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山东邹平的大企业,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魏桥创业集团,但这座小城还孕育了另一段更具乡土底色的商业叙事,主角是西王集团。
其起点始于1986年那个连村干部薪酬都需靠"变卖河边树木"抵扣的贫困村落,此后靠玉米深加工产业崛起,手握三家上市公司,创始人王勇在2016年收购海外企业后身价曾达百亿。
如今却陷入债务困境,2024年旗下西王食品合并报表亏损4.44亿元,为什么会造成如今的局面。
西王集团
1986年的西王村,是北方农村"一穷二白"的典型样本,36岁的王勇刚当选村书记时,面对村民守着薄田度日的现状,连最基础的"启动资金"都无从筹措。
王勇的破局思路,源于自家经营的面粉厂,他主动将私人所有的面粉厂捐给村集体,带动其他村干部与村民筹集40万元。
1986年10月,邹平县西王福利油棉厂正式投产,当年便实现23万利税,远超全村农业收入总和。
棉油业务的红火并未持续太久,1990年,王勇顶住压力从银行贷款200万,建成年产能3000吨的玉米淀粉厂。
恰逢国内饼干、糕点等食品需求爆发,玉米淀粉成为市场紧俏品,借这波行业风口,西王村集体资产飙升至2000多万元,成为"小康村"。
西王早期的成功背后,隐现关键隐患:企业发展过度依赖王勇个人决策,这种"强人引领"模式,为后期的困境埋下伏笔。
邹平双雄
西王涉足玉米油产业,受"同村邻居"三星集团的推动,1998年,三星炼油厂成立,成为国内较早专注玉米油生产的企业之一。
早期玉米油市场接受度低,三星集团年销量仅10吨左右,转机出现在2000年:金龙鱼急需玉米油原料,三星成为其供应商,西王集团见状也随之布局油脂厂,实现玉米胚芽"变废为宝"。
2006年,三星集团终止与金龙鱼合作,推出"长寿花"品牌,西王集团直到2009年才启动自主品牌计划。
为追赶对手,西王聘请张国立夫妇代言,加大广告投放,长寿花迅速反击,邀请倪萍代言,两家企业的竞争呈现"同质化跟随"特征。
这场竞争推动了玉米油品类普及,但过度聚焦广告投放与渠道扩张,忽视了技术研发,为后续增长乏力埋下隐患。
野心的代价
西王集团真正的危机源于扩张野心失控。2016年,王勇决定收购加拿大运动保健品企业Kerr。
西王食品以超过48亿元人民币的全现金对价完成收购,溢价极高,企业通过外部借款大幅增加负债。
收购完成后,Kerr业绩未达预期,2024年,西王食品对运动营养板块计提资产减值8.68亿元,直接导致当年巨额亏损。
2017年,同为邹平企业的齐星集团资金链断裂,西王集团作为担保人受到牵连,引发银行抽贷、断贷,2019年,西王集团出现债券违约,百亿债务压顶。
西王集团的"多元家底"逐渐崩塌:西王置业长期停牌,基本丧失盈利能力,西王特钢因环保政策产能大幅缩减,后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目前仅西王食品正常运营,却因运动营养板块拖累陷入亏损。
而董事长王勇也因此遭到了悬赏,最高悬赏金达到了990万,直到后来被撤销。
西王集团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令人感慨,早期凭借"聚焦玉米深加工"精准定位快速成长,后期却偏离核心赛道,盲目扩张至钢铁、地产、金融、保健品等领域。
对中国民营企业而言,"专注核心能力"是最珍贵的品质,一旦脱离擅长领域,试图"面面俱到",即便规模庞大,也可能陷入经营危机。
结语
如今西王集团仍手握玉米油这一核心资产,能否实现复苏,关键在于能否重拾当年的专注态度。
将单一产业做到扎实,远比"多点布局却无一精通"更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逻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