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瓜,有一种故园的馨香
作者︱孙树恒
一
“姐夫,我让儿子给你捎去三箱地瓜,一家一箱!”
国庆假期前,小舅子两口子带着孙女回了老家,随后侄子侄媳妇也跟着回老家度假,直到十月七日晚上,侄子他们回来,从后备箱里搬出三个纸箱,土褐色的纸壳上还沾着一路的风尘,像从千里外的土地上刚裁下来的片段。
“我爸让拉来的,老家的地瓜,你们一箱,两个姐姐一家一箱。”侄子擦着额头的汗,指尖蹭到纸箱缝隙里漏出的泥土,那土粒细而软,我捏起一点在掌心捻了捻,竟有故乡的潮气,那是东北奈曼旗南部山区的土,裹着地瓜生长时吸足的阳光。两千多里路啊,不是什么金贵物件,就是老家地里刨出来的地瓜,被车轮载着,从辽河岸边的田埂,碾过华北平原的秋草,最后停在我家楼前。
开箱的瞬间,地瓜的香先漫了出来。不是超市里那种隔着保鲜膜的淡香,是带着土腥气的甜,是刚从泥土里翻出来的鲜活。地瓜们挤在纸箱里,模样不算周正,有的表皮带着磕碰的疤痕,有的还挂着几缕没抖干净的瓜藤,像一群刚从地里干完活的乡亲,带着满身的烟火气。小舅子在电话里说:“今年山区地里收成好,挑的都是面甜的,蒸着烤着都成。”我握着电话,看着手里的地瓜,红色的皮上,还留着故乡的指纹,那温度,像极了小时候刚蒸好的地瓜,在手里的暖。
原来有些念想,从来不用装在精致的盒子里。两千多里的路,载的不是地瓜,是故乡的惦念,是亲人把土地里长出来的牵挂,一颗颗挖出来,再小心翼翼送到面前。而这地瓜,就是系着我和奈曼旗的绳,一头拴着城市的窗,一头扎在老家的土里。
![]()
二
我的老家在奈曼旗,在南部山区就是成片的山地。那里的土不似东北平原的黑土那般油亮,却带着山地特有的紧实,种出来的地瓜,皮厚肉细,咬一口满是甜浆,咽下去还有股绵劲,那是土地给的底气,是阳光和雨水慢慢熬出来的味。
地瓜一般采用“地瓜块育苗法”,3月中下旬将种块埋入苗床,放在热炕头,待苗长起来、有几片真叶时,选取茎秆粗壮、无病虫害的壮苗,移栽地里。
小时候最盼秋天,是因为漫山遍野的庄稼熟了,是因为地瓜熟了。国庆前后,地里的地瓜藤开始发黄,人们就扛着铁锹去地里“起地瓜”。我跟在后面,看着锄头插进土里,再一撬,土块裂开,一个个地瓜就滚了出来,红皮的、黄皮的,像藏在土里的灯笼。有时大人会挑一个最大的,在衣角上蹭蹭土,递给我:“生啃,甜着呢。”我咬下去,脆生生的,甜汁顺着嘴角流,土腥味混着甜味,是秋天最直接的香。
那时候的地瓜,能变着花样出现在饭桌上。早上是地瓜粥,小米熬得开花,地瓜块在粥里泡得软糯,勺子一舀,粥是甜的,地瓜是面的,连喝三碗都不觉得够。中午要是蒸地瓜,厨房里的香能飘到村口。地瓜摆在蒸笼里,火不大,慢慢蒸。等锅盖掀开,蒸汽裹着地瓜香扑出来,地瓜的皮都被蒸得发皱,剥开来,里面的肉是金黄的,像凝了的蜂蜜,放凉一点吃,绵得能拉出丝。
最难忘的是烤地瓜。在冬天做饭时,在灶膛里,在灶膛的余烬里埋两个地瓜。地瓜烤好了。用火棍把地瓜扒拉出来,皮已经烤得焦黑,还冒着热气。在上学时,把地瓜切成片,在班级和宿舍的炉子上烤,烟熏火燎的,同学们抢着吃,烫得直跺脚,却舍不得放下。咬一口,焦香里带着甜,连贴皮的部分都好吃,一点不噎人,那是奈曼地瓜独有的绵,是别的地方的地瓜比不了的。
除了直接吃,地瓜还能做成粉条。秋天起完地瓜,有人家里就忙着磨地瓜粉。要是炖菜,把粉条丢进锅里,炖上半小时,还是劲道的,吸满了菜的汤汁,嚼起来特别劲道。过年走亲戚,提一捆自己家做的粉条,比送什么都实在。
奈曼旗的山不高,却养人;地不肥,却长得出最甜的地瓜。地瓜是饭桌上的常客,是饿肚子时的救急粮,是过年时的零嘴,是我们这些孩子童年里最甜的记忆。现在想起来,不是地瓜有多特别,是故乡的土地,把最朴素的甜,都给了它;是亲人的手,把最踏实的暖,都融进了它。
![]()
三
后来我离开奈曼旗,来到青城。超市里也有地瓜,红皮的、黄皮的,摆得整整齐齐,表皮干干净净,可吃起来总觉得少点什么,少了点土腥味,少了点绵劲,少了点能让人想起故乡的味。每年都在这个季节小舅子都用大巴车捎来老家的地瓜,打开的那一刻,熟悉的地瓜香漫出来,我才明白,少的不是地瓜的味,是故乡的魂。
如今奈曼旗地瓜成了品牌,包装印着“奈曼旗特产”,网上、外地超市都能买到,可我知道,真正的奈曼地瓜,是长在老家山地里的果,是父老乡亲用铁锹挖出来的甜,是灶膛里烤出来的香。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的特色农产品,它有300年种植历史,2024年种植面积达4万亩、年产量8万吨,因高硒、高锌的独特品质,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奈曼旗地瓜,它是奈曼旗的符号,每一颗地瓜,都带着故乡的风土,带着故乡人的念想,带着故乡的根脉。那香里,有故乡的阳光,有故乡的雨水,有故乡的风,有故乡的人,那是故园的馨香,是刻在骨子里的乡愁。
人间的情谊,有时候就藏在这些朴素的物件里。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不是什么贵重礼物,就是一箱子从老家运来的地瓜,带着两千多里路的风尘,带着故乡的泥土和阳光,带着亲人的惦念和温暖。咬一口地瓜,甜到心里,暖到骨子里,那是故园的味道,是乡愁的味道,是永远都忘不了的味道。
“孙哥,过来吃奈曼的地瓜!”今天中午,我在青城的奈曼人家,老板建华给我们老乡几个,特意烤了一锅地瓜,地瓜的香,还在屋子里飘着。我知道,这香,会一直飘着,飘在我的记忆里,飘在我的乡
![]()
愁里,飘在我和故园紧紧相连的岁月里。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经济30人专家组成员,呼和浩特市政协智库专家。第一期鲁迅文学院省级作协会员线上培训班学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