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老光棍捡到女婴,将其抚养成人,出嫁当天,一排军车开到村里

分享至

“那是什么声音?”

“听着……像是汽车?”

“不对,村里谁家买得起汽车,还是这么多辆!”

唢呐声不知何时停了,喧闹的院子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村口那条唯一的土路。

在那里,一排望不到头的绿色吉普车,正卷着黄龙般的烟尘,朝着王守诚家门口,缓缓驶来。

01

王守诚,四十六岁了。

在这个山沟沟里,这个年纪的男人,孙子都能满地跑了。

可他还是光棍一条。

他不是懒,也不是傻。

相反,他是十里八乡手艺最好的木匠。

经他手打磨出来的桌椅板凳,严丝合缝,光滑得像姑娘的皮肤。

年轻时,他不是没想过娶媳妇。

但家里太穷了。

爹娘常年卧病在床,吃药看病掏空了本就不富裕的家底。

一来二去,他就被耽误了下来。

后来,爹娘相继走了。

送走了两位老人,他也彻底没了成家的念想。

日子就像他手里的刨子,推出去,收回来,日复一日,满是木屑的单调味道。

陪伴他的,只有一把用了二十多年的斧子,和一屋子沉默的木头。

村里人提起他,总会叹口气。

“守诚是个好人啊。”

“就是命苦了点。”

王守诚听了,也只是憨憨一笑,从不多言。

他觉得这样也挺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直到那一年冬天。

那年的雪下得特别大,像是要把整个天都给埋了。

王守诚去镇上送一套早就说好的嫁妆家具,回来时天已经黑透了。

寒风跟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生疼。

他裹紧了身上那件破旧的棉袄,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里赶。

就在快到村口的歪脖子老槐树下时,他隐约听到了一阵奇怪的声音。

那声音很微弱,像是小猫在叫。

在这大雪封山的天气里,哪来的野猫?

他心里犯着嘀咕,还是循着声音找了过去。

雪地里,一个破旧的包裹被冻得僵硬。

那微弱的哭声,正是从包裹里传出来的。

王守诚的心猛地一揪。

他颤抖着手,扒开层层包裹。

里面,是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婴。



小脸冻得发青发紫,嘴唇已经没了血色,哭声也越来越弱。

要不是胸口还有一丝微弱的起伏,他几乎以为这孩子已经不行了。

在女婴的襁褓里,他摸到了一个冰冷坚硬的东西。

借着雪光一看,是一枚玉佩。

玉佩的质地很好,温润通透,上面雕刻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奇特花纹。

但可惜的是,这块玉佩从中间断开了,只有一半。

王守诚来不及多想,赶紧解开自己的棉袄,将那个小小的、冰冷的身体紧紧地揣进怀里。

他用自己滚烫的胸膛,去温暖那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苗。

他抱着孩子,一路狂奔回了家。

他烧了热水,找出了自己最干净的旧衣服,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擦洗身子。

在炉火的映照下,女婴的脸色渐渐恢复了一丝红润,哭声也响亮了一些。

王守诚熬了点米汤,用小勺子一点一点地喂进她的嘴里。

看着那个小生命在他怀里重新焕发生机,王守诚这个四十六岁的汉子,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心软。

第二天,老光棍王守诚捡了个女娃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村子。

村民们都聚到他家门口,七嘴八舌。

“守诚啊,你一个人过日子都难,再带个孩子,可怎么活啊!”

“是啊,这不明不白的孩子,谁知道有什么病没有。”

村长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末了,沉声说:“守诚,听我一句劝,把孩子送到镇上的福利院去吧,那儿有专人照顾,比跟着你强。”

“你一个大男人,连尿布都不会换,别再把孩子给耽误了。”

王守诚沉默着,只是低头看着怀里熟睡的婴儿。

她睡得很安详,小嘴还时不时地砸吧一下。

他伸出那双布满老茧和伤痕的大手,轻轻碰了碰婴儿柔嫩的脸颊。

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触感,柔软,温暖,带着生命的气息。

他抬起头,眼睛里带着一股从未有过的坚定。

“村长,各位叔伯兄弟,谢谢你们的好意。”

“但这孩子既然让我给遇上了,就是跟我的缘分。”

“我决定了,留下她,我养。”

人群里一片哗然。

“你疯了!你拿什么养?”

