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多像她。你终究是你母亲的孩子。不管你愿不愿意。”
是不是很多人,都在《林门郑氏》里找到了自己和妈妈的影子?
这本“小书”最近真的给了我们好多惊喜!上市才两个月,就连续获得豆瓣“每月热门图书榜”榜首的成绩,并入选了一大波好书榜,而且已经四刷了!
这一切,真的要感谢每一位打开它的你。
在《林门郑氏》中,作者林雪虹以非虚构写作的方式,从女儿的视角回溯了母亲隐忍而顽强的一生,敏锐捕捉华人母女间复杂幽微的情感纠葛。她用克制的语言传达切身的情感,对亡母的悼念最终和对自我的剖析一体两面。
作为出生于1980年代的马来西亚华人,她与华文的渊源几乎可以追溯到小学,因为华文课一直是班上考最好的,她“理所当然以为自己要念的就是中文系”,所以,她来到了北京。如今,她已经在中国待了二十年——几乎是她过往人生的一半。
在这二十年里,她辗转于北京和天津两地。取得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文凭后,从事过许多职业:家教、咖啡馆服务员、翻译、中文教师,给《北京晚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写专栏。她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游走在就业与失业、快乐与痛苦、自我与他者之间。
母亲去世后,马来西亚成为远去的故乡,于是她决定在他乡,书写自己的故乡,摹刻母亲的模样。
她也用两代女性的喃喃低语审视华人世界的女性处境,借由家族记忆控诉父权制下父亲在家庭中投下的长久阴影,透过书写母亲的个人生命经验来关注当下女性困境,比如逃离原生家庭与再生家庭,比如出走的决心与不忍心。
太多女性的命运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日常生活的模板也别无二致:家中的父亲,强势而懦弱,在意外到来时掩藏焦虑漠不关心,在无事之日难以自制暴跳如雷。母亲,负责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还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无一日可安宁度日。
在这个意义上,林雪虹写的不止是自己的母亲。在林门郑氏的每一个人生的分叉路口上,你都能看到无数的她们。
而这本小书,也宛如一颗小小的种子,破土、发芽,生长,是生命本来的样子。
#母女关系 #林门郑氏 #马来文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