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
《——【·前言·】——》
咱们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女主角穿着长长的裙子,那裙摆在地上拖着,走起路来仙气十足。
特别是那些皇后、贵妃,裙子更是长得夸张,后面还得跟着宫女帮忙提着。
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就特别好奇,古代又没有洗衣机,也没有现代的清洁剂,她们穿着这么长的裙子在地上拖来拖去,真的不怕弄脏吗?
![]()
拖地长裙:贵族的面子工程
说起“拖地长裙”,就不得不提两种特别有名的裙子。一种叫“留仙裙”,一种叫“石榴裙”。光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普通人能穿的。
“留仙裙”这个名字听着就挺浪漫,据说跟西汉的赵飞燕有关系。
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这女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身材好,跳起舞来轻盈得像要飞起来一样。
有一次赵飞燕穿着裙子在宫里跳舞,正跳得起劲呢,突然刮起了大风。这风可不小,眼看着就要把赵飞燕给吹走了。
旁边的宫女们赶紧冲上去,一把拽住了她的裙子,生怕她真的被风吹跑。等风停了,大家松了口气,可是裙子却被扯出了好多褶皱。
![]()
本来以为这裙子算是毁了,没想到这褶皱反而让裙子看起来更灵动了,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特别好看。
赵飞燕自己也觉得这效果不错,干脆就让人把裙子都做成这种带褶皱的样式。宫里的其他女人一看皇后都这么穿,那还不赶紧跟上?
“留仙裙”就这么在贵族圈子里火起来了。这种裙子做工讲究,料子也得用最好的,一般人家根本穿不起。
“石榴裙”就更夸张了。这种裙子颜色特别鲜艳,红得像石榴花一样,所以才叫这个名字。隋唐时期特别流行这种裙子,宫廷里的女子几乎人手一条。
![]()
杨贵妃特别爱穿“石榴裙”,现在咱们看的那些古装剧里,只要是演杨贵妃的,基本上都得给她安排一条“石榴裙”。
“石榴裙”的长度也是夸张,裙摆能拖出去好长一截。
走起路来得有人在后面帮忙提着,要不然根本没法走。这种裙子染色用的都是最贵的染料,缝制起来也特别费工夫。
一条“石榴裙”做下来,能抵得上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这种裙子穿出去就是为了显示身份,告诉别人自己是有钱有势的人。
![]()
襦裙才是古代女子衣柜里的常客
说完了那些华丽的拖地长裙,咱们来聊聊古代女性真正的日常穿着。其实古代女子平时穿的是襦裙,这才是她们真正的日常服装。
襦裙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上面穿短上衣,下面配长裙,这种搭配方式在古代流行了上千年。
襦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人们穿的是"上衣下裳",就是上面一件衣服,下面一条裙子。
到了汉朝,这种穿法正式有了个名字,叫“襦裙”。汉朝的襦裙跟咱们想象的那种仙气飘飘的长裙完全不一样。
![]()
上衣就是短短的一件,长度也就到腰那里,方便活动。裙子虽然也是长裙,可是长度刚好到脚面,不会拖地。
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原因很简单,实用。
汉朝的女性,除了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和宫里的女人,大部分都得干活。种地、纺织、做饭、带孩子,样样都得干。
你让她们穿着拖地长裙去干这些活?那还不得累死。襦裙的设计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既保持了女性的优雅,又不影响干活。
![]()
汉朝之后,襦裙一直在改良。每个朝代都会根据当时的审美和需求做些调整。隋唐时期,襦裙的样式变得更加丰富了。
这个时期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融合得特别厉害,服饰也受到了影响。襦裙的上衣变得更短了,露出来的腰身更多,裙子的颜色也更鲜艳了。
唐朝女性穿襦裙的时候还喜欢搭配各种配饰,比如披帛、半臂之类的。披帛就是一条长长的丝巾,搭在肩上,走起路来随风飘动。
![]()
半臂是套在外面的一件无袖短衫,既保暖又好看。这些搭配都是为了在保证实用性的前提下,让自己看起来更美。
襦裙一直流行到明末清初。明朝的襦裙做工更加精细,刺绣也更讲究。有钱人家的女子会在裙子上绣上各种花样,牡丹、蝴蝶、凤凰什么的,特别精美。
可是即便是这样精美的襦裙,裙子的长度也是刚好到脚面,不会拖地。
清朝实行"剃发易服"的政策,强制要求汉人改穿满族服饰,襦裙就这样消失了,被旗装取代。
![]()
拖地长裙的阶级象征
为什么贵族女性喜欢穿拖地长裙?这里面其实藏着一个阶级的秘密。
