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块1支铅笔,202 一册笔记,曾经5块、10块就能轻松搞定的开学大礼包,怎么就成了“文具刺客”了呢?
随着假期到了尾声,网友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发疯”时刻。不过要说最疯的,还得是那些家长。以前这时候看着家里的“神兽”回校,那是要多开心有多开心。不过近几年,家长们却发现自己也开心不起来了,因为每去一次文具店,他们都觉得认知被强行刷了一回机。
49元的磁悬浮中性笔,109元的得力文具,118元的晨光文具,选了几根普通的中性笔,最后结账发现竟然要花800多。不细想,还以为自己在直播间买眉笔。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在的文具越来越贵了?难道真的像网友说的那样,把245%的关税都加在圆珠笔的笔珠上了?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钱袋归零器”——文具。这些“文具刺客”价格能有多离谱呢?
一只日本斑马的多功能笔,售价104元;而这是迪士尼的限定圆珠笔,价格60元打底。你可能会说进口的笔当然贵了,那我们再来看看国产笔:晨光的故宫联名十件套礼盒,标价118元;得力的哈利波特6件套文具礼盒,售价109元。
除文具店的线下销售外,线上营销以及二手平台上的转卖价格也是惊人。在淘宝“斗纹创社”店铺里,一只斑马与宝可梦的限定联名按动笔售价25.8元1支,而该型号普通款价格为6.1元1支,两者仅是笔杆上的图案有所不同。
那这些文具是怎么把自己越卖越贵的呢?主要有以下几招:
首先就是“换皮大作战”。这点来自潮汕的陈湖雄最有发言权,因为由他创办的晨光就是文具界里一等一的“花美男”。那为啥一支笔要搞得这么花里胡哨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一款平平无奇的笔,只要换上卡通形象、动漫IP外包装,不仅能大卖,价格还能更贵。以晨光推出的“无用之诗”系列为例,这款由韩寒监制、众多写作人站台的文具,原价299元,优惠价199元。本来业界很多人对此都不看好,但没想到产品一经推出就迅速走红。
找到这条康庄大道之后,晨光就在“换皮”之路上越走越远,相继和大英博物馆、海贼王、柯南等IP联名,推出了各种限定款。据晨光的招股书显示,截止到2014年5月,晨光共计有474项专利,其中外观设计专利就有435项,占比达到了93%。
凭借着对外观的深耕,晨光每年都要推出上千款新品,平均每天至少会出三款新品。再结合早期在全国铺设的8.5万家样板店,晨光不仅只用了几年就弯道超越了“理工男”真彩,还在2015年成功敲钟上市,稳稳地坐上了文具一哥的位置。
其次是增加附属功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文具店看见过这样的文具:它表面上看只是一只笔,但背地里它却是一只减压玩偶,甚至是一台电风扇;而它表面上看是一个橡皮擦,但背地里它还是一个桌面吸尘器。要不是还在店里听着店员的介绍,还以为自己是在跟星爷拍《国产007》。虽然增加了这些附属功能,听着有点鸡肋,但就是这一点点的小设计,不仅能快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而且还能成为提价的契机。
据数据显示,在笔帽上加装减压玩偶的中性笔和自带电扇的圆珠笔,单价就能从3块提高到10块以上。其中,日本百乐推出的自动铅笔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相较于普通自动铅笔,它只是增加了一个旋转出芯的功能,价格就从5块涨到了60块以上,比囤黄金还暴利。
最后是用场景氛围把价格锚点冲淡甚至重塑。虽然文具受众最广的一直都是学生群体,但学生的消费能力毕竟有限,那品牌想要多赚钱该怎么办呢?
答案也很简单,那就是把文具放进商场、精品书店、文创店等地方。比如晨光就曾依托这一理念,先后推出了晨光生活馆和九木杂物社。其中的九木杂物社在2018年开放加盟,不到半年就将门店数量从25家迅速增加至255家。
截至2023年末,九木杂物社已累计开出618家,其中直营店417家,加盟店201家。这些店的共同点就是不再强调文具的实用性,而是炒作它们的氛围感,让消费者在环境和体验中忽略了价格。同样一只笔,在文具店里只能卖到2元到5元,但是在这些场景里就能轻松卖到30到60元。
但这还算好的,更让人气愤的是,有一些文具店货架上五颜六色,让人眼花缭乱,商家常常浑水摸鱼,把一些没有价标的高价笔放进其中,顾客在结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买的是“文具刺客”。
比如就有网友为孩子购买开学使用的文具时,虽然极力避开了那些高价区域,但只买了几样东西,最后还是花了160多元。对此,我只能说:“明明可以抢钱,你却给了我一支笔,你人还怪好嘞。”
不过最值得说道的是,虽然现在文具的价格“涨”声不断,但是目前我国整体的市场情况并不乐观。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学生“双减”政策落地以及无纸化、数字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虽然截止2022年8月30日,全国现存文具相关企业超过711万家,但是整个市场规模却在不断下降:在2022年登顶达到了1668.8亿元后,到了2023年就急速下滑到了1088亿元;虽然2024年有所恢复,但也只达到了1124亿元,依旧难现昨日荣光。
在行业寒潮之下,曾让晨光最引以为豪的样板店直接少了近5000家。作为行业龙头的晨光日子都难成这样,那其他品牌更是可想而知:真彩被逼着进军玩具业,得力更是彻底变成了一个杂货店,文具、插座、户外用品、园林工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没做的。
整个行业的萎缩,也让文具厂商们不得不走精品化、附加值高的路,提高售价和利润。但这样的形式虽然目前看着不错,长远来看,依旧像是饮鸩止渴。
因为这条路线显然已经成了“文具刺客”的滋养温床,虽然卖一份确实比以前挣得更多了,但是当“文具刺客”泛滥,当越来越多的人用不起文具、写不起字,那这些“文具刺客”最后能刺向的,也只有那些品牌自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