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袁希福院长可详询:189+3926+5636
抗癌8年的张师傅在2024年9月20日分享近况时,朴实地说:“我就是个农民,在工地上干活,每天4点钟起床,干一天也没问题。”这番平常话背后,是一段不平凡的抗癌经历。
![]()
2016年,张师傅双腿突然疼痛,还起了几个包。县医院检查后让他别太担心,但那种疼痛很不寻常——“就像蚂蚁在身上咬,还发麻”。放心不下的他,从市医院转到省医院,查出肺结节和颈部淋巴结,却始终找不到原发灶。
为了确诊,他辗转北京六合医院、肿瘤医院、301医院、武警二院等多家医院,折腾一两个月,光检查费就花了一万六。北京肿瘤医院皮肤科专家推测:“50%概率是恶性黑色素瘤。”301医院的杜主任更直接告诉他:“背上你别挠,是癌。”
最让张师傅心情沉重的是,杜主任私下对他女婿说:“回去吧,想吃点什么多吃点,想打麻将打麻将……这个病我们看不了。”
“我还是想活,”回忆起当时,张师傅说,“那会儿病得厉害,饭都吃不下。医院说不能治了,可我不甘心。”
带着这份不甘,2016年4月6日,他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找到袁希福院长,开了一个月中药。
服药初期,他食欲好转,但精神压力很大,“见谁都烦,时常流泪”。家人焦急地联系医院咨询:“是否确诊了?药对症吗?”
![]()
医院工作人员耐心解释:“虽然没有病理确诊,但用药是根据面色、舌苔、症状和检查报告开的。现在比来时好多了,吃饭基本正常,要有信心。”
理解情况后,张师傅继续坚持服药。到7月27日,服完60付中药后复诊时,他高兴地表示:“蚂蚁咬的感觉没有了,吃饭正常,能干活了。”
服用中药半年后,他进入春秋两季巩固用药阶段。2017年7月17日,他特意带着锦旗来到希福医院感谢袁希福院长:“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早就消失了,全家都很高兴。要不是你们,我已不在世。”
![]()
2021年4月15日,他带病友来诊时分享,自己各方面状况良好,只是偶尔左胸隐痛。因为常在工地打工,有时忙得连药都忘了喝,“去年开的药还剩10付左右”。
在2024年9月的“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太原站”活动中,张师傅细数这些年的经历:“在袁院长这里吃了七个月,210付中药,各种症状都好了。后来春秋两季各吃一个月,吃了五年。现在在工地上工作……”
![]()
从被建议“回家想吃什么多吃点”,到如今每天凌晨4点起床在工地干活,张师傅用8年时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抗癌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