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常言道:“有烟无火,难成正果。有火没烟,难成神仙”。
香烟在我国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细长型卷烟尚未普及的年代,许多老一辈烟民抽的是土制的叶子烟或旱烟,那种粗犷而真实的口感,至今仍被一些人津津乐道。
![]()
自民国时期起,国内逐渐涌现出形形色色的香烟品牌,既有从海外引进的舶来品,也有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这些香烟大多凭借亲民的价格迅速赢得大众青睐,风靡一时。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演进,曾经价廉味醇的香烟已渐渐退出市场舞台,那些耳熟能详的品牌也悄然淡出人们视野,成为一代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符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几乎消失的老牌香烟,看看你是否还记得它们的模样?
![]()
飞马牌香烟
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飞马牌香烟,是当时极少数能够跨越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通的国产香烟之一。它常常出现在走街串巷的货郎担子里,因外包装简洁明了、辨识度高,且吸食时口感温和顺口,深受普通市民喜爱。
![]()
这款香烟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其蓝色底色的盒装设计,中央绘有一匹展翅腾空的骏马,形象生动有力。品牌名称与图案均由《淮南日报》团队精心构思完成,寓意着革命事业如骏马奔腾般迅猛发展、势不可挡。
最初,飞马香烟并非面向公众发售,而是专为军队供应。战争年代,前线战士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吸烟成为缓解紧张情绪的重要方式之一。
![]()
但当时市面上的香烟价格偏高,多数士兵无力负担,只能捡拾他人丢弃的烟头重新点燃使用。这一情况引起部队领导的高度关注,罗炳辉将军尤为动容,随即提议由军方自主筹建香烟生产厂,制造价格低廉却品质可靠的香烟供部队使用。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项目很快获得批准,飞马牌香烟由此诞生,不仅满足了军需,更成为抗战岁月里无数将士的精神支柱。
![]()
光荣牌香烟
光荣牌香烟问世于1950年,它的出现背后蕴含着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
在抗美援朝期间,我国百万志愿军不畏艰险,突破重重封锁,毅然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英勇作战。
![]()
战役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我军在战场上缴获了大量美军遗留物资,其中包括不少国外品牌的香烟。面对这些战利品,士兵们心情复杂——一方面确实存在香烟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觉得战胜敌军后却享用其烟草产品,心理上难以接受。
这种矛盾的情绪通过战报传回国内,引起了高层领导的重视。上海烟草公司接到指示后,立即着手对原有香烟进行改造升级,将原品牌更名为“光荣”,并重新设计烟标:以鲜艳的大红花为主体图案,象征解放军捍卫和平的伟大功绩。
![]()
光荣牌香烟的推出,标志着我国民族工业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一次觉醒与自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受政治环境变动和消费趋势转变的影响,该品牌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到2008年,市面上留存的“光荣”烟标已极为稀少,单枚收藏价可达上千元,即便如此,也很少有人愿意割爱出售,真正称得上是一物难求。
![]()
勤俭牌香烟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勤俭”牌香烟被誉为最具性价比的平价香烟之一。民间流传一句顺口溜:“辛辛苦苦干一天,挣不了一盒勤俭烟”,足见其在百姓生活中的分量。
每包售价仅为五分钱的勤俭烟,由郑州卷烟厂生产,黄蓝相间的包装上印有代表工厂的标志性图案,明确指向其主要消费群体——广大工农劳动者。
![]()
那个年代工资普遍偏低,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全年收入不过数百元。在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中,一支香烟成了许多人难得的慰藉。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句俗语正是在那个时期广为流传。如今虽然香烟种类繁多,高端产品层出不穷,人们也不再为买不起一包烟发愁,但那种简单却真挚的满足感,早已随时代远去,再也无法复制。
阿诗玛香烟
![]()
仅从名字和商标即可判断,阿诗玛香烟源自少数民族聚居区。事实的确如此,这款香烟由云南玉溪卷烟厂出品,在当地拥有极高人气。
尽管在当年属于价位较高的香烟品类,但由于其独特的香气和细腻柔和的口感,依然吸引了大批忠实消费者。
![]()
遗憾的是,这一品牌的生命历程并不长久。自1982年前后开始投产,至2006年正式宣告停产,短短二十余年便退出历史舞台。
即便今日前往云南部分地区,仍有可能见到名为“阿诗玛”的香烟在售,但其配方、工艺乃至品牌归属早已不同往昔,是否还能称为当年的那一款,值得商榷。
![]()
经济牌香烟
经济牌香烟外观极为朴素,采用白色纸盒搭配红色工厂图样印刷,整体风格简陋却不失实用感。与“飞马牌”相似,它也是主打极致性价比的代表性国产品牌。
当年每包仅售八分钱,主要依靠流动货郎肩挑售卖。由于利润微薄,供销社和正规商店极少进货,因此很难在固定零售点看到它的身影。
![]()
因其价格低廉、味道醇厚、刺激性小,深受工人和农民阶层的喜爱。只需一块钱就能购买十余包,极大满足了低收入人群的基本需求。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推进,这类低价优质香烟逐步被边缘化,最终彻底退出主流市场,如今只能在收藏圈或回忆录中寻得一丝踪迹。
友谊牌香烟
![]()
提到“友谊牌”香烟,很多人第一时间会联想到著名的“乒乓外交”。1971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期间,美国乒乓球队受邀访问中国,开展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体育交流活动。
这场看似普通的赛事互动,实则打破了中美两国长达多年的外交僵局,推动双边关系走向缓和。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友谊牌”香烟应运而生。
![]()
厦门卷烟厂在设计该品牌商标时别具匠心,巧妙地将乒乓球元素与象征美好祝愿的花卉图案融合在一起,传递出“以球会友、共筑情谊”的深层寓意。
一经上市,这款香烟便成为热门礼品首选。除了寓意吉祥之外,其独特的可可香味更是前所未有,引发消费者强烈兴趣。毕竟人们对新颖事物总是充满好奇。
![]()
加之定价亲民,几毛钱一包属于当时中低端水平,普通家庭也能轻松承担。不过关于“友谊牌”也存在诸多争议。
随着厦门卷烟厂版本走红,全国各地多家烟厂纷纷效仿,推出各自命名的“友谊牌”香烟,导致市场上同名产品泛滥,口味参差不齐,品质难以统一。
![]()
尽管曾在七十年代风靡一时,但随着厦门卷烟厂陆续推出更具特色的品牌(如金桥香烟),友谊牌因缺乏持续创新而逐渐丧失竞争优势,最终淡出市场。
2007年,厦门卷烟厂正式宣布全面停止生产“友谊牌”香烟,为其辉煌岁月画上句号。
![]()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香烟的价格经历了从几分钱到几毛、几元乃至几十元的跃迁过程。这不仅是烟草行业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真实写照。
而香烟本身,早已超越单纯的消费品范畴。它是物质匮乏年代里普通人的心灵寄托,是劳作之余片刻宁静的象征,更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透过这一支支燃尽的烟卷,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时代的温度与情感。
![]()
信息来源
1.网易网:中国绝版老香烟,见过5种以上的,差不多已经是“爷爷”辈的人了
![]()
2.搜狐网:中国绝版的老香烟,抽过5种以上说明你老了,老烟民们见过几种?
![]()
3.新浪网:15种绝版老香烟,抽过一种的都老了,老烟民看你认识几种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