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随着我国“精神卫生服务年”相关建设的深入推进,公众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关注程度持续提升。记者从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本市儿童青少年与老年人群体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且求助行为与季节、学业周期、家庭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该院多策并举构建更加系统、更温暖的心理支持网络,为“一老一小”筑牢心理健康防线,让人人都能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儿童青少年:学业压力与亲子关系成心理困扰主因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七分之一的儿童和青少年遭受精神障碍的影响。尽管过去30年间,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病例数减少了21.9%,但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却上升了4.8%。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接诊量呈稳步上升趋势,问题类型也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科主任孙凌介绍说,从门诊情况来看,小学生(6-12岁)以发育性问题(如多动、注意缺陷、抽动、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躯体化问题(非器质性头疼、腹痛、心慌、手抖等)、行为问题(如冲动、易怒、对立违抗等)为主;中学生更多面临情绪问题,如学校恐怖、心烦、压抑、人际关系问题和家庭问题等;大学生则以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较为多见。
“就诊的儿童与青少年患者中,小学阶段排名第一的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中学阶段则是抑郁障碍。”孙凌主任介绍。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对个人、家庭及学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天津市教育与卫生部门联合支持下,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在天津市中小学校全面开展医教结合的“心理守门人”项目,旨在提高中小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维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守门人由学校班主任教师(一级心理守门人)、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二级心理守门人)和专业心理卫生人员(三级心理守门人)组成,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排查、心理守门人实训及培训、学生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转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督导及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指导等。
仅今年上半年,“心理守门人”项目即对本市近万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排查,检出抑郁情绪762人、焦虑情绪476人,及时给予心理干预。筛查出的200名重点心理问题学生由专业的精神卫生人员开展定性心理访谈,给予学校和学生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维护建议,并及时转介。三级心理守门人及时解决一、二级守门人提出的问题,给予指导,化解学生各类心理危机80余起。
天津市心理援助热线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截至2025年8月底,心理援助热线12356共接听儿童青少年来电1300余通,咨询的问题中“与父母不和”占比15.3%,“抑郁情绪”占10.2%,“对学习状况不满”占6.1%。来电高峰集中在开学半个月后、期末考试前和开学前,显示出学业周期对心理状态的显著影响。
为应对这一问题,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针对儿童青少年开展特色诊疗与服务,如家庭治疗、游戏治疗、艺术治疗、团体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成长夏令营等,并携同营养科和神经调控中心等相关科室,通过综合性干预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问题,背后往往是一个家庭系统的反映。”孙凌强调,家庭治疗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干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呼吁,家长需了解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科学陪伴,与孩子共同成长。
老年人:孤独与人际矛盾加剧心理负担
相比青少年,老年群体的心理问题往往更隐蔽,也更易被忽视。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门诊与病房收治情况显示,老年期抑郁症、痴呆伴发的精神和行为异常、老年期焦虑症是就诊患者中排名前三的问题。
本市12356心理援助热线统计也显示,2025年以来老年人来电400余通,主要问题包括与子女矛盾(11%)、夫妻不和(8.1%)、邻里纠纷(6.4%)。冬季是老年人心理困扰的高发期,寒冷天气与户外活动减少加剧了孤独感。
“社会对老年心理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病耻感强,排斥就诊;二是把心理问题等同于正常衰老,错过干预黄金期。”该院老年科主任孙达亮指出,认知障碍的早期信号是近期记忆力下降,抑郁症则表现为懒言少语、食欲减退,焦虑症常伴随过度担忧和睡眠问题。孙达亮主任强调“早识别、早干预”,是老年人延缓病情发展、提升晚年生活质量的关键。
为进一步助力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开设了针对老年人的特色诊疗服务,包括老年认知/行为障碍特色专家门诊,半开放式老年精神科住院病房,物理调控治疗(经颅磁刺激,电刺激等),认知康复训练,持续开展的护理讲座、老年精神健康科普等。
孙达亮主任呼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如社区可以在养老服务中心设立“心理服务角”,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矛盾调解和团体支持服务,对空巢老人定期探访等,“好好照顾老年人的心情,是他们开启晚年幸福的重要一步”。
专家呼吁:多策并举筑牢天津市民心理健康防线
除上述特色诊疗服务外,为全周期守护好人民公众的心理健康,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积极筹建亚健康中心,现已开工建设,将于2028年6月竣工。亚健康中心秉承“去医院化”理念,将人文情怀厚植于医疗服务体系当中,将积极消除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忌讳感”,帮患者放下心理包袱,主动寻求治疗,实现把精神疾病治疗延展到前端预防为主、尽早预防与治疗的目的。
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多策并举提升精神卫生与心理诊疗服务,旨在让“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这不仅是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更是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医院将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家校协作、社会聚力,共同筑牢市民心理健康防线。(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