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好了,铺好了……”,随着最后一段人行步道改造完成,龙门村为期数月的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迎来尾声。漫步在今日的龙门新村,周道如砥的沥青路取代了昔日坑坑洼洼的水泥路,美观实用的步道砖延伸至家家户户,崭新的排水管网有效解决了雨季积水的“老毛病”,便民桥更是连通了河两岸村民的便捷生活。然而,比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更触动人的,是项目所带来的“看不见”的转变——村民精神的提振、乡村治理的激活、内生动力的凝聚。
![]()
从“旁观者”到“主人翁”:村民成了乡村建设的“主角”
“以前村里修路,我们就站在边上看。这次不一样,这沥青路、排水沟,每一块砖、每一勺水泥都有我的份!”村民周天祥攥着刚发的劳务工资,笑得格外实在。项目推进中,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工程是手段、赈济是目的”的政策导向,把组织群众、带动群众、赋能群众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优先吸纳脱贫户、低收入人群参与务工,让村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建设者”。
“不仅要发钱,更要传本事。”乡建公司负责人王镇说道。项目实施期间,从沥青摊铺的温度控制到步道砖的平整铺设,从排水沟施工到检查井建造,村民们边干边学,不少人从“门外汉”变成了“熟练工”。村民李仕群感慨道:“以前出去打工,只能干点力气活。现在好了,在村干活不仅能挣到钱,还能学到手艺,以后家里修建猪圈自己都可以上手了!”以工代赈,既“输血”更“造血”,既富口袋,也富脑袋,让群众在参与中掌握就业本领、焕发奋斗精神。
![]()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共建共享凝聚乡村“精气神”
龙门村以工代赈项目的推进,不止是基础设施的“硬件升级”,更是一场“村民当家做主”的治理实践。
在排水沟施工过程中,村民向丰梅主动向施工队反映:“我家地势低洼,以往雨天容易积水,能不能把这段垫高一些,避免反复积水?”这一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的建议,很快得到采纳并落实。新村70岁的村民黄清山,在屋旁种菜,但雨季一来,泡沫箱及地块周边泥泞不堪,影响环境也妨碍出行。借助项目实施契机,他提议对这片区域进行硬化铺油,既拓宽路面,也美化人居环境。经现场调研与综合研判,他的提议被纳入施工方案并顺利实施。这些带着“泥土气息”和“乡土温度”的群众声音,真正化作了村庄里一个个可见可感的改变。
乡邻间的情谊,也在共同挥汗中慢慢升温。以往农闲时各忙各的村民,如今在工地上成了“搭档”:青壮年抬沥青桶时,总会顺手帮年纪大的李尚忠搭把手;就连之前因土地边界闹过别扭的两户人家,一起挖沟时,一句“之前的事儿别往心里去”就解开了心结。没人喊“要大家做”,人人却想着“我要多做点”——这种“我的村子我维护”的自觉,这种互帮互助的乡风,正是以工代赈项目留给龙门村最珍贵的“精气神”。
![]()
从“基础网”到“振兴桥”:小工程串起发展“大棋局”
道路畅通、桥梁架设、排水整治——这些看似“修修补补”的小工程,实则为龙门村织密了发展“基础网”,架起了通向振兴的“希望桥”。
“以往新村的路坑坑洼洼,拉核桃、洋芋到加工厂得颠坏许多,环境不美观也影响红色美丽村庄的宣传。现在沥青路铺好了,车能顺利开到加工厂门口,运输省心又省力。来宣传我们龙门村的视频博主也越来越多了!”加工厂员工张丽萍说道。道路升级,不仅给村里的特色产业开了“绿灯”,更为下一步村内计划的红色研学夯实了环境底气。
73岁的村民刘大伯指着新建的便民桥说:“以前从王家榜到高坪山种地,得绕1.5公里的路,走路要走半小时。现在过这座桥,200米就到地边,收洋芋时推车直接能过!”这座桥,解决了两岸50多户村民的“生产难题”。如今桥通了,直接缩短了劳作距离,村民们发展生产的劲头更足了。
![]()
傍晚时分,龙门新村的人行步道上满是烟火气:老人们坐在步道旁的石凳上聊天;妇女们跟着音乐跳广场舞,脚步踩在平整的步道砖上格外轻快——这惬意的场景,多亏了步道修复和排水沟建设。“以前步道砖破了,下雨天积水溅裤腿;排水不畅,夏天还发臭。现在步道干净,排水顺畅,比城里还舒服!” 四组组长彭天珍笑着说。
如今的龙门村,不仅有了“好看的面子”,更有了“好闯的路子”——小工程串起的,是村民们对好日子的期待,更是乡村振兴的“大棋局”。
据悉,此次龙门村以工代赈项目累计吸纳50余名本地村民务工,计划发放劳务报酬90万元,截止目前已发放劳务报酬70余万元,惠及村民200户。它不仅是建设工程,更是一堂群众路线的实践课、一次民心的凝聚、一场内生动力的唤醒,点燃了村民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下一步,龙门村将持续做好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用激发出来的内生动力和凝聚起来的民心民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平利县八仙镇人民政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