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高曙光的亲闺女,从小跟着妈妈江珊吃苦长大;
一个是他的儿子,自打出生就被捧在手心,财产早有人安排好。
同样是亲生的,待遇却天差地别。
姐姐靠妈妈陪着长大,弟弟靠爸爸资源撑起未来。
这对“同父异命”的姐弟,让人不禁想问——到底是陪伴值钱,还是家产更重要?
如今,高曙光的女儿高亦心已成年,回国发展;儿子年幼,却已经“坐拥”家庭未来的重心。
很多人好奇,这一对姐弟,心里真的平衡吗?
01
江珊的单打独斗
江珊曾是风光无限的“国民女神”,一部《过把瘾》让她红遍全国。也就是在事业高峰时,她和高曙光因戏生情。
恋爱不到一年就闪婚,没多久女儿高亦心出生。那几年,高曙光到处跑戏,江珊索性推掉不少工作,在家带娃。她一度觉得,“当妈”才是人生最正经的事。
但人有野心,事业压力也大。丈夫在外忙,妻子在家累,矛盾一点点积压。一次为婴儿床摆放争执,成了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离婚时,江珊没争财产,就只想带走女儿。她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她要独自承担一个孩子未来的所有。
从那以后,江珊变成了一个“拼命三郎”妈妈。
她拒绝大多数外地剧本,只接北京本地工作,只为接送女儿上下学。后来还带女儿去美国定居,从零开始打拼——语言、住房、教育,全靠自己摸索。
女儿半夜生病,她抱着在异国街头拦车;孩子学跳舞,她做司机、做助教、还做后勤。什么剧组、什么红毯、什么奖项,全都靠边站。
江珊从不声张,苦是吃够了,但她咬牙都扛下来。
她说得最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是:“只要孩子觉得有妈妈在,这些都值。”
02
父亲的重新开始
离婚后的高曙光依旧活跃在荧幕上,一部接一部地拍戏。后来他遇上了王玲,一个在金融圈打拼的小姑娘,比他小16岁。
两人感情发展稳定,不久后成婚,还有了儿子。
这一次,高曙光变了。他不像当年那样忙着跑剧组,而是开始懂得“家庭时间”的意义。
给孩子喂奶、换尿布,陪读绘本、带娃旅行,全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老来得子的满足,让他发自内心地想当一个“好爸爸”。
王玲娘家殷实,加上高曙光多年积蓄,两人资产丰厚。在北京、上海均有房产,还有公司股份、投资项目。
他曾在采访中透露,已经开始为儿子做财产安排。别人说这是“为人父的责任”,听起来挺合理。
可人们也想起了他那个“前女儿”——高亦心,那个跟着妈妈在异国求学17年的孩子。
她有得选吗?
03
高亦心的成长轨迹
从出生到成年的这条路,高亦心没走过一条轻松的捷径。
她没有爸爸在身边,没有豪宅伺候,也没有兄弟姐妹陪伴。身边唯一的人,就是那个为她甘愿放弃全世界的妈妈。
上学、发烧、比赛、换牙、舞蹈课、作文比赛,所有的小事,江珊都亲力亲为。每一顿饭,每一个生日,每一个哭鼻子的夜晚,江珊都在。
为了让女儿心理健康成长,她几乎成了全能型母亲。不会英语,就学;不会烘焙,就练;拍戏要带孩子,就带到剧组。
她是公众人物,却选择当一个“普通母亲”。那些年错过的奖项、角色、机会,都变成了孩子脸上的笑容。
等到高亦心成年,选择回国读大学,依旧和江珊住在一起。
这时候,很多人都开始拿她和她异母弟弟做对比。弟弟身边有爸爸、有物质、有规划,她有的,是十几年的陪伴、情感、安全感。
她曾在直播里被问到:“会不会羡慕弟弟?”
她笑着说:“生活方式不同,我妈妈给的已经很多。”
话说得大气,但眼底的那一丝落寞,藏不住。
她不缺家产,也没被落下
虽然没有公开的声明,也没有高调的安排,但有知情人透露,高曙光曾在高亦心成年时,送她一套小户型公寓作为成年礼。
算不上豪华,却也算得上一份心意。
江珊这些年也积累了不少积蓄,拍戏、商演、投资样样都有,为女儿的生活打好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高亦心没有因此走偏,没有仗着“星二代”身份炒作、镀金,而是靠自己的能力接项目、做设计、办展。
她是个“安静”的存在,脚下有路,心里有光。
对她来说,房子可以再买,钱可以再赚,但那17年陪她走过每个重要时刻的人,换不了。
父亲有新的家庭,新的重心,她没有怨。因为她知道,母亲已经把最珍贵的东西给了她。
财富可以分配,爱却无法公平。高亦心没赢在起点,但赢在了过程。
她不是最富有的孩子,却可能是最踏实、最感恩的那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