拖地长裙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社会,阶级分得特别清楚,你是什么身份就得穿什么衣服,不能乱来。
拖地长裙首先在价格上就把大部分人排除在外了。
做这样一条裙子需要大量的布料,普通的布料根本不行,必须用丝绸、锦缎这种高档货。一条拖地长裙用的布料,能做好几条普通襦裙。
![]()
染色也是个大问题,那种鲜艳的颜色需要用珍贵的染料,比如“石榴裙”的红色就得用茜草、红花这种东西反复染才能达到效果。
制作工艺更是复杂。这种裙子不是随便找个裁缝就能做的,得找专门的工匠。裙子上的刺绣、花纹都得手工制作,一针一线都马虎不得。
一条讲究的拖地长裙,从选料到完工,可能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这种成本,普通人家根本承担不起。
穿拖地长裙还有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不方便。裙子那么长,走路的时候得特别小心,稍不注意就会踩到裙摆摔跤。
![]()
宫廷里的女子穿这种裙子,身后都得跟着宫女帮忙提着裙摆。这就更说明了一个问题,能穿得起拖地长裙的,必然是那种不用自己干活、身边有人伺候着的人。
古代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过上这种生活。大部分女性都得参与劳动,她们需要的是方便干活的衣服,而不是华而不实的拖地长裙。
拖地长裙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区分阶级,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谁是贵族,谁是平民。
![]()
影视剧里的仙女裙和真实历史的差距
现在咱们看的古装剧,里面的女性角色几乎个个都穿着拖地长裙。
不管是皇后贵妃,还是普通的大家闺秀,甚至连丫鬟有时候都穿得特别华丽。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视觉效果,让画面看起来更美,更有古典韵味。
古装剧为了吸引观众,在服饰设计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那些长长的裙摆在镜头里随风飘动,配上古典的音乐和场景,确实特别美。
剧组也会专门请服装设计师,参考各种历史资料,设计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又带有古典元素的服装。
![]()
其实真实的历史情况跟电视剧差别很大。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远没有电视剧里展现的那么光鲜亮丽。
就算是宫廷里的女子,也不可能天天穿着那种华丽的礼服。她们平时在宫里走动、读书、做女红的时候,穿的还是相对简便的襦裙。
那些拖地长裙只有在正式场合才会穿,比如参加宴会、祭祀典礼这种重要活动。
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就更不用说了。她们一辈子可能都没见过真正的拖地长裙,更别说穿了。
![]()
她们的衣柜里就是几套襦裙,换着穿。讲究点的人家可能会在裙子上绣点花,或者用好点的布料,可是裙子的长度肯定是实用的,不会拖地。
古代的地面情况跟现在也完全不同。现在咱们有水泥地、瓷砖地,干净平整。古代可没这条件,宫廷里铺的是石板,民间就更简陋了,大部分都是土地。
下雨天到处都是泥,晴天又尘土飞扬。这种环境下,拖地长裙穿出去,不用多久就会脏得不成样子。
洗衣服在古代也是个大工程。没有洗衣机,全靠手洗。那种又长又重的拖地长裙,洗起来得费多大劲。
![]()
还得用上好的皂角,洗完了晾干也特别费时间。普通人家哪有这个精力和条件去伺候这种娇贵的衣服。
影视剧里那些仙气飘飘的场景,其实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拍摄现场铺着干净的地毯或者地板,女演员穿着长裙走过去,后面跟着助理帮忙提着裙摆。
拍完这个镜头,裙子马上就换下来清洗保养。真实的古代生活可没这么讲究!
![]()
《——【·结语·】——》
古代那些华丽的拖地长裙代表的是贵族阶层的奢华生活,而襦裙才是古代女性真正的日常穿着。
咱们看古装剧的时候享受视觉美感就好,别太当真。
真实的历史远比电视剧复杂,古代女性的生活也没那么梦幻。她们跟现代人一样,都在用最实际的方式过日子!
信息来源:
1. 《中国服饰史》,沈从文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2.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周锡保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3. 《汉唐服饰文化研究》,华梅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4. 《中国历代妇女妆饰》,黄能馥、陈娟娟著,学林出版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