王守呈咧嘴笑了,露出一口黄牙,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苦涩,但更多的是一种豁出去的坦然。

“我有一双手艺,饿不死我们爷俩。”

他给女婴取了个名字,叫王念。

一个念想。

从此,他王守诚,在这个世上,有了一个念想。

02

养孩子,比王守诚想象的要难上一百倍。

这个只会哇哇大哭的小东西,彻底打乱了他规律了几十年的生活。

他一个抡惯了斧头的大男人,开始学着冲奶粉。

水温不是烫了就是凉了,奶粉不是稠了就是稀了。

他学着换尿布,笨手笨脚地把自己和孩子都弄得一团糟。

夜里,孩子一哭,他就得立刻爬起来,抱着她满屋子地转悠。

好几次,他累得眼皮都睁不开,差点抱着孩子一头栽倒在地上。

村里人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样子,都摇着头,断言他撑不过一个月。

但王守诚撑下来了。

他把所有的耐心,都给了这个捡来的女儿。

为了给女儿买最好的奶粉,他开始没日没夜地干活。

白天,他的木工房里斧凿声不断。

晚上,他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学着给女儿缝制小衣服,纳鞋底。

他原本粗糙的生活,被女儿的屎尿屁和哭闹声填满,变得一地鸡毛,却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烟火气。

日子过得清贫,甚至可以说是拮据。

王守诚自己,常常是一碗咸菜就着一个窝窝头就对付了一顿。

但他从没让女儿饿着过。

集市上,他会花上很久,就为了给女儿挑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

他会把肉票攒下来,给女儿炖一碗香喷喷的鸡蛋羹。

他看着女儿一口一口地吃下,自己在一旁,比吃了山珍海味还满足。

小念就在这样的父爱中,一点点长大。

她很早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她是被爹爹从雪地里捡回来的。

村里的孩子们会嘲笑她,说她是没人要的野孩子。

每次听到这些,小念都不哭不闹,只是默默地跑回家,躲进爹爹的怀里。

王守诚会用他那双粗糙的大手,一遍又一遍地抚摸她的头发。

“小念别怕,有爹在。”

简单的一句话,是小念整个童年最坚实的依靠。

她比同龄的孩子更懂事,也更心疼父亲。

从她能走路开始,就学着给父亲捶背,递毛巾。

父亲在工房里忙活,她就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用木头刨花给自己做娃娃。

她从不向父亲索要新衣服和好吃的。

因为她知道,父亲已经把能给她的,都给了她。

那半块玉佩,她从小就贴身戴着,从不离身。

父亲告诉她,这是她亲生父母留下的唯一信物。

她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玉佩,对着月光看。

她会想象,自己的亲生父母是什么样子,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丢下。

但她从来没有问过父亲。



因为在她心里,王守诚就是她的天,是她唯一的父亲。

问与不问,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小念长成了十八岁的大姑娘。

她出落得亭亭玉立,像山谷里一朵悄然绽放的百合花,清丽又脱俗。

村里的小伙子们见了她,都会红了脸绕道走。

邻村的李浩,胆子大一些。

李浩是个孤儿,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种了几亩好地,还养了一群鸡鸭,日子过得踏踏实实。

