是胜利,而是复仇之后的沉默,更是正义的迟到。
当年,审讯现场的照片如今已泛黄,但历史的记忆却依旧滚烫,东京审判并没有一次性洗清日本的战争罪责,但它撕下了军国主义的遮羞布,也让全世界第一次在法庭上对“侵略”作出清晰的界定。
其实,那场审判更像是一场“法律与政治的融合演出”,美国在战后迅速扶持起日本,冷战格局下的现实让不少战犯得以逃过法律的制裁。
![]()
比如岸信介(后来的日本首相),原为甲级战犯候选人,却因“有价值”被释放,并在美国支持下东山再起,这说明,审判不等于清算,正义也并非永远公平,它要靠一代代人、一场场斗争去争取、去坚守。
今天我们谈南京大屠杀,不只是为了缅怀死者,而是提醒活人:历史的正义,来得再晚,也必须来。
那些曾在法庭上替魔鬼说话的律师、那些为利益遮盖真相的政客、那些至今不敢承认罪责的人,终究无法逃脱时间的审判。
东京审判的意义,不只是让几个战犯付出代价,而是告诉全世界:罪行可以被伪装,但真相从不畏惧光明。
![]()
每一个站上法庭的中国代表,每一份档案,每一位幸存者的证词,都是一记记沉重的回击。
他们不是历史的背景板,而是正义的燃灯人,如今再问:“审判南京大屠杀战犯有多难?”
答案早已写在他们的沉默、愤怒与坚持之中。
“正义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一种责任,一种必须传承的信仰。”愿我们不忘历史,不辱使命。
参考资料:
“东京审判”持续两年多 日本投降后 判处那些战犯死刑究竟有多难?闪电新闻2025-08-15 16:08
日本投降后,判处那些战犯死刑究竟有多难?光明网2025-08-15 08:05
记住这些名字!73年前,他们用818次较量让战犯伏法.北洋之家.2019-05-03 08:05浏览量71.4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