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美股崩了。
纳斯达克指数在短短两小时内暴跌 超544点,跌幅 2.36%,纳斯达克金龙鱼指数跌5%,欧美其他正在开门的市场也不好过,一片绿意盎然。
![]()
这次的导火索不是CPI,也不是就业数据。而是那个被“封神”的推特手——唐纳德·特朗普。
就在美股开盘后不久,特朗普突然发了一条长文推特。
他指责东大“最近变得极度敌对”,并宣称——东大正在向全世界各国发信,计划对“稀土”及几乎所有关键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
他警告,这一行动将“堵塞全球市场”,“让几乎每个国家都陷入困境”。
特朗普还在文中强调,过去半年中美关系一直不错,所以这次举动“来得太突然”。
他甚至说自己原计划两周后在APEC峰会与我们村长会面,但现在——“没有必要见了。”
接着,他话锋突转:“美国将考虑实施一揽子反制措施,其中包括对中国商品的大规模关税提升。”
这句话,像导火索一样点燃了市场。
一小时后,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暴跌,科技股领跌。
这条推特给我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贸易战2.0要来了。
其实,从逻辑上讲,这场戏他早就想重启。
2024年美国选举年,特朗普再次上台。
他的政治叙事必须要找一个对手、一个外部敌人、一个“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舞台。
在外交领域,这个角色从来只有一个——中国。
第一次贸易战(2018—2020)打的,是关税和制造业回流;
第二次(现在)打的,是资源、科技与供应链霸权。
懂王的算盘很清楚:
如果中国真的开始限制稀土出口,那他就有了充足的理由“强硬反击”。
既能展现“捍卫国家利益”的姿态,又能掩盖国内经济压力和通胀焦虑。
换句话说——
这不是外交事件,是政治剧本。
为什么稀土能让特朗普如此炸毛?
因为它几乎贯穿了现代工业的每一根神经。
从芯片、导弹、卫星、风电,到新能源汽车、激光、光纤通讯……
稀土无处不在,被称为“工业维生素”。而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
中国占全球稀土产量的 70%以上, 在某些高纯度稀土冶炼环节,更是垄断地位。也就是说, 稀土之于中国,几乎等价于芯片之于美国。
如果中国真启动出口管制,那就是一次现实版的“断供倒逼”:
中国不再是被制裁的一方,而是能制裁别人的一方。这才是让华尔街最不安的地方。
这场推文风波背后,其实是一个更深层次的命题:
全球产业链,是否真的能脱钩?过去五年,美国拼命推“去中国化”——半导体要“回流”,新能源要“自造”,可现实是:没有稀土、没有原材料、没有上游产能, 任何制造业回流都是空中楼阁。
当中国用“资源卡”反制时,等于把美国的制造业复兴梦,卡在原材料的门口。所以市场恐慌并不只是股价下跌,而是突然意识到:
这场全球去风险化的竞赛,可能刚走到中途,就要撞墙。
这件事,接下来大概率会演变出三种路径:
① 快速降温:外交修复版
中国可能澄清出口管制“仅针对部分高敏稀土品类”,留有缓冲空间。美方则以“重新评估”为由,暂缓新一轮加税。
——这种剧本下,市场短期修复,但信任已裂。
② 长线僵局:博弈常态化
双方互不退让,中国用资源杠杆,美国以关税和科技封锁回击。全球供应链重构、价格飙升、通胀再起。
这种模式下,世界重新进入“低增长+高波动”的新常态。
③ 全面升级:脱钩加速版
如果特朗普为选情加码,把贸易战推向全面对抗,那就意味着——
稀土、芯片、能源、金融结算都可能被“武器化”,全球将进入一次“产业版冷战”。
从长期看,这其实是中国的一次战略机遇期。
第一, 稀土政策并非简单的反制,而是产业升级的防护墙。 让低端原矿出口受限,把附加值留在国内。
第二, 这会迫使中国高科技企业加快全产业链自给化。一旦掌握从稀土提炼到磁材、再到终端设备的闭环, 中国在新能源和军工领域的话语权将被放大。
第三, 中美竞争已经从“贸易战”走向“体系战”。这是一次关于资源、科技、金融、认知的全面较量。
在这种博弈中,稳住内需、提升科技自立,才是真正的底牌。
特朗普在推文结尾写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可能会很痛,但对美国来说,最终会是好事。”
这句话的翻译是: 我准备动手了。从2018年到2025年,七年一轮回。
中美之间的较量,正在从“关税表”走向“元素周期表”。美股今晚的暴跌,只是情绪宣泄。
真正的震荡,就像全球化的秩序变化一样,可能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