他第一次见到小念,是在镇上的集市里。

那天小念帮父亲去卖一套小板凳,李浩去卖鸡蛋。

小念算错了账,多找了李浩五毛钱。

李浩追了半条街,把钱还给了她。

从此,这个朴实的小伙子,就走进了小念的心里。

李浩对小念,是掏心掏肺的好。

他知道小念喜欢吃甜的,每次来,都会带一块镇上最好的麦芽糖。

他知道王守诚年纪大了,腰不好,就主动上门,帮着劈柴、挑水。

他话不多,但做的,永远比说的多。

王守诚看着这个年轻人,心里是满意的。

他看得出来,李浩是真心喜欢自己的女儿。

但他舍不得。

养了二十年的女儿,像心头肉一样,怎么舍得让她嫁人。

那天晚上,王守诚喝了点酒,拉着小念的手,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话。

从雪地里捡到她,到她第一次喊“爹”,再到她第一次来月事时,他一个大男人手足无措的样子。

说着说着,这个坚强了一辈子的男人,眼眶红了。

小念靠在父亲的肩膀上,也哭了。

“爹,就算我嫁人了,也永远是您的女儿。”

“李浩说了,以后我们一起孝顺您。”

王守诚最终还是点了头。

他倾尽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又找村里人借了一些,给女儿置办了一份体面的嫁妆。

最重要的,是他亲手为女儿打磨的那一套嫁妆家具。

他选了后山最好的一棵椿木,从伐木到刨光,从设计到雕花,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和父爱。

他要在女儿出嫁那天,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新娘。

03

婚礼的日子,定在了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

天不亮,王守诚家小小的院子里就挤满了前来帮忙的乡亲。

杀猪的,宰羊的,掌勺的,烧火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王守诚穿着一身崭新的蓝布褂子,那是他这辈子穿过的最好的衣服。

他满脸笑容地招呼着客人,但眼神,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女儿的房间。

小念已经梳妆打扮好了。

她穿着一身大红色的嫁衣,那是她自己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脸上略施粉黛,更显得明眸皓齿,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王守चि诚站在门口,看着屋里如花似玉的女儿,一时间有些恍惚。

仿佛昨天,她还是那个在自己怀里嗷嗷待哺的婴儿。

怎么一转眼,就要嫁作人妇了呢?

他的眼眶一热,赶紧转过身去,偷偷抹了一把泪。

吉时快到了。

王守诚走进房间,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木盒子,交到女儿手上。

“小念,这是爹给你攒的。”

小念打开盒子,里面是厚厚一沓用红线扎起来的钱,有零有整。

她知道,这几乎是父亲一辈子的积蓄。

“爹……”小念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别哭,大喜的日子,哭了就不漂亮了。”王守诚笑着,帮女儿擦去眼泪。

“嫁过去以后,要孝顺公婆,要和李浩好好过日子,知道吗?”

“要是受了委屈,就回家来,爹永远是你的靠山。”

小念扑进父亲的怀里,泣不成声。

院子里,迎亲的队伍已经到了。

李浩穿着一身新郎官的衣服,胸前戴着大红花,满脸喜气。

在众人的簇拥下,他来到了新娘的房门口。

按照村里的规矩,开始“堵门”。

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唢呐班子吹起了最喜庆的《百鸟朝凤》。

一切都沉浸在幸福和喜悦的气氛中。

可就在这时,一阵沉闷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这声音太突兀了。

村里的土路,平时连拖拉机都少见,更别说汽车了。

而且听这动静,还不止一辆。

唢呐声渐渐停了下来。

院子里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好奇地朝着村口望去。

只见那条蜿蜒的土路上,尘土飞扬。

一排绿色的、方方正正的吉普车,像一条长龙,缓缓驶入了村子。

车身上没有牌照,只有鲜红的五角星和编号。

村民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是……部队的车?”

“部队的车怎么跑到我们这山沟沟里来了?”

“看这方向,好像是冲着守诚家来的……”

议论声中,车队在王守诚家门口停了下来。

原本喜庆喧闹的院子,瞬间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惊疑不定地看着这群不速之客。

在所有村民惊恐和不解的目光中,为首那辆车的车门打开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