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妖镜|那个见证大清从辉煌到崩溃的西方男孩。

分享至

今天,我来为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西方小男孩在中国清朝时期的所见所闻。

在1792年的时候,11岁的英国男孩托马斯成为了英国皇家使团的见习侍童,跟随着一支近700人的庞大使团启航前往中国。

此时的英国,因为《马可波罗》的美化,非常希望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并建立正常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该团的大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马戛尔尼勋爵,使团成员包括了外交官、贵族、学者、音乐家、画家、科学家等各路英国精英。阵容堪比“皇家学会”,船队还装满了能体现西方最新工业成果的马车、天文仪器、枪炮以及热气球等礼物。

此举,英国人希望以此“震惊”中国人,使其认识到大英帝国不是“番邦”,而是需要平等对待的文明国家。

那名11岁跟随出发的孩子叫托马斯,他的任务是充当马噶尔尼的侍通,负责在觐见乾隆时给大使提着骑士斗篷的下摆。

在10个月的航行中,托马斯展现了儿童的语言天赋,跟几位搭船回国的中国神父学习中文,成为使团唯一一个懂点中文的英国人。

可进入中国后,第一个难题就来了。一个看起来在中国很普通的礼节,“跪拜”成为了两方的冲突。

英国使团坚持不愿意像奴才一样下跪磕头,说哪怕是在自己国家面对君主也只是鞠躬表示尊敬,不愿三跪九叩。

更何况面对的是这样的一个所谓的“帝国”。

其实英国使团还没下船就失望了,甚至触目惊心了。因为清王朝派去伺候英国佬的百姓,个个卑颜屈膝,而且骨瘦如柴,没有一点大国百姓的样子。

据英国使者自己的说法,这些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除此之外,对英国人用过的茶叶,他们也表现出十分贪婪的模样,争抢过去再煮一煮,还能有点茶味。

而同时期的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普通英国人的一日三餐基本上已经标配猪肉、牛奶、面包,甚至还有啤酒、茶叶、糖等休闲食品。

反观乾隆朝,不说这些高级食物了,在他的治理之下,百姓只能靠着野菜和吃糠解决生计问题,完全没有当年马可波罗宣传中的那种物产丰富。

说个题外话,不只是马可波罗宣扬的元朝,甚至在大航海时代的明朝,西方历史对我们的介绍都是无比辉煌的。

像传教士曾德昭在日记中写道:“明国农民体质好,生活态度开朗热情,有比欧洲农民先进的农具。”

西班牙商人拉达更是在航海日记中惊叹中国农村琳琅满目的农具,比如风力扬谷的扇车,能在山顶灌溉的超级大水车。拉达还曾这样评价明朝农民生活:“人们食品丰富,讲究穿着,家里陈设华丽。他(明朝)整个看起来就是个大花园,并有无可形容的宁静与安详”。

几百年的发展,竟让欧洲小国和东方巨国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差异。故而拒绝下跪。

乾隆闻讯非常生气,认为前来朝贡的“番邦”竟然不遵循天朝礼仪,大动肝火,立刻作出重要批示:“朕无求于任何人,尔等速速收起礼品,启程回国。”

无奈,英国使团只能妥协,把鞠躬改为三次的单膝下跪礼。

其实也不是乾隆不在乎礼仪,而是听说使团里有的“小生番”会讲中文,非常好奇,想看看这个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人是不是和鹦鹉一样聪明。

就这样,使团们在避暑山庄见到了乾隆。

乾隆时期,各国使节觐见大皇帝。

乾隆一见这群番邦,就来了兴趣,马上叫小托马斯走近身边,听着面前这个可爱的“小生番”用中文讲恭维话,乾隆非常高兴,随即解下随身携带的一个香包送给了他。

一个孩童受到了大清皇帝几乎不可能的青睐与礼遇,这是千年罕见的。

研究“马戛尔尼访华”的法国学者佩雷菲特分析了乾隆的心理:他认为,英国进贡的“贡品”,其实是这个孩子,他来觐见皇帝,把自己变成一个“文明人”,也就是中国人。他应当享受特殊的恩典,他弥补了英国“大生番”不愿下跪的无理举动,成为一个倾心向化的“小熟番”。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英国贵族小朋友盛赞中国比外国好五倍,中国月亮比外国圆,而且是用中文,你认为中国人会不会很开心?就像现在抖音里那些老外,喊几句中国火锅太好吃了、中国人太友好了,是不是点赞随便过万?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中英之间有了第一次见面,但就贸易来说,是彻底失败的,因为除了这个孩子和皇帝有过交流,其他人就和是“哑巴”一样一言不发。

当时的中国,正是乾隆盛世,历史沉淀形成的“天朝上国”观念更加强化,视中国为“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不承认与之平等的国家存在,外国近的是“番属国”,远的是“化外蛮夷之邦”。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