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总能在关键时刻显灵
儒家就像村口大爷总有理
随着《》,并派自己的亲信担任新的董事长、总经理,一位山东网友看不下去了。
他强调指出:「山东企业守正创新,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并发出天问:「为何江浙企业频频传出企业无法代际传承现象?」
这个帖子在小红书上很火,看了大概,逻辑应该是下面这种:
娃哈哈事件之根本,就是宗家不满足30%的持股权,意欲扩大股份甚至100%股权上控制企业——这个基础就错了,是国资想卖给宗家,价格谈不拢。当然,他可能永远想不通,竟然还有不想控制企业的政府。
这几年,江浙企业频频传出企业无法代际传承现象,究其根本,是江浙经商从始至终目的是「最大化家族致富」,所谓财富杠杆拉到底,第一代企业家尚可平衡公司和家族的利益关系平衡,近几年中国企业密集出现董事长换代期(第一代企业年纪太大不得不退任),江浙企业普遍出现再换了一波人就完全倒向家族利益乃至出现不惜掏空企业的行为。
反观山东企业,则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儒家思想之根本在商业上就是代际传承、精英主义和集体主义:近七八年的山东大企业管理层换代 90%都是越换越好,越换越新,守正创新越战越猛。即便一些山东非股份制的100%国有股权国企,也出现很明显的集体主义办好企业的趋势。山东企业是精英主义的文化熏陶,把公司利益总体放在个人、家族利益之上,大账是企业,小账是自己,大账小账分得清,基本原则就是大账翻车小账也没了。——我高中时背的政治课答案,就是社会主义的大河小河说,大河有水小河满,跟这个说法很相似。由此也可得出结论:社会主义一定战胜资本主义。
总结1:山东企业随着时间流逝越做越好,今天70分、明天80分,后天搞一搞 90分了;江浙的企业文化则是赚快钱,努力实现 5-10年努力赚完爷孙三辈子钱。
结论2:山东经济越搞越好,背后的商业逻辑就是守正创新、代际传承。
我怀疑他考公不及格,从一开始的事实基础就错了。
接着,他只分析了几家企业,却没有分析面上的情况。比如说,山东有多少民企,传承优秀的有多少。只讲个案不讲比例,这就是中医逻辑。
如果再进一步讲儒家,我只知道「君子喻而义,小人喻于利」,谈利本身就违背儒家道德,是可耻的。你一个儒家传人,在这大谈民企发展,是否背叛?
反倒是在南宋时期的江浙一带,以浙东学派为代表的当地士人,对儒家传统作了大幅修订,比如状元陈亮就提出「义利并举」,走出了儒家传统,才有了江浙人不耻于谈利的地域文化传统。
比如叶适和陈亮他们提出的「农商互藉」,直接颠覆了儒家的士农工商高低划分,将儒家眼中的「贱民」工商,提到与农民同等的地位,这才有了江浙自南宋以来的工商业大发展。
这位山东人有一点没说错,就是江浙不守孔孟之道,才有了今日的繁荣。
奇怪的是,他又拿山东的工商业来对比江浙,孔子听了估计又要「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了。
山东人应该学陆游,要求后人「出则为仕,入则为农」,这样才是谨守圣人教诲。
但这位山东网友提出的民营企业传承难题的确存在。
去年一位退休省领导领衔做了个有关的课题,我也参与了其中一部作品的编撰。总体而言,产权、计生导致的家族成员凋零、产业迭代、营商环境等问题导致了很多传承难题。
我在写家传的过程中,也见到过很多为难的第一代企业家。
但如果觉得山东儒家能治百病,那真是「笑死个苍蝇」了。
首先得问,山东有娃哈哈老板宗庆后这样的首富吗?甚至,作为经济大省,山东连排名前10的富豪也没有过。
父母或我们自己出生的那天,报纸上登了什么新闻?我有精美的电子报可以提供:
◆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